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书 | 吕峰:山有竹

自然书

许是积淀了太多的激情,南山的竹子长得厚、长得密,把其他草木表演的空间都挤没了,只让一杆杆翠竹如潮水般占满山头沟壑。

山有竹

文 | 吕峰

竹子,一种俊美无比的植物,刚劲,清新,挺拔,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翠竹青青,亭亭玉立,清淡高雅,一尘不染,如虚心劲节的君子,悄然立世。风华绝代的竹君子,让天目湖畔的南山成了碧涛汹涌的世界。举目望去,成方成阵的竹林,如整装待发的军队,似乎只要一声令下,即可奔赴战场。那种气势,那种壮观,那种蓬勃,让所有来此的人无不心灵震撼。

竹子是一种用根来繁衍的植物,只要根不死,它就会在春天给你一个惊奇。当春风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竹子的新芽即开始在地下悄悄萌发。一场春雨过后,新芽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清明一尺,谷雨一丈。”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它们遂在明媚的春光里临风起舞,婀娜多姿。南山的竹海四季常绿,且绿得可爱,绿得让人心里发痒。那是一种自然的绿,一种纯净的绿,一种厚重的绿。置身于万倾碧波的竹海,老竹苍翠挺拔,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新竹柔曼曲折,似柔情似水的少女。

对竹子,我怀有一种偏爱。“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这是郑板桥的心仪之境,亦是我为之向往的。庭院中,植一二株翠竹,闲则坐卧其下,忙则坐卧于心,实则是一件快意之事。如今,面对山里山外、莽莽苍苍的竹海,像赶赴一场美的盛宴,无限的奢侈,无限的享受。

许是积淀了太多的激情,南山的竹子长得厚、长得密,把其他草木表演的空间都挤没了,只让一杆杆翠竹如潮水般占满山头沟壑。映入人的眼帘,则是碧玉般的翠色,形成了一番耸人的气象,豪华得不近情理。近观也好,远望也罢,皆有韵味。远望,那碧色滚滚的样子如一江东流的春水,浩浩淼淼、恣意地奔涌着。近了看,一株株翠竹,恰如少女娇嫩的脸,清爽,明净,让人感到可爱可亲,让人忍不住地去疼惜。夕阳西下,竹海如同一幅渲染的油画,美得让人疑似不在人间。

有竹便有笋,有笋便有了美滋滋的光阴,便有了齿颊留香的口腹之欢。笋是竹子的嫩茎,一年四季都有。春笋味道最佳,那是春寒乍暖时的清香,是含苞待放的鲜嫩。新出的笋饱满水灵,鲜爽素净,散发出的是纯粹的自然滋味,是蔬菜中的至美之物。春雨过后,一茬茬笋如利剑般破土而出,古人称“龙孙春土一尺芽”,颇为形象。一盘笋入口,足以让人回味无穷,清人李渔称其为:“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

朋友居于南山,是名副其实的饕餮之徒。那天,他正巧从山上挖了些新笋,遂亲自下厨,炮制了一桌全笋宴,有凉拌笋丝、竹笋鱼片、笋烧肉、腌笃鲜等,最后是一碗清清爽爽的竹笋粥,让人联想起“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美妙。腌笃鲜为江南名肴,将鲜肉、咸肉、笋以悄无声息的慢火煨煮而成。鲜肉用滚水焯一下,煨至半熟时加入笋块、腌肉,再“咕嘟咕嘟”地煨上一两个钟头,鲜香爽滑,真足以把人的眉毛鲜掉下来。一位朋友食后,当场即发出了“何以君子远庖厨”的感慨。

吃饱喝足了,朋友带我去竹海深处拜访一位制箫的长者。在所有的乐器中,箫最含蓄、最朴素、最淡雅,一点都不张扬,像磨砂过的玻璃或洗旧的丝绸的质感,可它又是深邃的、不可捉摸的。正是因为箫的这种特质,每每想到它,我便会联想到飘逸、清冷、委婉、深远、绵柔等词,那份深入骨髓的迷人魅力是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行于丛林间,吞吐着清冽的空气,我不禁在想,一根竹子要经过怎样的打磨,才能蜕变成一管箫,才能发出贴近自然的天籁之声。

神游物外之际,耳边忽然传来了若隐若现的箫声,虽然隐约,却不绝于耳。触目所及,是一片葳蕤的绿色,悦人眼目。风儿吹过,竹林沙沙作响,伴着那箫声,蕴含着错落配合的高妙,让人悠然无比,陶然忘我,像庄周梦蝶般,分不清身处何时何地了。那声音低沉、恬静、悠远,散溢在天地之间,有一种熨帖心灵的安宁,令我慵倦的神经感到了丝丝凉爽。此时,我们每个人放慢亦放轻了脚步,生怕一不留神,惊动了屋内的吹箫人,无福享受那美妙的声音了。

竹生长于山野之间,萧萧落落、挺拔苍翠,自有一种洒脱俊朗之姿与清冷之气。竹子虚心、有节、坚韧,四季不改枝换叶,其气质、品德可与君子媲美。为此,古之文人雅士与气节之士,大抵都爱竹,所谓“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正是这种心态的写照。试想一下,居于遍布青竹之所,日常里,观竹之青翠,观竹影之婆娑,何其乐哉。若是风来了,雨来了,竹林则发出不辨古今的清幽之声,是否便拥有了超凡脱俗的清凉之感?

若无山野之竹相伴,可让器具之竹陪伴左右。从南山竹海离开时,朋友送了一个用毛竹截成的笔筒,是用他家竹林中的一段巨竹制成的,坚实、厚重。竹节部分犹如一条绿色的绳结,正好做了筒底,似乎带着竹林中独有的清新气息。看见它,我便仿佛置身于朋友家葳蕤的竹林之中,那是最美的人生记忆。因为有了那些器具之竹的陪伴,房间里似乎都充溢着竹子的动人气韵。

南山的竹海,云一样地积聚,雾一样地弥漫,像一个迷离的梦境,扣人心弦,动人心魄。漫山遍野的竹,给南山的山峦沟壑涂上了一层迷人的亮釉,亦给常州带来了绚烂无比的美妙时光,让所有光临的人不由地生出一份迷离、二分诗情、三分醉意。畅游在南山满眼青翠的世界里,一脸的羡慕与惊诧,感受到的是飘逸的享受,仿佛自己也化作一杆翠竹,在春天里拔节,在云雨中葳蕤,在微风中生姿,不由得心旷神怡、荡气回肠。

人与竹同在,这是一种莫大的幸事。站在南山葳蕤的大地上,与竹子对话,更是一种难得的机缘,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一棵正在生长的翠竹,体内奔涌着喷薄的力量,竹子的呼吸穿过我的身体和眼睛,我们相互交融着,一种穿越宇宙的无法抵抗的生命力从我们之间成长、伸开,展向远方广阔的天地之间,我亦在内心深处祈愿南山的竹海永远明丽繁盛,永远葳蕤无限。

插图:网络  / 编辑:闺门多瑕

吕峰,散文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已发表出版作品200余万字,文章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大地文学》《当代人》《雪莲》《散文百家》等报刊,著有《屋头青瓦是谁家》《梦里天堂:一城一景一味》《一器一物》等。

说明:本平台打赏即稿酬。一周后回款即付。投稿信息关注公众号后获取。

向度新刊上架

《向度》2021夏之卷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或点击“阅读原文”订阅

(0)

相关推荐

  • 竹尖长廊,体验竹上的舞蹈

    ★旅游地点:宜兴陶祖圣境之竹尖长廊 以前来陶祖圣境的时候还没有竹尖长廊,自从知道这里的竹海有座玻璃栈道以来,就一直想来看个究竟.虽然知道架在竹林间的栈道比不上张家界那些崇山峻岭来得刺激,但胜在实在近, ...

  • 重渡竹海满眼翠

    ♣ 赵克红 时令虽已是冬天,而冬天的重渡沟,自有冬天的韵味. 来到重渡沟,仿若来到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这里的天,湛蓝:云,洁白:水,清澈.负氧离子含量特别高,同行的文友长我几岁,他平时颇注意养生保健,便 ...

  • 李竹云:游走竹海

    游走竹海 江苏  李竹云 竹林各地很多,地跨江浙皖三省交界的南山竹海,可谓大矣. 新年之际,我和朋友一起,走进了江苏溧阳的南山竹海,这是我夏游宜兴南山竹海之后的第二次竹海体验. 竹海,名副其实,遍山是 ...

  • 自然书 | 胡竹峰:槐花

    自然书 一朵槐花不及一枝好看,一枝槐花不及一树槐花好看,一树槐花不及一山一川一片槐花好看. 槐  花 文 | 胡竹峰 槐花开起来奋不顾身,一开一树,又痴又憨. 一朵槐花不及一枝好看,一枝槐花不及一树槐 ...

  • 鹫峰阳台山妙峰山三峰连穿路书之事不过三

    这么急着去三峰连穿,还是惦记那里的玫瑰花. 北京的春天太快了,很多花刚开放,很快就没有了踪迹,我也怕错过千亩玫瑰园的春天,其实,我都不知道玫瑰应该是几月开花. 记得上次去香巴拉,第一周看见花还没有正式 ...

  • 《鹫峰、阳台山、妙峰山三峰连穿路书》复盘

    昨天本来想在路书中详细地记录出路程.感受及感想,无奈那篇字数太多,已经超过3000字,加上自己的精力也不济,没到12点就已经困得难以睁开眼,因此,有些内容没写全,对于想去穿越的朋友,估计还有些信息获取 ...

  • 鹫峰、阳台山、妙峰山三峰连穿路书

    世间事,谁也说不清其中的因果关系. 若干年前,当我的脚步踏上鹫峰的古香道上时,我的心里有开始蔓延了一个疑惑,古人如何通过鹫峰到达妙峰山烧香的,印象中,妙峰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所在. 种子种下了,原本没期 ...

  • 【第747期 : 小讲堂《七峰山望日出》作者 : 吕志昌/武陵渔人】

    点评老师简历: 吕志昌,男,医生,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网名:武陵渔人,喜欢文字,读诗学诗,纯属自娱自乐.于2014.11入碎玉书斋跟随云主学诗,现为深圳珠江文学社编委会委员及碎玉诗词学院高级群点评老师 ...

  • 陈远飞‖飞游顺峰山

    飞游顺峰山 文/半佛闲人 我一直行走在路上--从城市到乡村,从山川到河流,从庭院到田野. 顺峰山,是我一直保留而不敢轻易进入的领域,因为怕不想归来.终于去了回来的现在,就是现在,是的,就是想再去了-- ...

  • 说说孤峰山

    孤峰山风景区位于万荣县城南8公里处,因"孤立"于其他山体而得名,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点.山体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加上山前丘陵和坡地面积总计近百平方公里, ...

  • 孤峰山的传说

    在远古时候,水神和龙王因为一件事情引起格斗,造成洪水为害,平地浪起三尺,到处一片汪洋,老百姓无法生活.这时,尧王命令他的大臣去治理水患.只知道堵,不知道疏,于是动员老百姓担土堵水.老百姓抬呀,担呀,也 ...

  • 麻城龟峰山杜鹃花记

    出麻城东行四十余里,有山名曰龟峰山.盖山顶有一巨石,状若龟头,,雄踞于绝壁之上,慨然有吞日之势焉.又其上,行约一里,有杜鹃树丛生于山脊,绵延成片,蔚为壮观,名曰杜鹃花海. 至于阳春三月,山下亦有杜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