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4-20)

为了充分表达孔子关于孝道的观点,孔子的弟子编纂《论语》时,将此前放在《学而》篇中的内容再次列出,放入《里仁》篇。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多年(长期)都不改变父亲指引的正道,可以说是孝了。”
本章已见于《学而》篇第11章:“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其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以理解为“三年之中认真遵循守丧之礼”。
本篇《里仁》篇重点谈仁,家庭以“孝”为最大的“仁”,此处再次出现这一观点,以更进一步论述孝道,所以,理解为“多年(长期)都不改变父亲指引的正道”比较贴切。
为何同一观点在不同篇章里出现,清朝大儒刘宝楠《论语正义》认为,“案论语中重出者数章,自缘圣人屡言及此,故记者随文记之。”大概是因为圣人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讲过多次,听到的人每听到一次就把它记下来,而且可能是不同的弟子分别在不同场合听到的,最后各自整理,所以就有重复出现。孔子敏于行而慎于言,言语非常少,绝对不会乱说话,更不会说废话。既然反复强调,就说明非常重要。《春秋繁露祭义篇》中引“孔子曰:书之重,辞之复,呜呼,不可不察也,其中必有美者焉。”孔子说,这些诗书中凡是重复的地方一定非常重要,绝对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细心领会,因为这里面必定有“美者”有深意。
家道是什么?家道就伦理,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 “父之道”不只是“父亲”一个人的领悟或传承,而是祖先一代代留下来的、经过历史检验的“家道”。一个家庭的家道有家风、家学、家业,既然能够代代流传,就说明其具有非常的正确性,又因其家传而具有极强的正统性,子女理所应当加以继承,不能轻易改变。
古时候的家不像现在的三口之家、四口之家,而是一个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大家族,重家道、树家风、守家规,不仅仅是狭义的“孝顺”问题,还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宗族能否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中华传统文化最基本的载体是家,只有先做到修身齐家,才有可能达成治国平天下的目标。现代社会虽然不可能形成过去那种庞大家庭聚居的格局,但各个企业、协会、社团仍然承担着“家”的责任,来自不同自然家庭里的成员,因志同道合而聚成一个团队,成为这个“家”的成员,只有坚持正确的“家道”而不轻易改变,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才会更好更快地实现共同的理想目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