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评弹的传承等待年轻人和新苏州人

     大概在十五年前,老城有一段相对空闲的时间,星期六星期天下午经常带朋友出没于苏州市区里的各个书场,中张家巷的评弹博物馆前排的状元桌坐过,石路梅竹书场的二楼包厢也坐过二回(只要上海人提前来包厢订票必定是好书),就连光裕书场的走廊加座都坐过(二楼雅室晚上听过评弹茶座),山塘街路口王云峰老板的评弹民间小剧场也去过多次。

当我们一群人走进书场的时候总能引起书场老年人群关注 的目光,关注的原因有二条,一,总体而言,与其他老听客相比年龄比他们小一点。二,是一群苏州人来听,而不是一二个苏州人带几个外地朋友来听,经常有苏州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来听,但基本上是新苏州人,后来又知道了一个原因,一回大书连续十五场,老听客之间是不连续请客买票听书的,因为不象以前电影票是一次性的,而老城总是一买六到八张,连续二三天,又不是政府部门官员进行文化招待,所以格外引人注目,也是在这段时间认识了认识了吴生等骨灰级评弹发烧友,认识了创建评弹网的原金阊区政协老领导,吴生还专门让报社记者专题采访老城代表苏州中青年观众谈评弹。

    有一个阶段很喜欢听扬子江和惠中秋的长篇评话,扬子江的评话一是发噱,二是评论精彩,他有很多上海粉丝跟他到苏州来听书,他也是评弹界唯一敢于连续开夜场的演员,是一个有见识和胆识的评弹演员。惠中秋的评话中有近代历史的新内容,关键他和扬子江都是说自己创作的评话。(评弹长期缺乏专业创作人员)

    扬子江和惠中秋等评弹知名演员过世后,听大书的中青年听客越来越少,因为传统的大书毕竟节奏太慢,已经不适合今天的中青年了。

今天的评弹缺乏年轻的传承人和观众,这是目前评弹面临最大的问题,和资金场地都无关 ,如何让评弹吸引年轻人,特别是吸引已经长期生活工作在苏州的新苏州人,吸引完全认同并欣赏吴文化的新苏州人,这应该是部分吴地学者思考的课题。

     没有创新的评弹新作品,没有评弹的新观众加入,那么即使新县级市的书场造得再豪华,也只能长期做一个摆设,一年中难得在上级文化领导来时开门热闹一天。

     吴地最美的声音期待着更多的新老苏州人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欣赏聆听和传承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