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北洋水师黄海海战的阵型有没有错误?
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的阵型并没有什么大问题,最多也就是细节上有所不足而已。
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采用的是犄角雁形阵。所谓犄角雁形阵就是北洋水师参战的十艘军舰分成五个小队,每个小队两艘军舰一前一后左右错开,互为犄角,这样整个舰队实际上是两列横阵。
北洋水师原定采取的阵型
这种阵型确实对于发挥侧舷和舰尾火力有一定影响,但是对于北洋水师来说,这种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在铁甲舰刚出现的时候,火炮对于军舰的铁甲大多伤害有限,所以撞击战术再次兴起。而在利萨海战中,奥地利海军用横队战术击败意大利舰队以后,横队战术更是成为各国海军的首选。因此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各国在设计军舰时都是以舰首对敌为主,强调加强舰首火力。
比如北洋水师的“定远”级铁甲舰主炮就采用了对角线布局,两个主炮旋台前后错开布置在军舰中部的左右两侧。这样在舰首对敌时,4门主炮可以同时向前方进行射击。而在侧舷对敌时,因为另一个旋台的遮挡,射界很小,实际能使用的主炮只有两门。
“定远”的主炮射界
此外为了加强舰首火力,当时军舰的侧舷中口径副炮也大多装在突出舰体之外的耳台之上,这样舰首对敌时,侧舷的副炮也可以向前方射击。比如北洋水师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平远”的副炮都是如此。
相应的,军舰的尾炮却被普遍弱化。像北洋水师的“济远”尾炮只有1门150毫米火炮,而“经远”、“来远”在舰尾只安装了2门75毫米舢板炮、2门47毫米哈乞开斯速射炮和3门37毫米哈乞开斯五管连珠炮。
所以采取横阵对敌,主要受到影响的是小口径的速射炮。而这点损失在设计时已经考虑进去,属于可承受范围。
“致远”的线图,可以看到两侧副炮实际突出在舰体之外,可以向前方射击
而且要注意的是,北洋水师所用的炮弹大多是旧式炮弹,装填的是黑火药,破坏力有限。在黄海海战中日舰不乏被多枚大口径炮弹击中,但是最后却只是轻伤而已。
这里面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日舰“西京丸”。“西京丸”原本只是一艘邮轮,战时才加上火炮,改装为辅助巡洋舰,防护力和生存力较正规军舰要差不少。但是在海战中“西京丸”中了12发炮弹,其中包括4发305毫米炮弹、1发210毫米炮弹、2发150毫米炮弹和3发120毫米炮弹,结果却只是轻伤。
日本海军的“西京丸”号
很明显,北洋水师采用横阵一是为了发挥重炮的火力,二来也真没指望光靠火炮能够击败日军。而是为了冲断日本队列,实现乱战,然后用撞角和鱼雷在混战中建功,乱中取胜。
就当时北洋水师的情况来说,这个思路并没有什么不妥。
当然,后来在实战中,因为“超勇”、“扬威”两舰航速太慢,加上“济远”畏敌故意开慢,导致北洋水师的队形没有形成两列横阵,而是类似于“人字形”。而且因为“超勇”、“扬威”、“济远”的拖累,北洋水师航速太慢,最后只切断了日本队列的尾段,没有实现乱战这一战术目标。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如果北洋水师早点把“超勇”、“扬威”排除在主力舰队之外,改以“平远”、“广丙”,那么北洋水师的编队速度会更快一些,也更可能实现原定设想。
此外横队不利于机动。因此北洋水师也可以把舰队分成三部分,一是由“定远”、“镇远”、“平远”、“经远”、“来远”等装甲较厚的军舰组成横队,而以“致远”、“靖远”、“济远”、“广甲”、“广丙”组成纵队,配以鱼雷艇在横队之后作为机动力量。
太田喜二郎所绘黄海海战图,途中右侧的是日舰“比叡”,正从“定远”和“经远”之间通过。如果此时后面有“致远”等舰组成的机动编队,那么就可以围攻“比叡”
这样横队的宽度缩短,利于机动。而且在实现切断对方以后,后面的机动编队可以进一步攻击落单的敌舰,并掩护鱼雷艇发动突击,这样更容易取得战果。
不过这种设想纯粹是根据后世海战经验汇总而来。北洋水师因为其时代局限性很难突破原有的思路,因此也只是马后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