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伟杰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石头记》第五十回“芦雪廣争联即景诗”有一段奇怪的文字,贾母非常喜欢薛宝琴,似乎想把宝琴许配给宝玉,于是向薛姨妈细问宝琴的年庚八字并家内境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因贾母尚未明说,自己也不好拟定,遂半吐半露告诉贾母道:“可惜这孩子没福……那年在这里,把他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他父亲就辞世了……”凤姐不等说完,便嗐声跺脚的说:“偏不巧!我正要做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贾母笑道:“你要给谁说媒?”凤姐儿说道:“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贾母也知凤姐儿之意,听见已有了人家,也就不提了。
从古本《石头记》的文字来看,贾母和凤姐都是宝玉与黛玉婚事的支持者,怎么忽然间看上宝琴了?特别是贾母,怎么可能忽然舍弃自己的亲孙女黛玉,反而想把宝琴许配给宝玉呢?其实,作为宝玉黛玉的保护人,贾母不可能改变主意,不可能为宝玉另寻良配。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清虚观打醮,张道士向贾母为宝玉提亲,宝玉和黛玉两人就闹得不可开交。两人不清楚贾母的意图,又互相疑心对方不懂自己,于是一个又哭又吐,一个砸玉,闹得贾母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孽障,偏生遇见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折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
这里,贾母为宝玉黛玉婚事保驾护航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而能效戏彩斑衣的凤姐,如何不知贾母心意?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姐弟逢五鬼”,黛玉笑话凤姐,自己吃了他们家一点茶,就来使唤自己: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脂批:二玉之配偶,在贾府上下诸人,即观者、批者、作者,皆为无疑,故常有此等点题语。)众人听了,一起都笑起来。……(凤姐)指着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林黛玉抬身就走,宝钗便叫:“颦儿急了,还不回来坐着!走了倒没意思。”说着,便站起拉住。”
到了第六十六回“情小妹情耻归地府”,尤二姐、尤三姐与贾琏的仆人兴儿聊到了宝玉:兴儿笑道:“只是他(宝玉)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正如脂批一再提到的,作者惯用画家三染法。合家皆知老太太对二玉婚事之坚确,在凤姐调笑中一染,在正写贾母冤家抱怨中二染,再远远在尤二姐、尤三姐与下人闲聊的过场戏中三染,立体而深刻地传递给了读者。这是贯穿全文的主题,不会有任何改变的。所以,贾母不可能想把薛宝琴许配给贾宝玉。贾环庶出,不需要贾母来考虑他的婚事(而且书中贾母似乎很不喜欢贾环,基本没交集),贾兰又不是这一辈的。那还有什么人的婚事,是需要贾母来想一想的呢?也许有一个,凑巧也叫宝玉——甄宝玉。
谈甄宝玉前,需要先谈谈在前八十回如影子般的江南甄家。据周汝昌先生考证,曹雪芹父亲曹頫接雍正皇帝圣旨,带族人回北京居住,当时仍有部分曹家族人留在南京。在《石头记》中,贾家即曹家回北京的族人,而甄家则是曹家留在南京的族人。因此,看似甄贾两家,其实都是曹家。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冷子兴便提及“这甄府和贾府就是老亲,又系世交,两家来往及其亲热”。后文可以看看有多亲热。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门子抄出的“护官符”,看起来隐的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其实隐的是“贾甄王史薛”四大家族(贾甄是一家):“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脂批: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
这里“贾”为贾家,“不假”并非押韵的闲话,乃是甄家。在都的八房为贾家,而在原籍南京十二房的,即为甄家。其实他们都是周汝昌先生考证的曹家。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家准备建大观园,迎贵妃省亲:贾蔷说:“才也议到这里。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下剩二万存着……”贾琏点头道:“这个主意好。”
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尤氏准备去王夫人那里,跟从的老嬷嬷悄悄回道:“奶奶且别往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作什么机密事……”尤氏听了道:“昨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老嬷嬷说:“正是呢。才来了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的……”
看出来了吧,甄家抄家了,贾家还在帮忙藏东西,不是一家人,能这么亲热吗?综上,贾家甄家本是一家。贾母遇到一个自己很喜爱的女孩子,不会考虑配给贾宝玉,但总会想想甄家的嫡子是否合适吧。关于甄家的嫡子,贾母是知道的,但不知姓名。在贾母询问薛姨妈关于宝琴的年庚八字后的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中,说到甄府家眷到京,来了四个女人请安:贾母问道:“家眷都来了?”四人回说:“老太太和哥儿、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都没来,就只太太带了三姑娘来了。”贾母道:“有人家没有?”四人道:“尚没有。”……贾母笑道:“你这哥儿叫什么名字?”四人道:“因老太太当作宝贝一样,他又生的白,老太太便叫作宝玉。”贾母便向李纨等道:“偏也叫作个宝玉?”这里的问与答,十分自然,显然贾母是清楚甄家的家眷有谁,而甄家这四个请安的人也清楚贾母知道,所以该提谁就提谁。哥儿显然是甄家的嫡子,贾母是清楚的,只是不知道名字而已。以凤姐对贾母的了解,她应该知道贾母求配的是甄宝玉,但薛姨妈却以为是贾宝玉。所以在第五十七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里,薛姨妈才说老太太想把宝琴说给贾宝玉这样的话。
甄宝玉是原书下半部的关键人物。庚辰本第十七至十八回“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元妃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脂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脂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脂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离魂》(脂批:《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按脂批的提示,“甄宝玉送玉”,是本书大关键之一,至于是送贾宝玉还是贾宝玉的玉,就已经不得而知了。而在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中,还有一大段贾宝玉梦见甄宝玉的详细描写,在惜墨如金的曹公笔下,这段描写不会没有伏笔的作用。可惜后面的文字再也看不见了。综上,没错,贾母是希望把宝琴许配给宝玉,只不过是甄宝玉而非贾宝玉。与薛姨妈的文字那么写,只是略微使了下障眼法。反过来看,江南甄家与贾家的关系,可远比贾王史薛之间深厚,是生死与共的关系。只是曹公把这关系零散地藏在各回的过场戏及闲谈对话中了。1.《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曹雪芹 著,脂砚斋 评,邓遂夫 校订 作家出版社2.《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曹雪芹 著,脂砚斋 评,邓遂夫 校订 作家出版社3.《刘心武揭秘古本红楼梦》 刘心武 著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