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14期
大医精诚,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14期
第31条讲解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在讲31条前,我们先来谈谈“病的分类”。
我们回头看看我们中华二三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们是如何“分类”的。
我们的祖辈们·祖宗们·圣贤们。一致认为。所有的病。都只有一种……『阴阳失衡』。万病不离『阴不平·阳不秘』。这是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一分为二:一类是“阴不平”病。一类是“阳不秘”病。
伤寒论仲师叫“阳病与阴病”
每一类病各有“开·阖·枢”三种状态。按此。则病分成总有六类。阳开·阳阖·阳枢”病与“阴开·阴阖·阴枢”病六种
六类病中也有“开·阖·枢”三种态势。按此,病有十八类型。
那么仲师一至三十条的太阳病?是属于那一类呢!……1:为阳病。2:太阳病为三阳病之“开病”。3:太阳病上篇。为阳之开病的开病。仲师曰:桂枝汤及桂枝汤类方主之·宜之·佳之。
这就是一至三十条的总结
经曰:知其要,一言诀
如果患者服了桂后,汗出脉静身凉而愈。当然万事大吉。但是。总有未尽如医意而『传』了。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三十一条的“项背强几几是『传』还是不是『传』呢?……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家人们请注意:这里是“项背”。不是『颈项』。也不是『头项』。也不是『身项』。更没有『支节烦疼』。更没有『身疼腰痛骨节痛』。
而且是『强几几』的病态。不是疼痛痒麻痹等
而且,它还是太阳病的“项背强几几”。不是太阳阳明的“项背强痛”。!!!
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
中于面则下阳明,
中于项则下太阳,
中于颊则下少阳,
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金匮要略二: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172、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见者,为传也。……传的最初病位在那?不同的病因有不同吗?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这很朴素。直接,是我们临诊时天天需要面对的
仲师在中篇这一条这里。明确告诉我们。这种『项背·强几几』。是太阳表未解,但是,是太阳之“阳开”转为“阳阖”的态势。无汗代表『阖』。恶风非恶寒代表还是以『卫分为主·入营为次』。
故仲师还是继续选择桂枝汤。只不过,阳阖则加麻黄。邪客项背则加葛根。只不过,这问题太关键了。所以,不是用『桂枝加麻黄葛根汤』之名。而是直接定义为『葛根汤』。家人们,理解吗?同意我的观点吗?
14条。就没有麻黄。
今天因为是第一条。所以,展开一些来讲。
比如,一个肺癌患者or肝癌患者or有哮喘患者or糖尿病患者or高血压患者……·……。昨天患者开始外感。用了药。今天再求诊。我们需要判断的最重要一点是『传否』。『传至那』。『传成啥样』。
昨天在一群,本来想讲这一点。可惜能人太多,不给机会。
这里,有四个重要观察收集处。
一:“强疼痛”:身疼腰痛骨节痛与背亦牵强与支节烦疼与项咽痛与项囟强痛与头项强痛与项背强几几:
二:胸:气上冲胸·胸中热·胸中不利·胸膈不利·心下满微痛·胸满·结胸·心下痞鞕胸痛引背·胸膺背走痛··胸满而喘·胸凭仰息喘喝·胸中气满·胸胁支满·胸胁胃脘疼痛不适·胸腹胀满·
三:少便如常与少便变与少便利与少便数与少便遗数与少便不得与欲小便不得与少便闭与少便少与少便不利与少便黄赤。
四:腹:容后条文再述
我们再一次回头。来到葛根汤
葛根汤: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三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十二枚,
这里。关键一味药:葛根。
扁鹊: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大者,
十剂云,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
李时珍:干葛,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热,治脾胃虚弱泄泻圣药也。
葛根为阳明仙药,
本经:气味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从胃府而宣达水谷之津),呕吐(和阳明胃气),治诸痹者(和太阳之经脉)也。起阴气者(藤引蔓延·从下而上)也,解诸毒者(甘辛·和于中而散于外)也。
为什么葛根能够有上述功能作用主治???
因为:葛根:
1:延引藤蔓,则主经脉,
2:甘辛粉白,则入阳明,
3:皮黑花红,则合太阳,
……故葛根为宣达阳明中土之气,而外合于太阳经脉之药也。
至此。家人们收到仲意了吗
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不当气上冲胸,今气上冲胸。是寒气盛而上逆也。
太阳伤寒小便不当少,今反少者。是寒气盛而收引也。
不当口噤,不得语。今口噤不得语。是寒气盛牙关紧急而甚也
节庵制此以代葛根汤) 治太阳阳明合病,头目眼眶痛,鼻干不眠,恶寒无汗,脉洪。
柴葛解肌汤:柴胡 葛根 羌活 白芷 ……黄芩 桔梗 ……芍药甘草 ……加姜枣石膏一钱煎。
32.33.34.36同讲解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5条。明天早上单独继续讲述
32.33.34.36四条同讲。为什么呢。家人们,让我慢慢为您导来。
我们中医临证四诊。一个很重要的是“收集症候群”。不知道家人们注意到没有。很多很多中医生们。医案中。都不会收集。严重缺乏。
这里出现了三个字:利……喘……满。
利:自下利、不下利、利遂不止。
喘:喘而汗出·喘而胸满。
满:喘而胸满。
我想和家人们一起来回顾前面七个字
一:疟……类疟……似疟
二:汗:汗出……多汗……无汗……汗漏不止……·……
三、痛:头项强痛……心下痛
四:吐:吐逆……
五:拘:屁伸不利……拘紧……拘急……
六:便:小便利……小便数……小便不利……
七:烦:躁烦脉数急
八:喘:喘家作·微喘……喘息。……
家人们发现问题没有?仲师一至三十一条。没有大便方面的!也没有腹·肚以下的!还没有麻?痹?晕?这些。……为什么
是不是仲师观察力不够呢
No
32,『必自下利』。
34、『利遂不止』。『喘而汗出』
这“喘而汗出”……『不是:汗出而喘·无汗而喘·喘而头痛·喘而胸满·咳而微喘·下之微喘·腹满而喘·直视而喘·自喘·喘悸·喘喝·喘燥·喘渴·喘干·喘息』。
36、『喘而胸满』
这“喘而胸满”:『不是:单纯胸满·胸满烦惊·心下逆满·心下满痛·心烦腹满·胸满胁痛·胸胁苦满·胁下满·少腹满·少腹硬满·腹胀满·腹满谵语·……』
这十个字。前面已经解释了七个字。
这里三个:利……喘……满。
我们再重复这十个字:第一个字:疟。二字:汗。三字:痛。四字:吐。五字:拘。六字:便(小便)。七字:烦。八字:喘。九字:利。十字:满。
32、33、34、46条文中。它们的病机均在这十个字里面。家人们。好好享受吧。下面照顾一些菜鸟。解释一下方剂。
麻黄汤:
麻黄:太阳之气从中土起阴气、水气、直达卫更腠理毛。
桂枝:调和营气,使散阳气之郁遏,通邪气之相迸。
杏仁:质润下行、利肺气、金气。
甘草:土气通贯四旁。
葛根黄连黄芩汤:
A葛根:升阳明清气,护水津从阳明中土宣达至太阳经脉。
B甘草:土气通贯四旁。
C黄连:少阴水阴之精气。
D黄芩:黄芩苦寒。连芩合从太阴金顺中空而开始清肠胃之热至肌表之热,以清里热。(表里双解)
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度过了一至三十一条。这过程,也不知不觉的把桂枝汤系的方及药性铺成给了家人们
不知不觉中:从1-36条。36条文。18道方。18味药。血中无气·则瘀结不行(芍药大枣);气中无血·则散漫不聚(桂枝生姜)。
太阳病的『开中之开病』已经完美的呈现出来给了家人们了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这是『开中之阖病』。太阳中篇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而表里双解的34条。也将因此而开始。后面的条文。仲师将为我们展开一幅恢宏状宽幅的天地大道之美。
明天,明天35条。太阳之阖。你准备好了。我们来一同进步了吗
前面桂枝系的太阳之开。你吸收到了吗。
33条缺
第34条讲解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今天就一个字:喘
『喘而汗出』的喘。
喘与兼症『喘而汗出』:喘而口渴……喘而口不渴……喘声如鸣……喘而恶寒……疾咳而喘……喘而汗越……喘咳目赤……喘而身热……喘而烦躁……喘而燥烦……喘而肩息……喘而肩背痛……喘而胸鹰背俱痛……喘而身重……喘而胸满……喘而胸坚……心气喘满……喘息不便……喘而腰痛……喘而腿胀……夜喘日不喘……喘而惊恐……喘而见噫……喘动应手……得卧而喘……不得卧而喘……。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喘而判脉:喘而脉浮……喘而脉数……喘而脉如钩……喘而脉如毛……喘而脉短……喘而脉洪脉大……喘而脉促……
第35条讲解
脉浮而数,可发汗,宜麻黄汤。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麻黄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太阳病,A发热恶风恶寒。B发热无汗。C恶风恶寒无汗。D头痛发热。E头痛身疼。F头痛身疼腰痛。G头疼身疼腰疼骨节疼痛,H无汗而喘。的患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八症(柴胡七症后叙)
麻黄八症:
一:头痛发热:
二:发热恶风恶寒:
三:发热无汗:
四:头痛身痛:
五:身痛腰痛:
六:腰痛骨节疼痛:
七:无汗而喘:
八:脉浮紧:
病机:风寒之邪外袭肌表·邪客太阳,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邪气不得发泄,肺卫不得宣通,津液不行,营阴郁滞,经脉不通。
这八个主症:均可以用下面这一条病机来解·(知其要·一言诀)。我担心家人们嫌太简约。故意写长一些。家人们把它缩成四个字(自行)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风伤卫·桂枝汤。寒伤营·麻黄汤。风寒营卫大青龙。
麻黄汤与桂枝汤的症候群重复症候:是什么@刘寒石,中医师,郑州市?
麻黄汤与大青龙的症候群重复症候:是什么@刘寒石,中医师,郑州市?
@刘寒石,中医师,郑州市?:麻黄汤与大青龙。都有“身疼”。可两者疼法的区别在那???
@刘寒石,中医师,郑州市?:麻黄汤与大青龙。都有“无汗”。可两者无汗的区别在那???
@刘寒石,中医师,郑州市?:麻黄汤与桂枝汤都有“头痛”。可两者疼法的区别在那???
@刘寒石,中医师,郑州市?:麻黄汤与大青龙。都有“发热”。可两者热法的区别在那???
通玄(六圈先生):
大青龙汤,右寸外必细。鼻子里必红。就这么简单。
@刘寒石,中医师,郑州市?:麻黄汤与大青龙。都有“恶风”。可两者恶风有区别吗???
麻黄汤八症:八中选三为什么必须抓住:发汗·身疼·无汗而喘???
麻黄汤的“麻桂相须·麻杏相使”。你懂吗@刘寒石,中医师,郑州市?
麻黄其体:太阳之气。冬不积雪,能从至阴而达阳气于上。
桂枝其体:色赤属心,条理纵横,如经脉系络,纵横通脉络,经通通脉,麻·桂相须。
麻黄其体:太阳之气。冬不积雪,能从至阴而达阳气于上。
杏仁其体:苦甘温·冷利滋润。麻杏相使。@刘寒石,中医师,郑州市?这个,你搞不明白了吧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38·39、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or不疼而重,但无头痛腰骨节疼痛。无汗出而烦躁,津液横散郁于胁至皮毛者。大青龙汤主之。
12、13、15、24、42、44、45、53、54、55、57、91、95、234、240、276、372、387。伤寒。脉浮洪大,气上冲,大汗出恶风,头痛身痛发热,桂枝汤主之。
@刘寒石,中医师,郑州市?:我问你一下:仲师的『桂枝去芍药加石膏汤』你听过吗
@刘寒石,中医师,郑州市?:我问你一下:仲圣的『大青龙去枣甘倍石膏汤』你用过吗?
第36条讲解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有表须先解表。这是定法。规。法规,医门法律。
36、太阳与阳明合病……邪犯素体。可以直接两经。甚至三经……四经……六经同犯(合病)。不是都循规蹈举的“慢吞吞的一经一经……一日一日……一个部位一个部位……)的来的
但是,其实,实际上。邪还是很守规矩,不越雷池半步的“走的”。这点很重要。
患病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经日:“喘而汗出者”,与葛根黄芩黄连汤,利之。
经曰:“汗出而喘者”,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发之。
经曰:“腹满而喘者”,与……·……汤。下之。
经曰:病人“心下满,胸满,此为实”,当下之?????!!。宜……汤。
经曰:病某,……。“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经曰:……·……。“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经曰: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经曰:“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栝楼薤白白酒汤主之。
经曰:“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宜……汤。
经曰:病人:……“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生姜半夏汤』主之。
家人们。你学习了“喘”了。会喘了。懂喘了。不喘了吗?
第 37条讲解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脉·证·症·色·舌·时』……合参。
脉证合参·舍脉从证·舍证从脉。
舍脉……舍证……舍症……舍舌……舍时……·……如何『舍』。这是个真难点。
……合参:……不合·中必藏奸:
脉与证:
脉证合参:脉证不合·中必藏奸:
舍证从脉·舍脉从证:实有假实·
虚无假虚:从虚先考·从本依源: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此“……证”也。
仲师这一条。就是引导我们如何『舍脉从症与舍症从脉』。注意,是症。不是证。
37、此“……·……证”:
A: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舍脉从症)
B: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舍症从脉)。
仲师后面条文中,余者仿此理解。
至于:舍时从症·舍色从病:舍色从舌;舍舌从证:舍舌从脉:舍舌执脉:(后叙)。
至少如何理解条文。这差不多了
第二点。仲师到了三十七条。才首次出现了『卧』字。这卧,来得及时,来得好,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这条也是。你不把握前面己经定好位的『证』。后面就蒙了。抓住了『一』。后面,不外也是ABCDE……而己。
这卧
坐卧不安的“卧”。
经曰:平人应『阴平阳秘·脉静身凉』。
这『坐卧不安』的。阴不平·阳不秘。而且都是。
第十一字:卧:(卧·眠·寐·寤)。
传承中医,发扬国粹,是我们中医人的责任!
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临床技能,欢迎中医同仁们参与经方临床医案讨论中来,中医理论体系构架不同,医案讨论答案不同,故医案答案没有唯一,只有最佳,这样在探讨医案中,升华我们的灵感,期待您的参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