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用法用量:5~10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热、镇静、止痛、止汗、通便、止血、通经、袪风解表、渗湿止泻。 疏风解表:据清代医学典籍《本草正义》记载,防风通治一切风邪,生发而能散,故治疗头晕眩、恶风风邪、周身骨节疼痛。用于外感风寒、风寒温疟、头痛、咽喉肿痛、眼睛红肿;胃虚阴虚导致的盗汗、舌干口苦、小便不利、咳嗽气喘等症。 通经通络,止痉挛:用于四肢肿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关节肿痛等症。 止痛、止痒:治疗一身疼痛,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润剂,用于脚气(中医指脚弱病,初先从脚起,后即胫肿,非现在所指之脚气)、手足痉挛、骨头酸痛、风疹瘙痒、腹泻腹痛等症。 除湿敛汗:防风气味倶轻,所以散风邪,治一身之痛,疗风眼,止眼流冷泪,风能胜湿,除全身湿疮。如果跟实表补气的药如人参、党参等配伍,可以敛汗,升举阳气。用于风湿痹痛、盗汗、自汗等。 1.发散风寒(风寒、风热表证) 用治风寒表证,如头痛、身痛等症,常配伍荆芥、羌活等同用,如荆防败毒散;亦可用治风热表证。因其发散功用温和,亦可用治肌表不固、汗出者,常配以黄芪、白术同用,如玉屏风散。其性微温,味辛、甘缓不峻不燥,故前人有“风药中之润剂”之说。2.胜湿止痛(风湿痹痛) 用治风湿寒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等,常配伍羌活、姜黄等药同用,如蠲痹汤。本品善祛全身风寒湿邪,但作用却较为平和3.止痒(皮肤瘙痒) 用治风邪闭郁肌表而致的皮肤瘙痒症,常与薄荷、蝉蜕等同用;若瘙痒属血虚风燥者,则常与当归、生地黄等养血润燥药同用。主要取其祛风之功用。4.祛风止痉(破伤风) 用治破伤风及内风所致项背强急、口噤、手足痉挛、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等症,常配伍天南星、白附子同用,如玉真散。本品祛风功用颇佳。此外,本品炒炭又能止泻,用治腹痛、泄泻等症,可配以陈皮、白芍等药,如痛泻要方。5、增强免疫力现代研究表明,防风具有明显的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具有镇静、镇痛、解热和消炎等功效。6、抗炎,抗过敏现代研究表明,防风煎剂、浸剂有明显解热作用,并有抗炎及抗惊厥作用。还具有抗过敏的功效。7、美容防风能增强皮肤的免疫力,有美容的效果,因此也是美容产品和药物中的常用成分。 防风图片

解表药

  • 白细辛

    功效:镇痛,散风寒。治风湿筋骨痛,腰腿酸痛,头晕及牙痛。

  • 芭茅果

    功效:解表透疹;行气调经。

  • 过山香

    功效:可止痛,解毒,解热,行气,杀虫,散瘀血,祛风湿,坚筋骨,疏风解表;用于风湿关节痛,腰痛,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毒蛇咬伤等症。根:味苦、辛,性温。入肺、肝、胃、肾、心包经。果实:味辛,性寒。有毒。

  • 赐米草

    功效:可解毒消肿,消炎生肌,清热利湿,疏风解表,活血散瘀;用于感冒,乳腺炎,瘰疬,肠炎痢疾,肝病,黄疸,流行性感胃,扁桃腺炎等症。

  • 功效:可散寒,温中,止呕,止咳,止泻,止血,解毒,温肺定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表;用于风寒呕吐,风寒咳嗽,胃寒呕吐,肌肤水肿,小便不利,咳嗽痰多,恶心呕吐等症。生姜:味辛,性微温。入肺、胃、脾经。炮姜:味辛,性热。干姜:味辛,性热。入心、肺、脾、胃、肾经。叶:味辛,性温。生姜皮:味辛,性微温。入脾、肺经。 炭姜图片

  • 水蜈蚣

    功效:可止咳,化痰,清热,消肿,解毒,利尿,疏风解表,祛瘀利湿,发汗退热;用于咳嗽,风热咳嗽,百日咳,疟疾,感冒风寒,寒热头痛,气管炎,乳糜尿,白浊,疮疡肿毒,跌打伤,皮肤痒等症。

  • 苍耳草

    功效:可止痛,止痒,解毒,发汗解表,祛风清热;用于头痛,流浊涕,风湿痹痛,麻风,梅毒性神经痛,感冒头痛,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麻疯病等症。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小毒。根:味微苦,性平。入肺、肝经。全草:味辛,性微寒,有小毒。

  • 功效:可祛风,消肿,散寒,通便,发汗解表,散结解毒;用于风寒感胃,阴寒腹痛,腹泻,痢疾,喉疮,跌打创伤,疮瘫肿毒等症。葱白:味辛,性温。入肺、胃经。葱叶:味辛,性温。葱须:味辛,性平。

  • 台湾木贼

    功效:可发汗,散风热,清肝明目,收敛止血,祛痰止咳;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血尿,血痢,高血压,肠炎腹泻,黄疸型肝炎,尿路结石,咽喉痛,风热目赤肿痛多泪,目生翳膜等症。

  • 黄荆

    功效:可消肿、解毒、解表、杀虫、祛风、清热、利湿、化痰、祛风湿、理气止痛;用于感冒,中暑,痢疾,吐泻,咳嗽,胃痛,反胃,胃出血,关节痛,风湿,跌打,腮腺炎,腰痛,慢性气管炎等症。根:味辛,性温。叶:味甘、微苦,性平。入手少阴经、心经。子:味辛、苦,性温。

  • 山香

    功效:可解毒,止痛,健胃,祛风,疏风解表,活血散瘀;用于头痛,胃肠胀气,颈淋巴癌,肺积水,感冒风热,湿疹,跌打肿痛,风湿骨痛,创伤出血,腹泻,筋骨火,皮肤美白,糖尿病,降肝火等症。

  • 浮萍

    功效:宣散风热,透疹,利尿。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尿少。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煎汤浸洗。——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发汗、祛风、解表、行水、清热、解毒。 浮萍图片

  • 藁本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3~10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可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可以风寒外感,巅顶头痛,寒湿腹痛泄泻;外用于疥癖等皮肤病。 藁本图片

  • 葛根

    功效: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用法用量:10~15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生津、止渴、透疹、降血糖、解肌退热、升阳止泻。1.疏散风热(外感表证) 用治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抑或风热,皆可选用。外感表证,症见项背强痛者,更为适宜,如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2.升阳止泻(脾虚泄泻、湿热痢疾证) 用治脾虚泄泻,常配伍党参、白术等同用,如七味白术散;用治湿热泻痢,常配以黄连、黄芩等,如葛根芩连汤。本品可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以用治泻痢症。3.生津止渴(热病口渴、消渴证) 用治热病口渴或阴液不足及气阴两虚之口渴等。本品具有升发清阳之功,能生津止渴。4.透发麻疹(麻疹初期,透发不畅) 用治疹出不畅,常配升麻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并以兼有津伤口渴者最为适宜。5.葛花 为葛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平、味甘。用于治疗饮酒过度,头痛,头晕,烦渴,呕吐酸水等伤及胃气之症。常配伍白豆蔻、橘皮等同用,如葛花解酒汤。以开水泡服,每次3~12g。6.预防心血管病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谢,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使血流量增加,可用来防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症。7.补钙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对减少,钙降低,骨骼脱钙,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经常食用野葛制品可预防骨质疏松。8.降糖降脂葛根素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根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降血脂作用,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油三酯,用于治疗高血糖,高血脂病症,有显著疗效。9.美容养颜葛根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和葛根素,异黄酮的含量和活性远远超过大豆。经常吃野葛食品能美容养颜。 葛根图片

  • 笔罗子

    功效:治咳嗽、感冒,止痛。

  • 荷叶

    功效: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荷叶炭收涩化瘀止血。用于出血症和产后血晕。用法用量:3~10g;荷叶炭3~6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可解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 荷叶具清热解暑,利湿消痰,宜治泄泻,浮肿等证;其气香质轻,上浮升散,补助脾胃,升发清阳,宜治眩晕,雷头风等证;入肝经,走血分,味辛气香,祛癖行滞,味涩止血,常用于吐蛆、崩漏、胞衣不下、产后血晕诸证。 荷叶图片

  • 草石蚕

    功效:解表清肺;利湿解毒;补虚健脾。

  • 柴胡

    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用法用量:3~10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疏肝解郁、解表退热、升发清阳、升提中气。 1.解表退热(表证发热,少阳证) 用治外感表证的发热,无论风热、风寒,皆可使用。用治风热表证之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菊花、薄荷等同用;用治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用之尤宜,常与黄芩同用,如小柴胡汤。本品性升散而疏泄,有较佳的退热功用,为用治少阳病证之要药。 2.升举阳气(中气下陷证) 用治气虚下陷所致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以及久泻等病症,常配合黄芪、升麻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本品升提功用颇佳。 3.疏肝解郁(肝气郁结证) 用治肝气郁滞致胸胁或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妇女月经失调,痛经等症,常配以香附、白芍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若肝郁血虚,脾失健运,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胁肋作痛,常配伍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 4.养胃健脾,化积食。中气不得宣散而致肠胃中饮食痰水停滞积聚,柴胡能镇举其清阳,斡旋大气,使积滞自化,从而养胃健脾,不伤五脏。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 5.其他 还可退热截疟,以用治疟疾。 柴胡图片醋柴胡图片

  • 长春七

    功效:发表散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 柽柳

    功效:疏风,解表,利尿,解毒。

  • 秤杆升麻

    功效:解表,截疟,杀虫。

  • 赤车使者根

    功效:

  • 虫牙药

    功效:祛风散寒,化痰理湿。

  • 葱白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通便。

  • 大豆黄卷

    功效:解表祛暑,清热利湿。用于暑湿感冒,湿温初起,发热汗少,胸闷脘痞,肢体酸重,小便不利。用法用量:9~15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透表,除湿利气,利水消肿。

  • 淡豆豉

    功效: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用法用量:6~12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表,除烦,解郁,解毒。 淡豆豉图片

  • 倒赤伞

    功效:祛风散寒,止咳止痢。

  • 倒挂牛

    功效:解表发汗,化瘀止痛。

  • 灯盏细辛

    功效:活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用于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风湿痹痛,头痛,牙痛。用法用量:9~15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散寒解表,活血舒筋,止痛,消积。

  • 杜衡

    功效: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

  • 杜茎山

    功效:祛风,解疫毒,消肿胀。

  • 多茎野豌豆

    功效:发汗除湿,活血止痛。

  • 白苏叶

    功效:解表,散寒,理气,消食。

  • 防风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用法用量:5~10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热、镇静、止痛、止汗、通便、止血、通经、袪风解表、渗湿止泻。 疏风解表:据清代医学典籍《本草正义》记载,防风通治一切风邪,生发而能散,故治疗头晕眩、恶风风邪、周身骨节疼痛。用于外感风寒、风寒温疟、头痛、咽喉肿痛、眼睛红肿;胃虚阴虚导致的盗汗、舌干口苦、小便不利、咳嗽气喘等症。 通经通络,止痉挛:用于四肢肿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关节肿痛等症。 止痛、止痒:治疗一身疼痛,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润剂,用于脚气(中医指脚弱病,初先从脚起,后即胫肿,非现在所指之脚气)、手足痉挛、骨头酸痛、风疹瘙痒、腹泻腹痛等症。 除湿敛汗:防风气味倶轻,所以散风邪,治一身之痛,疗风眼,止眼流冷泪,风能胜湿,除全身湿疮。如果跟实表补气的药如人参、党参等配伍,可以敛汗,升举阳气。用于风湿痹痛、盗汗、自汗等。 1.发散风寒(风寒、风热表证) 用治风寒表证,如头痛、身痛等症,常配伍荆芥、羌活等同用,如荆防败毒散;亦可用治风热表证。因其发散功用温和,亦可用治肌表不固、汗出者,常配以黄芪、白术同用,如玉屏风散。其性微温,味辛、甘缓不峻不燥,故前人有“风药中之润剂”之说。2.胜湿止痛(风湿痹痛) 用治风湿寒痹,肢节疼痛、筋脉挛急等,常配伍羌活、姜黄等药同用,如蠲痹汤。本品善祛全身风寒湿邪,但作用却较为平和3.止痒(皮肤瘙痒) 用治风邪闭郁肌表而致的皮肤瘙痒症,常与薄荷、蝉蜕等同用;若瘙痒属血虚风燥者,则常与当归、生地黄等养血润燥药同用。主要取其祛风之功用。4.祛风止痉(破伤风) 用治破伤风及内风所致项背强急、口噤、手足痉挛、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等症,常配伍天南星、白附子同用,如玉真散。本品祛风功用颇佳。此外,本品炒炭又能止泻,用治腹痛、泄泻等症,可配以陈皮、白芍等药,如痛泻要方。5、增强免疫力现代研究表明,防风具有明显的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具有镇静、镇痛、解热和消炎等功效。6、抗炎,抗过敏现代研究表明,防风煎剂、浸剂有明显解热作用,并有抗炎及抗惊厥作用。还具有抗过敏的功效。7、美容防风能增强皮肤的免疫力,有美容的效果,因此也是美容产品和药物中的常用成分。 防风图片

  • 防风叶

    功效:驱风镇痛、清热解毒。

  • 凤尾茶

    功效:

  • 佛肚花

    功效:祛风解表,活血消痈。

  • 狗齿

    功效:

  • 黑升麻

    功效:发表散寒。

  • 红孩儿

    功效:清热止咳,消炎解毒。

  • 红马蹄草

    功效:清热除湿,解毒利尿,化瘀止血。

  • 胡荽子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透疹、健胃。

  • 花脸细辛

    功效:散寒止咳,祛痰除风。

  • 胡荽

    功效:消食、解表、下气、发汗透疹、利尿通便、祛风解毒。

  • 黄水芋草

    功效:

  • 黄水枝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 黄荆根

    功效:解表,止咳,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截疟,驱虫。

  • 黄荆叶

    功效:有解表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

  • 黄荆枝

    功效:祛风解表,消肿止痛。

  • 桧叶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解毒。

  • 鸡骨菜

    功效:散寒表汗。

  • 鸡树条果

    功效:止咳。

  • 鸡爪草

    功效:散寒表汗。

  • 尖尾风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消毒,散瘀消肿。

  • 菅茅根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湿,利小便,接骨,通经。

  • 接骨木花

    功效:发汗,利尿。

  • 金叶子

    功效:发表温经,祛风活血,通络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外感风寒。

  • 荆芥穗

    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用法用量:5~10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可解表,透疹,散风寒;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症。 荆芥穗图片

  • 九头狮子草

    功效:祛风,清热,化痰,解毒,镇痉,发汁解表。

  • 九仙草

    功效:解表清热,祛风止痉。

  • 鲤鱼皮

    功效:安胎,止血。

  • 菱叶

    功效:清热解毒。

  • 菱叶山蚂蝗

    功效:发表散寒,止血,止咳。

  • 马边绣球

    功效:

  • 马唐

    功效:明目润肺。

  • 满江红根

    功效:润肺止咳,发汗利尿。

  • 面筋

    功效:和中,解热,去瘀,止烦渴。

  • 茉莉叶

    功效:清热解表,消肿止痛。

  • 牡蒿

    功效:解表,清热,解毒,凉血,杀虫。

  • 木姜花

    功效:清热,解毒,解表。

  • 木贼

    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云翳。用法用量:3~9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止血。 木香图片

  • 菩提树花

    功效:发汗解表,止痛镇痉。

  • 羌活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用法用量:3~10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表散寒,除湿止痛。1.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用治外感风寒夹湿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痛较重者,可配以防风、细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本品辛燥,气味浓烈,擅长止痛,外感表证以疼痛较重者,较常选用。2.祛风胜湿(风寒湿痹) 用治半身风寒湿痹、肩臂肢节疼痛者,如蠲痹汤。尤以除头项肩臂之痛见长,效力较强。若为头风痛,常配以防风、藁本等同用,如羌活胜湿汤。因其性质燥烈,故不宜大量使用。 羌活图片

  • 桑叶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用法用量:5~10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降血糖、疏散风热、凉血止血、清肺润燥、清肝明目。1.清肝明目(目赤涩痛,目暗不明) 用治肝阴不足,视力减退等,可配黑芝麻同用,如桑麻丸;用治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之目赤肿痛、视物昏花等症,常配以菊花、决明子等同用。2.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 用治外感风热或温邪犯肺所致发热、咳嗽、咽痒等症,常配以菊花、薄荷等同用,如桑菊饮。亦用治肺热及燥热伤肺之咳嗽、咯血,常配合杏仁、沙参等同用,如桑杏汤、清燥救肺汤。本品疏散风热的功用较为缓和。3.平抑肝阳(肝阳上亢证) 用治肝阳上亢所致眩晕、头痛、 烦躁易怒等症,常与菊花、白芍等同用。本品清肝兼能平肝,但功用不强。4.降血糖桑叶可提高葡萄糖耐量,预防高血糖和糖尿病;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功能,有效调节血糖;还可益气养阴、生津止渴。5.抗贫血桑叶含有较多的叶酸,每克桑叶含有叶酸105mg,叶酸可参与核酸的合成,有抗各种贫血和促进生长的作用。6.减肥清脂桑叶有利水消肿、清血的作用,利水不仅可以促进排尿,还可以使积在细胞中的多余水分排走,故能改善水肿现象。桑叶的某些成分还能将血液中过剩的可能引发高血脂症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排清,因此桑叶还能改善高血脂。 桑叶图片

  • 沙柳

    功效:祛风清热,散瘀消肿。

  • 山大刀根

    功效: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消肿解毒。

  • 山牛毛毡

    功效:解表,清寒热。

  • 山苏木

    功效:调经止痛,疏风解表。

  • 苕叶细辛

    功效:发汗,祛痰,止痛,消肿,牙痛,喘咳,活血解毒。

  • 石萝藤

    功效:解表,清热,理气,止痛,活血调经。

  • 水翁花

    功效:清热解毒,祛暑生津,消滞利湿,解表,消食。

  • 水杨梅根

    功效:清热解表,活血解毒。

  • 土香薷

    功效:发汗解暑,化湿利尿,解表,理气,止痛。

  • 乌龙摆尾

    功效:活血散瘀,祛风通络。

  • 细香葱

    功效:发表散寒、祛风胜湿、解毒消肿。

  • 细辛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用法用量:1~3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1.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用治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者,常与羌活、防风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川芎茶调散等;若见鼻塞流涕,常配伍白芷、苍耳子等通鼻窍药同用;对于阳虚外感,表里倶寒,症见恶寒无汗、发热脉沉的,常与附子、麻黄同用,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本品性温燥烈,辛散力较强。2.祛风止痛(头痛,牙痛,风寒湿痹证) 用治多种疼痛,尤以头痛连齿者功用颇佳。若用治牙痛,属寒者,可配以白芷;属热者,配以石膏同用,为用治牙痛之要药。用治风湿痹痛,常配伍独活、防风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3.宣通鼻窍(鼻塞不通,鼻渊) 用治鼻病及头痛,常与白芷、辛夷等药同用。其辛散温通,芳香透达,既能发散风邪,又能通鼻窍及止头痛,为用治鼻渊之良药。4.温肺化饮(肺寒咳喘证) 用治外感风寒,痰饮内停,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等,常与发散风寒、温肺止咳的麻黄、干姜等药同用,如小青龙汤;若遇寒痰停饮犯肺、咳嗽胸满、气逆喘急的,常与茯苓、干姜等药同用,如苓甘五味姜辛汤。其特点是外散风寒,内化痰饮。 细辛图片

  • 咸虾花

    功效:清热利湿,散瘀消肿,发表散寒。

  • 香椿子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

  • 香茅

    功效:可化痰,祛风化湿,消肿止痛,止咳平喘,疏风解表,祛瘀通络,散寒利湿;

  • 香薷

    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水肿,小便不利。用法用量:3~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发汗解表,解暑化湿,利尿消肿。1.化湿解暑(暑湿病证) 用治夏季贪凉、饮冷或感受暑湿而致的畏寒、发热、头痛、无汗或腹痛、吐泻等症,常配厚朴、扁豆等同用,如香薷饮。本品气味芳香,外祛暑邪而解表,内化湿浊而和中,为祛暑解表之要药,主治阴暑证。2.发散风寒(风寒感冒,湿阻中焦证) 用治暑季外感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荅腻,或恶心呕吐、腹泻等症,以夏季多用。李时珍说:“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本品能散风寒,但力量较弱,又因气味难闻,故临证应用并不多。3.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用治水肿兼有外感表证的风水水肿,常与白术同用,如薷术丸。其利水消肿功用与麻黄极为相似,既可发汗以散肌表水湿,又可宣肺气启上源以通畅水道。主要因其能散表邪,故可用治腰以上的病症。 香薷图片

  • 小巢菜

    功效:解表,活血,清热利湿,调经止血。

  • 小过路黄

    功效:祛风散寒,止咳化痰,消积解毒。

  • 小蓑衣藤

    功效:发表,止痛,祛风湿,行气活血。

  • 小叶桑

    功效:清热解表。

  • 血人参

    功效:活血,化痰,利湿,止痛,清热解表。

  • 野葱

    功效:发汗,散寒,消肿,健胃。

  • 鸭儿芹根

    功效:发表散寒,止咳化痰,活血止痛。

  • 鸭儿芹果

    功效:消积顺气。

  • 芫荽

    功效:可凉血,解表,解毒,祛风,透疹,健胃,消食;用于麻疹不透,感冒无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胸满闷,脱肛,野菌中毒,胃寒胀痛等症。全草:味辛,性微温。种子:味辛酸,性平。入肺、脾、胃经。

  • 野升麻

    功效:散风,解毒,升阳,透疹。

  • 野苏麻

    功效:解表散寒。

  • 云实蛀虫

    功效:益气,透疹,消疳。

  • 芸香草

    功效:可解表,利湿,平喘,止咳,杀虫,解毒,清热祛风,活血通络,散瘀消肿;用于伤暑感冒,淋病,小儿惊风,跌打损伤,妇女闭经,月经不调,皮肤湿疹,痈疮肿毒,虫蛇咬伤,风湿筋骨酸痛,慢性气管炎等症。

  • 珍珠风子

    功效:为儿科伤寒发表药。

  • 枝儿条

    功效:解表散寒。

  • 竹叶防风

    功效:解表,祛风,胜湿。

  • 砖子苗

    功效:止咳化痰,祛风解表,宣肺,调经。

  • 枳具子

    功效:止渴除烦,消湿热,解酒毒。

  • 迎春花

    功效:发汗,利尿,活血解毒,解热利尿。

  • 迎山红

    功效:解表,清肺,止咳。

  • 柚树寄生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清热解毒,化瘀止咳。

  • 游草

    功效:利小便,解表散寒,通络止痛。

  • 鱼香草

    功效:祛风,解毒,和胃,润肤,散风热,消肿毒。

  • 紫苏叶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用法用量:5~10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可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等症。1、止血紫苏对血管有短暂的收缩作用,还能促进血小板凝集,促进血小板血栓的形成,起到止血的效果。2、解毒紫苏对各种鱼蟹引起的中毒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抗过敏据检测,紫苏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铁等,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使免疫功能正常发挥的作用,有缓和过敏性皮炎、花粉症等过敏反应的效果。 紫苏叶图片

  • 一箭球

    功效:疏风,宣肺止咳,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杀虫截疟。

  • 野花生

    功效:清热,祛风散热,清肝明目。

  • 野黄皮

    功效:疏风理气,除湿和瘀。

  • 银线草

    功效:散寒,祛风,行瘀,解毒。

  • 秧青

    功效:祛风解表,理气消积。

  • 樱桃核

    功效:透疹,解毒。

  • 樱桃水

    功效:治疹发不出,冻疮,汤火伤。

  • 巴茅果

    功效:顺气,发表,除瘀。

  • 香花菜

    功效:疏风,理气,止痛。

  • 香菊

    功效:治风寒感冒,痈疽,疔疮。

  • 五味草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 香樟果

    功效:解表,退热,解毒。

  • 小芸木

    功效:疏风,祛湿,温中,散瘀。

  • 西河柳

    功效:发表透疹,祛风除湿,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用法用量:3~6g。外用适量,煎汤擦洗。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可解表,透疹,散风热;用于麻疹不透,感冒,风湿关节痛,小便不利等症;外用于风疹瘙痒,煎水洗。

  • 鸭脚木皮

    功效: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 乌骚风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 细叶桉叶

    功效:

  • 小败火草

    功效:祛风散热,解毒消肿,止痛。

  • 无患树蔃

    功效:宣肺止咳,解毒化湿。

  • 狭叶败酱

    功效:散寒,燥湿。

  • 万年松

    功效:活络祛瘀,透疹解毒。

  • 万丈深茎叶

    功效:发汗解表。

  • 水朝阳

    功效:解表,化痰,止咳平喘,软坚消痰,散满止呕。

  • 天青地白

    功效:解表,明目,利尿,疏风清热。

  • 酸水草

    功效:渗湿解表,祛风利湿。

  • 生姜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用法用量:3~10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毒、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润肺止咳。1.温胃止呕(胃寒呕吐) 用治胃寒呕吐,单独应用即能获效,经配伍后可用治多种呕吐。若虚呕者,可配伍党参、甘草等;热呕者,可配以竹茹、黄连等;痰饮呕吐,常与半夏同用,既可增强和中止呕之效,又可降低半夏的副作用,如小半夏汤。对于胃寒呕吐者最为合适。为“呕家圣药”。2.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用治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恶寒、咳嗽等症,常配以荆芥、防风等,如荆防败毒散;用治外感轻症,可单用煎汤或加红糖调服。还可用作预防感冒,亦可作为发汗解表剂中的辅助用药,如桂枝汤。本品其性温和,一般不作解表类的主要药物。3.解毒(鱼蟹中毒及生半夏、生南星中毒) 用治过食鱼蟹所致呕吐、腹痛等,可在烹调鱼、蟹等时,配用生姜以解毒;若误服半夏、天南星发生中毒,见喉舌麻痹者,可用生姜煎汤饮服。4.镇痛杀虫(诸痛证及百虫入耳) 用治肠疝痛、头痛、跌仆损伤疼痛、牙齿痛、蛇虫咬伤、百虫人耳。5、促消化姜所含的姜辣素能刺激舌头上的味觉神经,也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可以增进食欲。姜的挥发油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6、解毒杀菌生姜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因此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7、减轻晕车晕船生姜中的烯、酮类化合物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晕车晕船的人在肚脐处放一片生姜,可大大减轻头晕、恶心的症状。8、抗衰老人体在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生理功能时,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氧自由基,促使机体发生癌症和衰老。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所以,吃姜能抗衰老。

  • 生藤

    功效:解表温中,祛风通络,祛风散寒。

  • 山麻黄

    功效:健脾,解表,平喘,利水,止呕。

  • 山五味子

    功效:解表,清热,解毒,止咳。

  • 山一笼鸡

    功效:发汗解表,清肺止咳,利湿解毒。

  • 涩草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 沙前胡

    功效:解表,清热,解毒,祛痰,止痛,镇咳。

  • 山芝麻

    功效:止咳,解表清热,消肿解毒。

  • 山薄荷

    功效:疏风解表,祛寒除湿,散瘀止痛。

  • 青箭杆草

    功效:发汗解表,理气,止痛。

  • 泡花子

    功效:散寒清热,解表。

  • 母菊

    功效: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祛风湿。

  • 牛蒡

    功效:可散风热,消毒肿;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咳嗽、热毒而肿、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症瘕积块、痈疖恶疮、痔疮脱肛等症。

  • 牛蒡根

    功效:祛风热,消肿毒。

  • 牛蒡茎叶

    功效:清热除烦,消肿止痛。

  • 牡荆根

    功效:祛风解表,除湿止痛。

  • 牡荆茎

    功效:祛风解表,消肿止痛。

  • 绿豆升麻

    功效:驱风解表,清热镇咳。

  • 蔓荆子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1.清利头目(目赤肿痛) 用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耳鸣、耳聋等,可与补气升阳药黄芪、升麻等同用,如益气聪明汤;用治风热上攻,目赤肿痛,目昏多泪等,常与菊花、刺蒺藜等祛风明目药同用。本品性善走上,民间素有“诸子皆降,唯蔓荆子独升”之说。 2.疏散风热(风热表证) 用治风热表证,症见头晕、头痛属轻症者,可配伍薄荷、菊花等,如菊花茶调散。若风邪上攻之偏头痛,又常与川芎、白芷等祛风止痛药同用。本品解表之力较弱,多只作为辅助药使用。 此外,还可用治风湿痹痛,如羌活胜湿汤。 蔓荆子图片

  • 麻黄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用法用量:2~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发汗解表。麻黄为发表散邪第一要药,但是元气虚及四肢无力者不能使用,否则会发汗不止,损伤元气。春分前后,人体元府(腠理、毛孔)大开,麻黄要酌情减量;夏至前后,肌肤开泄,人大多气虚,不可太发汗。用于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脉浮紧等症状。 宣肺平喘。据清代医学典籍《本草正义》记载,麻黄清轻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散风寒而平喘,用于风寒感冒、气热息粗、胸闷喘咳、支气管咳嗽等症。 利水消肿。麻黄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用于水肿而兼表证,如全身浮肿、小便不利、目赤肿痛等。 散阴疽,消症结。麻黄温散寒邪,与其他中药如熟地、肉桂、白芥子等配伍可用于风湿痹痛、皮下肿块、皮肤瘙痒、皮肤毒疮、毛囊炎等症。 1.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用治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常与桂枝等配伍,如麻黄汤。麻黄发汗力很强,性温而散寒,为临证解表发汗之要药。2.宣肺平喘(喘咳证) 用治肺气壅遏所致之喘咳证时,多与杏仁等配伍,如三拗汤;若为外寒内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者,则常与干姜、细辛等同用,如小青龙汤;若为肺热喘咳,可与石膏、甘草等同用,如麻杏石甘汤。其宣畅肺气作用较强,乃用治喘咳之要药。3.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用治水肿兼有表证时,常与白术、生姜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并常配伍附子,水煎趁热服下,以汗出为度。其辛散功效,在上有宣通肺气之功;在下走膀胱而利水,能宣能降是其主要特点。4.散寒通滞 用治风湿痹痛及痰核、阴疽等病症。5.宣肺走表 用治荨麻疹等皮肤病,常配伍防风、蝉蜕、蚕沙、生地黄等同用。 麻黄图片

  • 麻叶绣球果

    功效:理气和中。

  • 梨木皮

    功效:清热解毒。

  • 六月寒

    功效: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 马齿苋子

    功效:清肝明目。

  • 马刀肉

    功效:清热,明目。

  • 韭叶芸香草

    功效:解表,利湿,止咳平喘。

  • 荆芥

    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用法用量:5~10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表,透疹、祛风、止血,散风寒。1.发散风寒(风寒、风热证) 用治风寒表证,如头痛、身痛等症,配以防风、羌活等药,如荆防败毒散;用治风热感冒,配以薄荷、 金银花等,如银翘散。本品药性平和,微温而不燥,芳香轻扬,有疏散风邪之长。2.透散疹毒(麻疹不透) 用治麻疹透发不畅,常配伍薄荷、蝉蜕等同用。善透散疹毒,可直接促使疹毒外透,其祛风解表之功,亦有助于透疹。3.止痒(皮肤瘙痒) 用治皮肤瘙痒症,常与蝉蜕、防风等药同用,如消风散。本品因能祛风,故止痒疗效颇佳。4.止血(出血证) 如用以治吐衄、便血、崩漏等,多配以其他止血药同用。用治止血时,则须炒炭。5.其他 还有促使疮肿消散的作用,用治疮肿初起而有表证者,常与防风、金银花等药同用。荆芥图片

  • 苦葛根

    功效:清热,透疹,生津止渴。

  • 苦葛花

    功效:解毒止血。

  • 蒺藜苗

    功效:

  • 黄皮叶

    功效:疏风解表,除痰行气,止痛退热。

  • 黄细辛

    功效:消炎,镇痛,止血,活血,消肿,温经散寒。

  • 黄香薷

    功效:清暑热,利小便,除胸满,理烦渴。

  • 假荆芥

    功效:解热,透疹,散瘀消肿,祛风发汗,止血止痛。

  • 黄豆

    功效: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 黄独零余子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散结解毒。

  • 牡荆叶

    功效:祛痰,止咳,平喘。用于咳嗽痰多。用法用量:鲜用,供提取牡荆油用。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毒祛痰,止咳平喘。

  • 牛蒡子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用法用量:6~12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1.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 用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发热、咽喉肿痛等症,常与薄荷、金银花等同用,如银翘散;用治风热咳嗽、痰多不畅者,常与桑叶、桔梗等同用。本品发散力不及薄荷大。2.透疹止痒(麻疹不透,皮肤瘙痒) 用治热毒内盛而致麻疹不透或透而复隐,常与薄荷、蝉蜕等同用。也用治皮肤瘙痒症。3.利咽散结(咽喉肿痛) 用治风热或热毒所致咽喉肿痛症,常配薄荷、桔梗等同用。其清利咽喉的功用并不很强。4.清热解毒(热毒疮疡,痄腮) 用治头面部热毒病症,如疮疡肿痛、痄腮等,常配伍连翘、板蓝根等同用,如普济消毒饮。5.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用治火毒内结所致大便不通,可与清热、泻下通便药同用。因其富含油脂,能濡润大肠,通导大便。 牛蒡子图片炒牛蒡子图片

  • 升麻

    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用法用量:3~10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发汗、解表、透疹、解毒、补气升阳、升提中气。1.升举阳气(中气下陷证) 用治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症见脘腹重坠作胀、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肾下垂等脏器脱垂,多与黄芪、柴胡等药同用,如补中益气汤。本品升提功用颇佳,能引脾胃清阳之气上升。2.透发疹毒(麻疹不透证) 用治麻疹初起,外有风热,内有热毒,疹点透发不畅等,常与葛根相须为用,如升麻葛根汤。3.疏散风热(外感表证) 用治外感发热,不论风寒、风热,皆可使用。因具有升散特性,且发表力较弱,故解表方中不作为主药使用。4.清热解毒(齿痛口疮,咽喉肿毒,温毒发斑) 用治热毒所致口疮等多种病症,常配黄连、石膏同用,如清胃散。本品尤善清解阳明热毒,凡头面部热毒疾患,可作为首选药物。 升麻图片

  • 旱菜

    功效:清热利尿,活血通经,镇咳化痰,健胃理气,解毒。

  • 广东升麻

    功效:散风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 红升麻根

    功效:解表退热。

  • 辛夷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用法用量:3~10g。外用适量。——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通鼻窍、发散风寒。1.宣通鼻窍(鼻塞不通证) 用治鼻渊、鼻塞流涕、不闻香臭等。本品芳香通窍,性善上达,为用治多种鼻病、头痛之要药。2.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用治外感兼有鼻塞、流涕等症。用治外感风寒、肺窍郁闭、恶寒发热、鼻塞头痛时,常与苍耳子、白芷等药同用。风热感冒而鼻塞头痛者,于疏散风热药中,酌加本品,以增强通鼻窍及散表邪之力。但解表力却较弱。 辛夷图片

  • 桂枝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用法用量:3~10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发汗,解表,通经,通络,助阳化气。1.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用治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而不畅等。桂枝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皆可使用。风寒表虚,营卫不和而自汗出,配以白芍同用,如桂枝汤。若表实无汗,常配合麻黄同用,以增强发汗之力,如麻黄汤。 其发汗功效较麻黄缓和。2.通阳化气(心脾阳虚证) 用治脾阳不运,水湿内停之痰饮、眩晕,与白术、茯苓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用治心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疼痛,如枳实薤白桂枝汤;若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水肿等,则常与茯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3.温经通脉(风寒湿痹、寒凝血瘀证) 用治血寒经闭、月经不调、痛经及癥瘕等病症,如温经汤。用治风寒痹证,以上肢及肩臂痹痛为主。 桂枝图片

  • 筀笋

    功效:透疹,解毒。

  • 吊灯笼

    功效:疏风发表,除湿止泻。

  • 倒扣草

    功效:清热,解表,利水,活血。

  • 萼果香薷

    功效:发汗,解暑,利湿,行水。

  • 大头陈

    功效:宣表和中,疏风解表,化湿消滞。

  • 大发汗

    功效:发汗解表,除风祛湿。

  • 蝉蜕

    功效: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瘆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用法用量:3~6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表、利咽、透疹、退翳、散风热。1.透疹止痒(麻疹未透,风疹瘙痒证) 用治风热束表之皮肤瘙痒症,常与荆芥、防风等药同用,如消风散;用治风热外束,麻疹不透等,可与牛蒡子、升麻等散风透疹药同用。2.祛风解痉(肝风内动证) 用治小儿惊风及破伤风、小儿夜啼等,单用或与全蝎等配伍使用。既可祛除外风,又能熄灭内风。3.利咽开音(咽痛音哑) 用治风热或肺热所致的声音嘶哑、 咽喉肿痛,与薄荷、牛蒡子等同用。本品乃开音之要药。4.退翳明目(目赤翳障) 用治肝经风热所致目赤肿痛、眼生翳障,常配以菊花、决明子等同用。5.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 用治外感风热、发热咳嗽以及温病初起等,常配以薄荷、连翘等同用。其疏散功用较弱,一般不作解表药使用。 蝉蜕图片

  • 秤杆草

    功效:透麻疹,发表散寒。

  • 薄荷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用法用量:3~6g,后下。——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毒、解表、止痛、辟秽、清利咽喉、疏肝行气、解热发汗、祛风止咳、消肿止痒。1.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卫分证) 用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等症,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如银翘散。其辛散之性较强,气味芳香透邪,乃疏散风热之要药,具有较强的发汗功用。2.清利头目(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证) 用治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等,常配合菊花、牛蒡子等药同用。其味芳香通窍,轻扬升浮,具有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而利咽喉的功用。3.透疹止痒(麻疹不透,皮肤瘙痒) 用治麻疹透发不畅,常与荆芥、蝉蜕等同用;用治皮肤瘙痒症,可用其煎水外洗。4.疏肝解郁(肝气郁滞证) 用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胸闷、胁痛、月经不调等症,常配以柴胡、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5.其他 本品气味芳香,兼能化湿和中,可用治夏季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6.杀菌薄荷有较强的杀菌抗菌作用,常喝薄荷制剂能预防病毒性感冒、口腔疾病,使口气清新。用薄荷茶汁漱口,可以预防口臭。7.健胃薄荷对味觉神经和嗅觉神经有兴奋作用。它对口腔黏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口腔流涎、增进食欲、增加胃黏膜的供血量、 改进消化功能。有益于治疗食积不化,解除胃脘涨滞感觉。8.祛风薄荷在肠道内有较好的驱风作用,能减轻肠充气、延缓肠肌蠕动,具有减缓肠疝痛的作用。9.解除眼病薄荷有“眼睛草”的别称,可用于治疗眼疾。拿泡过茶的叶片敷在眼睛上会感觉到清凉,能解除眼睛疲劳。 薄荷图片

  • 大黑头草

    功效:祛风散寒,解热止痛。

  • 半边苏

    功效:祛风发表,止血调经,消肿解毒。

  • 白升麻

    功效:升阳,清热解表,疏风清热,消瘀止痛。

  • 白芷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用法用量:3~10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解表,散寒,止痛,止带,通鼻窍,祛风燥湿,消肿拔脓。1.祛风止痛(头痛、牙痛) 用治头痛、眉棱骨痛,证属风寒者单用有效,如都梁丸;亦可配合川芎等,如川芎茶调散。本品有“阳明引经药”之称,对于前额、眉棱骨疼痛以及牙龈肿痛者,则经常使用。2.发散风寒(风寒表证) 用治外感风寒头痛或伴有鼻塞、流涕等症,常与羌活、细辛等配伍应用,如九味羌活汤。本品温散,发散风寒之力较为温和。3.宣通鼻窍(鼻塞不通) 用治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等,为用治鼻渊之要药,可配以苍耳子、辛夷花等。其芳香以通窍,为用治头面诸疾之常用药物。4.活血排脓(疮疡) 用治疮疡肿痛,可配以金银花、穿山甲等同用,如仙方活命饮;若属乳痈初起,可配伍蒲公英、瓜蒌等同用。白芷具有促使痈疡消散或溃破的作用。5.燥湿止带(带下) 用治寒湿白带证,常配以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属湿热带下者,可配伍黄柏、车前子等同用。因本品芳香温燥,具有除湿的功用,但以用治寒湿带下证常用。6.其他本品还具有解蛇毒或止痒的作用,可用治毒蛇咬伤及皮肤风湿瘙痒症。7.散风、祛寒、燥湿和止痛白芷含有当归素、白当归素、氧化前胡素、珊瑚菜素及一种类当归酸的有机酸等成分,有散风、祛寒、燥湿和止痛的作用。8.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白芷图片

  • 牛至

    功效:清暑解表,利湿消肿。

  • 一枝黄花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用于喉痹,乳蛾 ,咽喉肿痛,疮疖肿毒,风热感冒。用法用量:9~15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可疏风,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头痛,咽喉肿痛,黄疸,风热感冒,肺热咳嗽,喉痹,乳蛾,疮疖肿毒,百日咳,小儿惊风,跌打损伤,痈肿发背,鹅掌风等症。

  • 紫苏梗

    功效: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用法用量:5~10g。——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可理气,解郁,止痛,安胎;用于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等症。 紫苏梗图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

(0)

相关推荐

  • 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的功效总结

    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的功效总结

  • 中药术语解中医入门基础.doc

    中药功效术语简释 按本书之药物分类,将有关功效术语作简要解释.有些功效涉及几类药物,置于此功效较为多见的类别中.术语均以粗黑体标出以醒目.排列次序:以本类主要功效在前,相关功效次之,其他功效在后. 1 ...

  • 柴胡是一个疏肝药,或者解表药。柴胡有帮助...

    柴胡是一个疏肝药,或者解表药.柴胡有帮助肝气,疏泄气机的作用:也可以帮助身体,来驱赶外邪.柴胡这两个作用的背后,都藏着一个更深层的动力,就是能激发和鼓舞肝气.换句话说,柴胡能补肝气. 柴胡补肝气,不像 ...

  • 羌活不仅仅是一味解表药,它辛散宣通,上下内外皆可行之

    羌活上下内外皆可行之 <本经>:说羌活"性温,味苦.甘.辛,无毒.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止痫痉,女子疝瘕.久服轻身耐老." 风寒湿邪,束于肌表,闭塞腠理,导致恶寒 ...

  • 辛凉解表药——柴胡【性能特点】苦、...

    辛凉解表药--柴胡 [性能特点] 苦.辛,微寒.为肝胆经之主药 [功效主治] ·解表褪热:感冒高热,邪在少阳寒热往来 ·疏肝解郁:肝郁气结,胁肋作痛,月经不调,痛经 ·升举阳气:气虚下陷所致久泻脱肛. ...

  • 石膏汤也还好记,石膏为君 外配合解表药...

    石膏汤也还好记,石膏为君 外配合解表药麻黄 豆豉发汗解表,内配合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泻火解毒. 主治肯定是外表未解,里热炽盛之证.

  • 风药解表药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苏叶.白芷.桂枝.辛夷.苍耳子等,不能只是把它看做解表药来用.他们还有升阳气的作用.比如春季肝胆气不足,升发不畅,就容易出现胸闷,憋闷,头晕,目眩,颈项部不适,乃至疲劳乏力, ...

  • 中药学—解表药

    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 发散风寒药 麻黄 性能: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 1.     风寒感冒.本品发汗力强,为发汗解表之要 ...

  • 22考研||中药 解表药

    主入肺.膀胱经.(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疮疡日久,淋证,失血虽有表证,也要慎用) (一)发散风寒药  1.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桂相配治疗风寒表证] 2.桂枝:发汗解肌.温 ...

  • 桂枝在中药学中被列于解表药中,认为性温而...

    桂枝在中药学中被列于解表药中,认为性温而归心.肺.膀胱经.以此解释经方用药,似乎不够妥帖,<长沙药解>言:"桂枝,味甘.辛,气香,性温.入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入肝家而行血分, ...

  • 中医药知识宣传——表邪、表证、解表法、解表药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1.表邪,即在表的邪气.外感六淫之邪,多从口鼻或皮毛侵入,其停留于浅表部位时称表邪. 2.表证:所谓"表"是指肌表,表证是指病变部位在体表,病情较浅. ...

  • 中药考点||解表药功效汇总!

    中药考点||解表药功效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