那些鸡血房产中介,过得怎么样?

全文约2500字
本文为鸡血粉丝小叶子供稿
2020年1月1日,最大的90后已是而立之年,最小的90后也开始步入社会。所以,在国际城南天府三gai,你可以看到双手紧握保温杯的微秃顶的中年叔叔阿姨,也可以看到眼睛有星星、脸蛋掐得出水的职场萌新。
在三gai的地铁口,还有发型整齐、西装笔挺、热情澎湃的房产中介。
“世纪城租房找我,一室一厅,独立卫生间,拎包入住。”
“姐,天府新区南6000单价的新盘,低单价,小户型,月供压力小。”
“哥,大源绝版公寓,低投入,高回报,看一下嘛?”
“女生婚前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房产,东二环精装Loft,你的首选置业项目。”
“叔叔,剑南大道别墅,电梯入户,独门独院,前带花园后有游泳池,我们免费接送的。”
“嬢嬢,我们新代理了广西的一个度假新盘,非常适合你们姐妹团度假,只巴适了。”
……
天府三gai的房产中介的面孔换了一批又一批,新人来了又去,老人也只是似曾相识,70、80后逐渐退出一线(不是发际线哈),90后貌似已经是主打歌。
那么,那些房产中介,他们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搞错了

在下面

一.94年的事业型选手 某品牌中介门店销冠
见惯五彩斑斓的客户,女性开始喜欢婚前买,单身男过场比女的多成交周期也长
入行的第5年,成为门店的主力销售,光是看着“销冠”就很沉甸甸,每天都是靠着咖啡提神,压力非常大,脱发很严重。
做销售,时间久了,就见识了形形色色的客户。

从客户标签分类来看,他们是不同阶层的购房群体,每一个阶层都是一类人的代表。
有全款买麓湖的豪刚,有掏空6个钱包的刚需小家庭,有低调朴素的五城区叔叔嬢嬢,有专业的房产业内人士,有生二胎置换的刚改家庭,有婚前置业的单身小姑娘,有走路很高调的棚改户,有互联网大厂大佬……
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我的客户。
房产销售,不挑客户的,哪怕再刁钻,我都会耐心地跟进,即使是最后没有成交,我都会和客户维持良好的关系。(看到没,金牌和无牌裸奔的区别)
《新婚姻法》颁布后,越来越多的女性客户都会选择在婚前置办房产,这类客户群体大多会选择小套二住宅、好地段低总价的LoFT。
家境好点的家庭,父母会赞助一部分首付,剩下的房贷自己慢慢还。
家庭比较普通的,她们在工作上都会很拼,首付和按揭全部扛下来,只为给自己一个安全感。
相反,单身男性客户群体首次置业的考虑因素就较多了,包括总价、首付、月供、小区位置、交通、商业、教育等因素。
这类客户的成交周期比较长,一般的经纪人都不愿意跟这类客户。我曾花了1年多的时候跟一个客户,于近期成交的。(还好没遭小中介撬哦,不然屎都要气出来。)
二.98年的成长型选手 某品牌中门店经理
最打脑壳的,是跟小中介“打架”
行业小白入场,想要证明自己,工作比较拼,就从门店附近的某刚需小区下手,先把展位拉过来,先从小单子着手。慢慢的就熟悉了行业的门路和自己总结的线上客户的经验。
我会认真地把客户源维护好,客户对我的印象也好,成交也相对更容易,所以我入门比我们一起来的那些小伙伴都要快。
虽然和我一个批次来的同事早已离职。
最打脑壳的是和小中介“打架”,他们有各种渠道打探房东信息,通过“低佣”战术手段恰饭,很少有人能拒绝这种真香诱惑。即使是十拿九稳的单子,也容易被他们撬走。
三.97年的职场萌新 某品牌中介一线经纪人
一气之下,抛妻弃子不想当家庭主妇,背起一床铺盖离开家乡进入了中介行业
老家是甘肃的,家里有一个弟弟。大学毕业后被逼相亲结婚,不想一毕业就过着家庭主妇伺候一大家子的生活,一气之下,我来到了成都。
在举目无亲的成都,每月租房要房租,要生活费,包包即将见底之际,我去一家门店碰运气,结果,顺利过关。
房产中介,看似0门槛,实际上门槛高得很,我毫无从业经验,每天被逼着背知识。
第一次陪师傅带看的时候,都插不上话,好多都是很专业的话题,我一开口就是外行了,降低客户对我们专业程度的评价。
还不如不开腔。
师傅建议我,先多跟随大家去带看,不说话无所谓,一定要懂得倾听客户的话,从他们的谈话中捕捉到最重要的信息,并且要善于总结。

插个题外话:买家A一套房子已经看来差不多了,准备下定的时候,他的维护人说:你咋个只晓得喊房东站在你的角度?

买家A当即就想甩那个维护人两耳屎,气得不买了。

这个维护人的总结模式太致命。

前段时间,母亲又从老家打电话过来,同样味道的表演又开始了,喊我回老家考个公务员啥的,去相亲结婚生子。
我很厌倦那种生活,寒暄后挂断电话。
突然想起,有一次晚上跟师傅带看一个姐姐,她一个人来看房,我觉得她就是女强人类型的,太剽悍了。
我也想像她一样,工作若干年后,在成都可以买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不需要太大,哪怕是套一的也可以。
我一定把小窝布置得很温馨。
四.93年的成功南迁选手 某品牌中介 店经理
努到努到的,在深圳努了一套房
2014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房产中介行业,原本以为我会在成都这座悠闲而安逸的城市生活下去,直到我遇到了我的先生。
公司正好有在深圳开拓市场的打算,我老公作为首发团队调任过去,异地几个月,我也去深圳找他。
2015年, 100万可以买进成都二环路,但是在深圳,只能买一个小单间,南山南,福田贵,罗湖没地儿睡。
两座城市的差异显而易见,我必须要适应深圳的快节奏。
见证了深圳房价从3万/平,再到5万/平,再到如今均价10万/平,只不过短短几年。以至于我在国庆大假返回成都,看到成都某楼盘单价2万,竟然压不住想在成都购置一套房子的念头。
我也见识到传闻中的深圳土著,很平凡很普通,也很有。
我成交的客户CC是深圳土著家庭,家境优渥,情商高,智商高,没有架子,她父亲母亲均是体制内高管,白富美闺蜜也是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就好像我不是她们的中介,更像是朋友。
从她们身上学到很多,一个人的修养是从原生家庭带来的,她在我心目中就像女神一般的存在,心里的想法就是:真想成为这样子的人,骨子里的善良、聪慧、理性、包容……
2020年,南迁至深圳的第5个年头,儿子已经四岁多了。新房即将交付,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安家”,现在的生活状态:幸福满溢却不忘自省。
我们继续在努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与坚持,改变我们的命运,也改变孩子的命运。
许多年前,你曾是少年,奔跑起来像是一道春天的闪电。

2021年1月1日如约将至,第一批90后已经是31岁,论体力,拼不过生龙活虎的00后;论思维,跟不上互联网资深冲浪选手;论养生,不是我吹,保温杯随身带,保暖衣秋裤我保准及时穿。
然而,每个人都在板命,我们还因为买房而焦虑,还可能会遭遇摇号的毒打。同为成都买房人,我们都在同一张床条船上。
奋斗吧!打工人!
----完----
进看房群加微信 :xugaoleng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