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无用的人”,吴晓波说得是真心话,爱钱无罪

“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是无用的人……”,近日,吴晓波在访谈中表示,自己是“精英主义者”,他也不在意破圈,“我懒得破圈,我这几十万人服务好就挺好了。”

其实,吴晓波说得是他的真心话,“你认为商业是件肮脏的事情,赚钱这件事情是一件侮辱我的事,你赶快走,千万别来”。人家就是喜欢赚钱,这没有错啊。

之所以引发争论,主要是吴晓波不自觉地挑起了对立,把自己摆在了“大部分人”的对立面——精英人群。

这在商业的策略上是正确的,给自己打造精英人设可以“洗”粉,有利于增加粉丝的认同感和商业价值。

而且联系上下文,吴晓波说大部分人无用(前两年他就说过,“99%的人可能会成为无用之人”),也不是刻意针对全社会,他只是在表态自己不会讨好所有人。

不只是吴晓波,他的某个同行也曾公开表示,只顾得上自己的粉丝,为他们服务就够了。

“知识商人”嘛,无可厚非,商人总是要唯利是图的,赚钱是本分,爱钱无罪。

有问题的是“精英”这个东西,精英是自诩的吗?吴晓波算精英吗?

我见过这样的人,他们自认是中产阶级,他们对自己的社会阶层有很强的认同感,在面对社会大众的时候,还有种掩藏不了的居高临下、沾沾自喜的优越感。

他们自诩精英,打心底觉得自己的智力和财力都强于别人,他们追求生活品质,并以此来体现自己的阶层,另外,他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些所谓的“精英”,发财观念颇重,因为见识过上流社会的“高级”,所以总想往上爬,“再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但社会的精英是靠金钱多少来衡量的吗?

提到精英主义,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帕累托在其《精英的兴衰》里有个关于“精英”的定义,“它是指最强有力、最生气勃勃和最精明能干的人,无论好人还是坏人”。

帕累托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新精英取代旧精英的历史,精英在历史发展中始终起到决定作用。

真正的精英,意为人类的精华,是人群中出类拔萃之辈,在财富、社会地位、文化素养和价值贡献等方面,明显高于大多数人。总而言之,他们是真正的成功人士。而且这种成功,不只体现在钱的多少上。

以此来衡量,吴晓波或许也是个精英吧,他以商业写作出名,做记者的时候,谈笑有巨贾,来往无白丁,见识过很多社会的精英人物。

离得越近,受影响越大,就越觉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

在写书之余,吴晓波也有投资、卖课、卖酒、直播、演讲……经营自己的IP并不断进行商业变现。

吴晓波说自己懒得破圈,恐怕也是因为他很难从自己那个圈子里出来。几十万粉丝可以让他赚很多钱,但对比商业巨贾,他那点钱又好像是九牛一毛。

真正的精英,不会老在狭小的圈子里打转,那样是做不出什么大事、为社会创造不了多少价值的。

这个社会不乏“识时务”的俊杰,他们崇拜金钱,利己主义,精致又自私,既虚荣又善于伪装自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样的人古今中外,比比皆是。

吴晓波曾被评为“中国青年领袖”,他长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意见领袖活跃在公众媒体上,“德国哲学家托马斯·索维尔便认为,知识分子供应思想产品,企业家供应财富产品,两个集团泾渭分明,共同构成社会精英阶层。”在关于一篇马云的文章里,吴晓波表示,马云是思想者:

思想者的特点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就是“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度过”,就是“上帝死了”。你听上去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是,他是第一个讲出这句话的人,然后,河流改道了。

他认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本质而言,是被两个元素推动的,一个是科技力,一个是思维力。

懒得“破圈”的知识商人吴晓波与知识分子吴晓波,哪个才是真正的吴晓波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