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音乐制作人很痛心,现在娱乐行业都被IT大佬抓在手里,做3分就能赚谁做8分?
【本文来自《咱们娱乐圈能不能靠对外开放,倒逼产业升级?》评论区,由作者两条评论合并,标题为小编添加】
问到我本行了,我的职业一名音乐制作人+A&R经理,经常去一些新成立的音乐经济公司讲课,主要是产业观察和A&R培训,咱们的娱乐圈主要的问题我在B站做过两个视频讲制作音乐的流程的视频,里面略微提到了一些。
在观察者这里简单说一下,音乐方面,第一个是大众美学需要提高,这个是紧紧跟教育与经济挂钩的,现在亚洲范围内为什么韩国流行文化在海外非常强势,主要是因为二战后韩国婴儿潮诞生最早的一批艺术家去欧美留学,学习先进的音乐理念,带回韩国,而恰逢韩国那个时期汉江奇迹,经济起飞,普及了高等教育,现在韩国几大唱片公司的老板都是那批人。
而我们前几年流行网络歌曲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其实很多网络歌曲的词曲作者都是非常厉害的音乐人,他们写网络歌曲用一个名字,写港台流行音乐用另外一个名字,比如《老婆最大》的崔子格,她给香港歌手写歌的时候用的名字是崔琰,归根结底的原因是那个时候写网络歌曲由于彩铃的原因能赚钱,写流行音乐赚不到钱,这个东西细聊我可以讲好几天。
这几年我们经济也起来了,但是高等教育普及还需要一些时间,因为中国人太多了,现在娱乐行业都被IT大佬抓在手里,一切都是从流量和经济利益出发,根本不考虑艺术性,毕竟做3分的东西就能赚钱,没必要做到8分,风险还更高……
视频为风闻社区添加
我讲讲心境,就是怎么说呢,现在这种状况作为一名中国音乐人是很痛心的,尤其是如果大家如果有比较多的出国经历就知道,去欧洲,东南亚这些地方特别的明显,年轻路人看你是亚洲面孔对你感兴趣过来跟你交谈,首先他(她)会希望你是一名韩国人,尤其是最近韩国文化剽窃这个势头又起来了,回头看看我们的文化是多么灿烂辉煌,但是在流行文化上完全没有话语权,就真的特别的愤怒。
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工作者,我们什么都决定不了,只能希望国家更好的经济发展,更好的美学教育,让我们的老百姓不再为那种低质量的艺人和文化作品去买单,质量上去了,才能更好的输出出去,这几年我们的年轻一代应该很少再去听《那一夜》那种网络歌曲了吧,说明我们已经进步了,但是还不够。
经常在观察者网上面发文章我很欣赏的汪海林老师虽然我们不认识,缺跟我有一位共同的好友,黄力加导演(代表作《神医喜来乐》)他讲的影视行业的许多事情其实跟我们音乐行业是共通性很强的,虽然细分下来差异很大,但是您可以看看他讲的影视产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