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深度好文)

宋代理学大家邵雍说:“知行知止唯贤者。”

人生在世,要懂得“行”,更要懂得“止”。

在生命的长河中,一个人要是能做到适可而止就是一个明智的人。

这样的人,往往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人生。

01

止语

古人云:“有道德者,绝不泛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发滥言。”

为人处世,要懂得“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道理。

表妹在家庭群里吐槽:“今天开题答辩,发现和同学题目'撞车’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原来她在春节前,在群里给大家通知年会时,顺口说了句年会的题目和自己的大论文一样,结果同学都知道了。于是就有位同学和她写了同样的题目。

言多必失,该说的话说,不该说的话就不能说。因为说者无意,听者有意,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佛家有个修行叫“闭口禅”,也叫“止语”。

朋友是某一寺庙的俗家弟子,曾和她一起去欣赏佛家的音乐会。

傍晚和寺院的僧人及修行的居士们一起就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餐厅墙上写着“止语”两字,就餐时没有人喧哗聊天。

就餐完毕,每个人都将餐具清洗干净,放回原处,静静离开。

“止语”并不是不说话,而是说话应该注意的四个禁忌:妄语、绮语、两舌和恶口。

信口开河的话不能说,难兑现而坏声誉;

谄媚巧言的话不能说,哗众取宠不实在。

挑拨离间的话不能说,容易招来祸害。

恶毒伤人的话不能说,容易伤人心。

海明威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说话容易闭口难,管住自己的嘴,少说话,谨言慎行。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

02

止行

黄晓丹在《诗人十四个》这本书中这样评价王维:“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世界固然非常可爱,但是在某一个时刻,决定不去实现那些唾手可及的希望,这是一种中止的能力”。

王维中年曾隐居在辋川别墅。

有一天,他兴之所至,驾舟从南垞出发,欹湖的北岸就在眼前,几乎就要登上,可他却选择了停在湖中央。尽管他对那个烟水茫茫的对岸非常好奇,但他还是决定把对岸留在对岸,把未知留在未知……

在《辋川集·南垞》中,他这样写道:“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这便是一种“中止的力量”,自己与欲望保持距离,有中止,有放弃,有冷静地观看,这是一种大智慧。

《大学》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能后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懂得适时停止的人,就能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自由选择。

人都有欲望,欲望无边,人心不足,痛苦也就无休无止。即使得到自己想要的,也许失去得更多,并不及当时想象中的美好,往往是得不偿失。

一个人能让自己盲目的欲望冷却下来,这就是一种勇敢的选择,是能进亦能退的豁达。

行中能止,是一种对未知的留白和对欲望的克制,是对自己人生做减法的自由。可以对自己有清楚地认识与定位,不会成为欲望的奴隶,随波逐流。

人生最美妙的不是最后的得到,而是恰到好处。

03

止心

《庄子》言:“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一个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见自己的身影,而是要面向静止的水面。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

人心静澄明、内心宁寂,就能拿得起,放得下,饶过自己。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静观内心,不受外界的干扰,遏制欲望、清心寡欲,就能达到心灵的自由。

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

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

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

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心境如水,安之若素。

心如水,愈静愈清明。在喧嚣的世界里,寻一处清静之所,让心安定,走向内心的自在安然,感受生命的诗意,触摸真切的幸福。

一个懂得适时让自己回归平静的人,在面对生活的波折和工作的艰难时,能处变不惊,泰然自若,达到人生的高境界。

04

有人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音符,寻找度过一生的方式。”

人生海海,潮起潮落,历尽了生活的风风雨雨,终于明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朱熹讲:“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真正的智慧是适可而止,止中而行。当你既有坚持的能力,也有放弃的能力,能自由作出选择,就能弹奏出属于自己的音符,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0)

相关推荐

  • 庄子的一篇短文,只有短短102字,却意出言外,蕴含深刻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之一,他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也漫无边际,却皆有根基,更重于史料议理.鲁迅 ...

  • 漫画丨有问题?不怕,拖着拖着问题就不见了…

    人活着,只是为了图省事吗 "多"说两句 撇开意义不谈,怎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 一切顺利?平静无事? 那么,一台无故障运行至报废年限的汽车,最符合这个标准 大多数人努力一生,只是为了 ...

  • ​知止

    作者:京博国学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 兹心说 // 知止,人生的大智慧. 兹心微信号是:chdshsf,欢 ...

  • 【道德经】“为无为,则无不治”,如何正确理解?

    小 播 读 书 /// 10/16  2020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道德经>里面第一次提出"无为"的思想,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 ...

  • 做到“不争”,则万事如意

    文|澹泊书影 有些人总是愁眉不展,明明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却将自己陷于无限的痛苦中不能自拔.他们中很多人认为,别人比自己要幸福得多,别人拥有的东西要比自己的多且好. 即便事实上并非如此,但是依然改变不了 ...

  • 当我开始一个人静静地走

    我不曾想过,有一天我也加入到了走路健身的队伍里去.这表明我在承认自己不再年轻.其实,一个人能够平静地接受衰老,这是好事. 以前,听某位老师说起过,她是只要可以骑车,就绝对不会选择走路的.记得当时的我可 ...

  • 古诗词日历 | 刘禹锡《咏红柿子》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拂晓时分,它连着星光的影子一起出现:夜幕降临,它又带着日光的余晖悬挂枝头. 本来因为遗漏而没有被人采掇,反而能够自己保住了天年,也是一件幸事. 注 释 采 ...

  • 止(深度好文)

    点击加载图片 开口说话是本能,守住自己嘴巴是本事. 古人云:天道有数,至则反,盛则衰.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尽头的,当达到极盛之时便会走向衰落,人也是如此.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别在平野上停 ...

  • 你的善良,人不知,天知(深度好文)

    作者:阿怪 · 主播:吉米 来源:兰心大学(ID: lanxindaxue)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巴尔扎克说过:"真正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绝不矜持." 但很多人 ...

  • 早上好|你的善良,人不知,天知(深度好文)

    你现在吃的亏,以后都会加倍的还你. 善良的人,有一颗百纳海川的心,能容,能忍,能让,能帮. 善良的人,才会心存善念,看到别人有难时,就会伸手相帮:看到弱者被欺负时,就会挺身而出. 善良的人,因为不怕吃 ...

  •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深度好文)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深度好文) 佛性禅心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之人,如磨刀之 ...

  • 知 止(深度好文)

    <道德经>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不会自取其辱:知道停止,就不会陷于险境,如此这样便能长久. 有为有不为,是君子的修养:拿捏得好分寸, ...

  • 知“止”(深度好文)

    心灵湾港  何为止? 止,是一种分寸: 止,是一种境界: 止,是一种修行: 止,是一种自律.   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品好,有分寸与人交往. 知止, 不一意孤行,给对方难堪: 不丢掉分寸,让自 ...

  • ​知止(深度好文)

    宋代理学大家邵雍说:"知行知止唯贤者." 人生在世,要懂得"行",更要懂得"止". 在生命的长河中,一个人要是能做到适可而止就是一个明智的人 ...

  • 做人当 知 止【深度好文】

      <道德经>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不会自取其辱: 知道停止,就不会陷于险境,如此这样便能长久. 有为有不为,是君子的修养:拿捏得好 ...

  • 知足、知止、知趣(深度好文)

    儒风大家 洞见 1周前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 知足.知止.知趣00:0009:58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安东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