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房企分化之年,碧桂园动能最足
“充裕现金流为扩充规模的基础,机器人技术降本增效具备长期价值。”
作者:苍穹
疫情之下,投资者尤为关注这一次财报季。而碧桂园于3月27日发布成色十足的2019年财报,给投资者吃下一颗定心丸。
2019年碧桂园结转收入创新高,营业收入、毛利润、净利润等核心指标均显著增长。
具体而言,碧桂园在2019年的营业收入约为4859.1亿元,同比增长28.2%;毛利润约为1266.4亿元,同比增长23.6%;净利润约为612亿元,同比增长26.1%。
2010-2019年碧桂园收入情况(资料来源:年报)
同期,碧桂园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5522亿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6237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10%和15.2%,再次确立在房地产行业的榜首地位。
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推手。正如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所说,“对于中国房地产走势,我们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避不开房地产。”
大浪淘沙,如今房地产的集中度日益加强。碧桂园常年稳居行业前列,强者恒强的秘诀是什么?《财经涂鸦》认为,充裕的现金流和对科技的重视,是过去也是未来碧桂园在地产主业致胜的两大法宝。
强现金流拆招黑天鹅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历史经验表明99%的倒闭公司是因为现金流断裂。房地产具有成本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做好现金流管理更为关键。
近年来融资环境逐步缩紧,“现金为王”成为很多房企现实的存在。2019年50强房企普遍把回款当做第一任务来抓,强调依靠经营现金流去推动企业的发展。某TOP3房企甚至表示未来不再设定回款数字的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回款率目标。
2019年碧桂园销售现金回款额为5898.6亿元,自2016年起第四次连续在年末实现正经营性现金流。其中,权益销售回笼现金5301亿元,回款率高达96%。
纵向上看,碧桂园回款率自2016年以来一直维持在90%以上;横向上看,2018年典型房企的平均回款率在80%左右,部分房企甚至只有70%,民营上市房企中仅碧桂园及少数几家公司能够持续数年实现净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而净经营性现金流指标为正,说明企业当期通过经营本身便可实现现金良性循环,不需要依赖外部融资来支撑现金流,折射出碧桂园自身强劲的造血功能。
至于碧桂园是如何保持如此高的回款率?这与碧桂园一贯坚持稳健的财务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有关。据悉,碧桂园制定政策以确保销售予拥有相当财政实力及支付适当百分比首期付款的买家,亦制定其他监控程式以确保采取跟进措施收回逾期债务,此外还会定期审核每项个别贸易营收款项的可收回金额,以确保就不可收回款项计提充分的减值损失。
2010-2019年碧桂园净借贷比率情况(资料来源:年报)
销售回款强劲,间接使得碧桂园的杠杆水平处于行业低位。2019年末碧桂园的净借贷比率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至46.3%,为近十年里的最低位,“负债率控制在70%以内”的财务红线成功守住。
除销售回款外,融资也是现金流的一项重要来源,融资能力则与评级相关联。惠誉、标普、穆迪分别给予碧桂园BBB-、BB+、Ba1的信用评级,其中BBB-是惠誉的投资级评级,而投资级评级在业内只有少数几家民营房企获得。
资料来源:评级机构公告
销售回款叠加融资,造就碧桂园充裕的现金流。截至2019年年底,碧桂园可动用现金余额约2683.5亿元,达到公司有史以来最高水平,占总资产比例达到14.1%,尚有3167.9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未使用。
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大多数省市线下售楼处和中介门店暂时关闭,国内商品房销售受到较大影响,特殊时期更加考验房企的现金流水平。疫情之下房地产行业将加速分化,未来“造血”能力强的房企大概率会胜出,既增收又增利。
时至当前,随着疫情在国内受到控制并逐渐消退,房地产景气度正逐步恢复。目前碧桂园100%的在售项目开放线上售楼部,97%的楼盘线下复工,95.2%工地复工。碧桂园承认,异常宽裕的现金流,使其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增大了腾挪空间。而《财经涂鸦》认为,后疫情时代充裕现金流仍会给碧桂园带来助力,赋予其扩张、并购的能力,这些优势是一般中小房企不具备的。
科技筑深护城河
同中小型房企相比,头部房企已然在规模、品牌方面占尽先机。头部房企之间竞争什么?《财经涂鸦》认为效率和质量将是核心竞争力,而要获得这一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技术。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需求的加速释放以及人口红利的日渐衰退,机器人产业在全球迎来迅猛发展。智研咨询预计,202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美元,2016-2020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20.5%。其中,2019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57.3亿美元。
2016-202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走势预测(资料来源:智研咨询)
传统建筑行业用工短缺、人员老化、成本上升,作业环境“危繁脏重”,面临着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风险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探索生产方式变革成为大势所趋。深耕房地产近30年,碧桂园深知当前行业发展的痛点,率先在行业启用“建筑机器人+装配式建造”的模式。
承担碧桂园机器人研发的主体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博智林”),始成立于2018年7月。截至2019年年底,博智林累计递交专利申请1843项,已经获得授权327项,并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
碧桂园机器人全产业链(资料来源:官网)
博智林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50款,地面整平机器人、地面抹平机器人、混凝土预制构件(PC)内墙板搬运机器人、PC内墙板安装机器人、地砖铺设机器人、外墙喷涂机器人、室内喷涂机器人等累计32款产品投入工地测试应用,填补了行业空白。
由于技术需要高昂的前期投入,《财经涂鸦》注意到,2019年碧桂园的研发费用已达19.73亿元。尽管相对营收来说尚属微小,但增速却相当喜人,较2018年增加7.49亿元合61%。
碧桂园2019年利润表(资料来源:2019年报)
《财经涂鸦》查询到2019年年报已出的两家TOP5房企,一家2019年研发费用为10.67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2.8%;另一家并没有单独列出研发费用。由此可见,在研发投入普遍较低的地产行业,碧桂园拥抱技术的决心可谓坚定。
技术最终的指向是人。截至2019年底,博智林共招募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超过3000名(不包含博越)。
事实上,机器人只是碧桂园未来三大重点业务中的一项。2019年初碧桂园新定位为“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指明公司科技创新、多元布局的方向,并明确地产、机器人、现代农业三轮驱动的格局。
需要明确的是,碧桂园做多元化,均是围绕主业展开。通过与地产主业协同,以此打造全产业链,形成内生增长动力,帮助公司平滑经济周期风险,这样更能持续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用莫斌的话来说,“新业务是围绕主营业务,会对主营业务有所帮助。如果说主营业务是老虎,那么新业务就是翅膀。老虎插上翅膀,我们会发展越来越好。”
强现金流对中小型房企降维打击,起到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之功;拥抱科技促进效率、质量提升,与同级别头部企业形成独特差异。正是凭借这两项竞争力,碧桂园走上了“行稳致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