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第十二讲
导读:何任,首届“国医大师”,当代中医发展史上有两次著名的“十老上书”、“八老上书”,何任均列其中。何老是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特别是对中医高等教育,一直都很关注。本文讲的就是关于何老回复青年中医如何学习中医、钻研文献的文章,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近来接到各地青年中医同志函询学习中医、钻研文献的经验,未能及时覆信为歉。因为体会浅薄,更谈不到经验。回忆二十年前,我写过一篇《谈治学》的短文,谈了认真读书的重要性,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熟读才能精思,日积月累精深广博;踏踏实实坚韧不拔,理论联繫实际,边学边做等方面的内容。现在重温此文,所说的几点仍可参考,但觉得还可补充一些内容,乃不揣谫陋,再谈几点个人看法,俾供青年中医参考。
治学的目的
谈到学习目的,看来似乎是老生常谈,其实,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根本问题。我们知道,封建时代有所谓,“十年窗下无人间,一举成名天下闻”的儒生哲学。那时的认真读书显然是为了荣宗耀祖。而我们呢,读书治学是为了中医这门科学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为广大人民防病治病的需要,为了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治学,不仅要学习前人今人的学术成就、经验而且也要有取捨地学习古今学者的高贵品德。比如我们研究华佗的有关学术内容,也要学习他高尚的品德。据说沛县有一座华祖庙,庙裡有一副对联,上联第一句是“医能刳腹”,下联第一句是“士贵洁身”,概括地反映了人民永远怀念这一位既有杰出的医疗技能,又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伟大医生的心情。
我们中医工作者,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除了不断锻炼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外,还须坚定学习的决心与恒心。清代名医陈修园,以医术高、著述多闻名于世。他年青时家徒四壁,穷困不堪,但嗜学不倦。他找了一个僻静的房间,不出庭户,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攻《伤寒论》等名著。他作《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等之所以能深入浅出地阐发其奥旨,实得力于专攻之恒心。学习要持之以恒,我们的条件比古人优越千万倍。古人读书常碰到书籍来得不易,文具纸张缺少,寻师困难等阻碍。我们现在各种书籍浩如烟海,文具简便易得,名师学校随处可觅。抚古瞻今使我们感到确是身在幸福之中,下决心坚持学习的大好辰光已在眼前。但是要做学问,必定先要对读书钻研学问发生兴趣,这主要是养成喜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乐趣就产生了。学习得越深越久,兴趣亦越来越高。古人在描写读书做学问到了乐不可言“入迷”的境界时,就有所谓“信手拈来”,“如探囊取物”,“落花水面皆文章”等感受。读书多了,久了,理解能力也由于熟能生巧而提高,对各方面所得的知识自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还能反过来提高研究思考认识能力。
治学的方法
谈到治学的方法,实际上与治学的目的,治学的态度密切相联,不可分割。从古到今,治学方法众多,有宜有忌。以我所见,约为五宜三忌。
先说说五宜
一、宜坚实基础
就是将中医重要的文献著作(当然先是《灵枢》《素问》《难经》《伤寒论》《金匾要略》再及各家),基本上由浏览到较好的领会其实质内容。做到清人程国彭所主张的:“凡书理有未贯彻者,则昼夜追思,恍然有悟则援笔而识之。……此道精一,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钻研一个问题要融会贯通它,要专心一致的深沉的探讨,反覆了解,对这个问题的知识就坚实;若是浅薄浮躁的“一目十行”,不深不透、华而下实,并无益处。
二、宜博采精思
这既是治学方法,又是洽学态度。我们熟悉张仲景的治学方法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除了勤求《素问》、《九卷》(《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训”外,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效方、民间验方和针刺、灸烙、温熨、膏摩等多种治法。不仅如此,他还对古今的各种资料,加以精密的思考。他的同时代人何顒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说:' 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张仲景既博采,又精思,所以有所创造。他的《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疾病的原因、症状、进程、转归和处理方法确立了伤寒的六经分类的辨証施治原则。它的治法方剂,至今还是为人们所采用。可见广博采集资料,精细的分析思考而有所创造,其学术成果是何等的巨大。
清代的大考据家戴东原是以精思善问的治学态度闻名于世的。研究中医,同样要精深的探索,穷本溯源,互相参証,然后恰当地注释。研究中医古籍更应如此。
三、宜熟读背诵
我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叫做“三到”、是根据朱熹的话“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而来的。学文,学医,甚至学手艺,无不以此为收效速,易记忆的好方法。心到当然第一重要,眼到是直接观察,而口到能达到熟读背诵的程度、乃十分有益于领会。元遗山《论文诗》说:“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馀味,百过良未足。”这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治学经验。“百过 ' 是一百遍)当然是指的读得纯熟才有效益的意思。读得熟,要大体能成诵,成诵才能使丰富的知识为我所用,这是一个学医的传统好方法。比如老医生收徒,一般规定学《内经》、《伤寒论》、《本草》等外,多先指定几本易于背诵的如《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脉诀》、《药性赋》、《内经知要》等(北方多采用《医宗金鉴》)自读自背。熟读背诵似乎是一种机械记忆的方式,但又不像眼到那样可以忽略过去。而必须字字句句,上下连贯,寻求语气语调,这样就包含了理解的成分。因此在熟读背诵了较多的医书后,遇到临诊、写作、讲学时,很自然的就能唤起记忆,分出联想。理、法、方、药也多能涌现于脑海,驰骋于腕底了。
四、宜兼及他学
我以前在《谈治学》裡曾讲到“对一个中医学术问题往往要从中医理论:临床实践,甚至从古代的文、集、经、史,或者是其他科学、哲学等方面去搜集资料,加以深入研讨,才能说明问题。”比如拿药物的知识来说,药物包括饮片、形物及加工等知识,亦应有所了解,能辨认草药,又能识得饮片,便有利于临诊运用。至于炮制加工,简单的如:陈皮是如何将它分成为橘红、橘白的;精细的如:老药工选研六神丸原料后,如何在手指上蘸上烧酒制作芥子大的小丸的;膏方如何煎成膏滋药,步骤怎样等等,如果能得知这方面的知识,也都是有益临诊治疗的。
我们中医工作者,仅仅懂中医药固然也可以临诊治病,但著能广泛学一些直接、间接有关中医的其他知识,确是有助于钻研中医的。当然,不是什麽都去学。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比如说,我们研讨中医古籍,就应该大致懂一点古书版本的赏识。陆深的《俨山外集》记载了明代名医戴思恭到南京,见一医家,求诊的病人很多,一次,戴思恭发现这医生将“鍚”字和“锡”字弄错了。原来医书版本有误,这医生不加核实,以讹传讹也跟著错了。版本刻误,医生不如细辨,轻则贻误后学,重则害人生命。当然我们不是要求像考据家、收藏家那样去收集判别古籍版本,但是如果发现书籍有不解的地方,就得多找些版本核实。懂些版本正讹的辨别方法是有益的。
五、宜珍惜寸阴
凡是读过徐灵胎的《洄溪道情》的,都知道那首《题山庄讲读图》。它说:“终日遑遑,总没有一时閒荡。严冬雪夜,拥被驼绵,直读到鸡声三唱;到夏月蚊多,还要隔帐停灯映未光。只今日,目暗神衰,还不满把笔儿轻放。”这位名医徊溪老人是一个最最珍惜光阴的人。正是有了这种孜孜研读,楔而不捨的治学精神,才使他为医学作出了不少的贡献。
“韶光易逝,青春不再”“似水流年”等话都是痛借浪费时间之可悲。“生命等于时间”,这句话很有道理。青年中医同志们现在都在抓紧时间,补偿十年动乱中丧失的宝贵岁月。就是像我们这样的老年医生,也常常感到虚掷光阴之可怕。做学问要珍惜时间,除了休息外,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上面讲治学应做的五宜。
下面讲对治学有碍的三忌
一、忌道听途说
遇事没有亲自眼见,没有调查分析,就随声附和,人云亦云,这是做学问的人切忌的。孙思貌明确指出:“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也。”假如我们引証医书上的一句话、一节书,就必须亲自找到原书加以核对。如果不符,再找一个版本核对,总之要取得第一手材料。切忌听人一说就不加分析,或从其它书刊中转载转引,不加覆核就用。
中医治学上还有一种情况,当看到别人用某法、某方、某药治好某病时,首先要弄清别人经验的本质,他是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辨証特点才用这种方法,明确病人对象属何类型等等。弄懂弄通,掌握实质后,才能真正学到手。切忌邯郸学步,生搬硬套。
二、忌浅尝辄止
对一门学问,一本中医书籍,要有一定的基本理解。不能浮光掠影,一知半解,做学问要有踏实、坚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如果对某一个问题只是不深不透表面的了解一下,那所得的知识,肯定是不会多的。浅尝辄止的原因,山是对治学缺乏决心,没有恒心,懒散随便;二是自认为什麽都知道,盲目自满所致。古语说:“学然后知不足”,越学才越觉不够。懒散自满,浅尝辄止,这是治学的大忌。
三、忌贪多务得
看来这似乎与博采有矛盾,其实不然。博采各家学说并兼及医学以外知识,都是指的长久的积累的治学方法。这里指的是一时企望学得很多,结果却是走马观花,不深不透。甚至会像“广原搏兔”致网罗多面大获少。比如学《金匮》注本,应有所选择,如徐彬的《论注》,沉明宗的《编注》,尤怡的《心典》、魏荔彤的《本义》四种,逐个专攻,大体已够。不宜一下看得过多,否则各书的特点,不易深刻了解,收获就有限了。
因为知识要随时抓,材料要平时积。一本好医书,也决不是草率可以写成功,更不是走马看花能掌握通透的,它比文学作品有多一层实践验証的要求。西晋名作《三都赋》,是当时人们竞相传抄,乃致有 ' 洛阳纸贵”的佳话。它的作者左太冲花了整整十年之久,经过反覆构思积累文句才写成的。写一篇文章,写一部书,要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要读通掌握作品的内容,当然也有一个渐进过程,应当逐本的读深度透,切忌贪多务得。
治学贵在实践
理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我们熟知李时珍他不但读了八百馀种、上万卷的医书,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甚至敦煌的经史巨作,古代大诗人的全集都读遍了,并仔细钻研。他既得到了丰富的知识,也发现了很多疑团,无法解释。他除了在临诊治病中証实了古书讲的药性应用外,也发现了古书记载中很多谬误。他又花了长时期深入实际进行调查,走遍了山川村野,不耻下问,还对药草作了亲自采摘鉴别、剖析比较。历经无数寒暑岁月,才写成了《本草纲目》。它既验証了过去古医书上的正讹,又从实践中充实了新的理论知识。
治学贵在实践。我们学习钻研中医著作,就要在实践中反覆分析它的理、法,反覆运用它的方、药。知识学活了,体会也就深了。 比如医书上说麻黄能发汗,又能治水气。我们在临床上若单用麻黄,就很少能见到发汗的。若以麻黄与其他发汗药配合用,发汗就很明显;以麻黄与其他利水药配合用,尿亦增多。从这些实例中就说明钻研书本理论是重要的,但如学用结合,勤于实践,治学效果就更坚实,理论认识就更透彻。
上面这些是为青年同志写的。青年时开始认真治学坚持下去,成效必显。叶天士自小就学《素问》《难经》及汉唐诸名家著作,“孤幼且贫”。十二岁的叶天士一面开始行医,一面拜师学医,到了年长时,名声大了,仍毫不矜持的钻研。”学无止境”,老年人刻苦学习,老而弥笃也是为数不少的;如有名的思想家李贽,到七十多岁,还不放弃读书和写作。他说,“寸阴可惜,喝敢从容”,至今为人所称颂。中医史上到老还勤奋学习的,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位“目暗神衰”,还不肯放笔的洄溪老人外,很多中医都是从幼学到老,一生学习的。有的在病中还著书立说。
清代名医尤怡,就是在“抱病斋居,勉谢人事”的情况下对《全匮》旧本“重加寻绎”而完成《金匾心典》一边部出色的注本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专心治学是能克服条件、天资等备种差异,又不受年龄、体力的绝对限制。只要明确我们治学是为了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掌握好治学的适当方法,勤于实践,一定能得到预期的收获。
还是两句老话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