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30%靠才能,70%靠人际关系。

每个望子成龙的父母,不仅期望孩子各项能力出类拔萃,同时更他们希望具备良好的社交技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与青睐,自带人格魅力的光环,成为全场的焦点。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我在办公室做了一个小调查,让大家投票选出最喜欢的孩子,人气最高的几位是:杜江的儿子嗯哼、陈小春的儿子Jasper、吴尊的女儿Neinei、黄磊的女儿多多、沙溢的儿子安吉。

我让大家挑出这些孩子身上最吸引人的特质,回答基本一致——懂事、贴心、容易相处、社交能力非常棒。

很多人觉得“社交”是一个专属于成人的词汇,其实不然,反而是孩子更需要培养社交能力。

孩子的社交能力弱,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性格习惯的养成,从而间接影响到未来的学业和生活。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都很注重孩子的社交实践,以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建立友善的人际关系。

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超过700名来自全美的幼儿园儿童,观察这些孩子在幼儿园和25岁时的差别。

这项持续了20年的研究发现,他们20年后的成功,与幼儿园时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相关性。

研究中这些社交能力强的儿童,善于与他人进行合作,乐于助人、理解他人的感受,在他们25岁时,比儿时社交能力不足的人更易获得大学文凭、找到好工作。而社交能力弱的孩子,长大后酗酒、犯罪的几率更高。

研究者认为: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是我们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这能帮助他们拥有更健康的未来。

上一期微课,我们分享了《如何教孩子识别社交情绪》,那在社交的过程中,当你发现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该怎么处理呢?

今天我们来介绍如何使用有效的策略干预社交中的不恰当行为。

01

创造社交动机

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对同伴总是视而不见,那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创造动机,也就是将同伴塑造搭配成孩子的强化物,让孩子对同伴产生兴趣。

1、将同伴搭配成社会性强化物

我们可以将孩子现有的强化物,比如汽车玩具等等,和同伴进行多次搭配。也就是说汽车和同伴总是要同时出现。比如:我们可以让同伴将孩子喜欢的汽车分享给他,每次同伴的出现都会给孩子带来他想要的物品或者活动。

经过多次搭配后,孩子可能会出现关注同伴的行为,然后慢慢地我们将汽车等玩具或者活动撤出来,也就是说同伴不会每次都会带来他想要的东西,最终达到同伴的出现对孩子来说就是强化物的效果。

2、回应同伴

当同伴发起邀请时,比如“我们一起玩大汽车吧”,我们要辅助孩子回应同伴说“好的”,然后让同伴把汽车立即分享给孩子,来强化孩子,回应同伴的行为。

3、走向同伴

当您看到孩子关注到同伴在旁边玩他喜欢的玩具时,可以引导孩子走向同伴,这时候立即让同伴直接将玩具分享给他,作为走向同伴这一行为的强化。

4、肢体互动

与同伴的肢体互动可以是见面打招呼、见面抱一抱,或者是拉同伴的手等等。所以在特定场合下,我们可以辅助孩子做出恰当行为,并让同伴给予强化。

比如:在看到同伴时,引导孩子挥手打招呼,这时候就要立刻让同伴很自然的回应,比如挥手回应说“我有好吃的糖果给你一颗”。

同样,与同伴进行语言互动时,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方法。

5、语言互动

那么与同伴进行对话时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回答同伴的问题,一个是向同伴提问。不管是回答问题还是自发提问,前期都需要我们对孩子进行引导。

比如同伴问“你叫什么名字”,我们要辅助他回应同伴,说出自己的名字,这时候可以让同伴给予一个社会性强化,比如说“哇你的名字真好听”,这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去引导孩子,反问同伴说“你叫什么名字?”那么同伴的回答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自然性的强化了!

逐渐地,我们将同伴间的对话回合数变长,将对话内容变得丰富多样。

02

个人技能提升

如果您的孩子有一定的社交意图,但是在社交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恰当行为,那我们就要考虑看看是不是您的孩子需要提升个人技能了。

比如对话能力,他是不是无法理解他人的言语?也不知道该如何发起对话?比如情绪理解表达,他是不是不分场合随意乱发脾气?比如对他人的同理心,他是不是不能同理他人的情绪?比如对社会规则的理解,他是不是经常不按规矩办事?

那么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些人技能方面入手,对孩子的社交技能进行整体提升。

1、同伴间回合性对话

首先在同伴间回合对话技能上,我们要分步教学,不能想着一口吃个大胖子。

我们试想:孩子如果和大人之间的对话很顺畅,并且可以进行多个回合对话,甚至可以针对一个主题进行一来二往的交谈,更甚者可以对他人的聊天内容进行评论。那么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对话相对来说也是会比较顺畅的。

但是如果孩子和大人之间的对话存在比较大的困难时,我们就要从孩子与大人间对话着手,从最起初的接唱儿歌短语填空开始。

比如听到别人说爸爸和他会填空,说爸爸和妈妈,然后会回答关于什么谁、哪里、什么时候、为什么等问题,比如“你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接着就是能够自发评论对话。比如在听到他人谈论周末去哪玩的时候,他会主动上前说“我也想去”,甚至会问“你们要去哪玩啊?”

这些就需要我们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在自然环境下进行教学,并引导孩子能够正确回应。

等与大人间的回合性对话稳定了以后,我们可以逐渐将它泛化到小朋友之间,进行同伴间的回合性对话教学。

2、情绪理解

如果孩子不能识别他人的情绪,那么也很难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这两点也就大大的阻碍了孩子与同伴间的互动。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教孩子识别不同的情绪。

具体的教小朋友识别情绪的教程,请参考上一期微课→《教会孩子情绪管理,是保护孩子的高级形式》

3、对他人的同理心

如果孩子不能很好的理解、解读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他是不能同理他人的。所以如果想要培养对他人的同理心,归根结底还是要按照上述方法,对孩子的情绪理解能力进行一个提升。

但是在理解情绪的基础上,还要求我们的孩子学会处理他人和自己的情绪。

比如当看到他人摔倒了,他可以跑过去将他人扶起来,并且用恰当的语言关怀,比如会问他,“你没事吧?”甚至是会用肢体行为表达关心,比如给他拍拍土等等。又或者是在图书馆为了不打扰大家看书会保持安静等等。这个就需要在生活中练习并习得。

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比如在排队结账的时候可能比较着急想要结账,那么孩子就要学会控制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礼貌的对前面的人说 “麻烦您稍微快一些,我着急回家,谢谢”等等。

当然这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分层教学,才会达到我们最终的目标——要让孩子能够理解他人,并同理他人。

4、社交故事

首先我们要确定干预的社交行为,然后来撰写社交故事,并且将社交故事展示给孩子。最后要引导孩子在场景中实际运用。

比如我们把社交场景定为去图书馆,目的是干预孩子去图书馆借书,安静看书还书的整个流程。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是要撰写社交故事,比如我今天要去图书馆,进入图书馆时要排队,我看书时要保持安静,不说话,翻书的时候要轻轻地要保持书的干净整洁。不想看书的时候要把书放回书架上。

我们所撰写的社交故事的语言一定是客观的陈述句,对孩子来说也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导性,并且是站在孩子的第一视角去描述,而且要简短,以便孩子理解。

注意我们所描述出来的语言,一定不要用负面的言语!

比如“如果不保持安静,就会被叔叔批评”等等。我们可以用正向的语言换一种方式去告诉孩子。比如“保持安静,叔叔阿姨就会很喜欢我”类似的语言。如果孩子对单纯的文字理解比较困难,我们可以搭配一些图片对它进行一个视觉提示。

为了确保孩子是否理解了社交故事的内容,我们在跟孩子一起读完社交故事后,要问他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说“你在看书的时候小嘴巴要怎么样?书看完了我们该怎么办?”等等一系列问题。

那么保证孩子在完全理解了社交故事的内容以后,我们接下来就要到图书馆中去辅助孩子,将社交故事的内容实操出来,并且及时给予强化。

03

不恰当行为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怎么办?

首先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打断正在发生的不恰当行为,然后辅助下重新建立新的恰当行为,并且及时给予强化。

比如孩子在排队时不能等待,伸出手要推人时,我们要立刻将孩子的手拦下来,把孩子拉到旁边,等孩子真正安静下来以后,要带孩子重新去排队。这个时候要辅助孩子好好排队,并且小手放好。当孩子做好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强化。

我想跟大家强调的一点是,面对所有的问题行为,我们的干预策略70%应该放在前事干预上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办法提升孩子个人技能,来减少甚至不发生不恰当行为。

因为发生一次不恰当行为,无形中就有可能被强化到。但是并不是说只采用前事干预,我们也要随时做好不恰当行为出现后的一个解决策略。

关于情绪管理能力,我们不得不提到“执行功能”。很多人对执行功能的认知并不深刻,认为“执行功能”=“执行力”,其实并不是这样。

执行功能是一种高级认知功能,是解决困难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其中就包括了“情绪控制能力”,也就是说,通过执行力训练,当孩子遇到情绪激动的情境,能够提前控制自己。

千万不要小瞧情绪控制的能力,一个不能驾驭自己情绪的人,会被各种不幸事件很轻易地击垮。它不是让我们压抑住自己的内心的情感,而是不作出过激的反应,能够游刃有余地化解这些负面情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