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能用哪些药代替吗

最近我在想关于附子的替代问题,特别是上班族对于附子久煎费时的抱怨较大。可是附子有毒,一般用到10克以上,我都要嘱咐先煎一个小时左右,以确保安全无事。那么,有没有毒性小且作用相当的药能替代附子呢?
附子是中药四大主药(人参、石膏、大黄、附子)之一,其性刚雄,大辛大热。

通行十二经,温五脏之阳,具有回阳救逆、温肾化气、温里助阳、逐寒止痛等功效。

主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风寒湿搏,阴疽疮疡等。
韩飞霞在《医通》中说:“附子回阳,霸功赫奕。”而且附子通行十二经,表里上下,身体所有阳气不到的地方,附子皆可到达,所以附子是火神派的常用之品,温阳一般都离不开附子,火神派始祖郑钦安先生对于阴证,无论吐血、便血、尿血、喉蛾、失眠、牙痛、口臭、便秘,概投以附子、干姜之类,效如桴鼓。
附子的替代之品亦必须有良好的温阳作用才行,而且总体功效要和附子类似,我想到了经方中常用的三味平和的温阳药——干姜、炙甘草、肉桂。

干姜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效。

常用于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及阳虚吐、衄、下血等。
《药性论》赞其曰:“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干姜可“开五脏六腑”,可见其钻透之性并不弱。

都说干姜守而不走,但其实干姜归脾、胃、肾、心、肺经,不但入守中焦脾胃,还上可达心肺,下可达肾脏,能温补三焦之阳气。如果辅以炙甘草,更可温通行于十二经。

《证治要诀》云:“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桂则补命门。”由此可见,干姜之热亦不可小觑。

临床上要回阳救逆,如附子需久煎来不及之时,可用干姜、炙甘草代替之。
甘草,《本草分经》曰:“味甘,通行十二经,解百药毒,生用气平,补脾胃、泻心火而生肺金;炙用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入和剂则补益,入汗剂则解肌,入凉剂则泻热,入峻剂则缓急,入润剂则养血,能协和诸药,使之不争。头涌吐,消上部肿毒;梢达茎中。”

甘草和附子一样,都具有通行十二经的作用,二者很有“夫唱妇随”的意味。

附子具有引导之性,是其主导;而甘草则是从属之性,具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属性。

肉桂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的功效。

《日华子本草》曰:“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癥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
更关键的是肉桂可助心火、补心阳,亦可助膀胱气化。《医学读书记》曰:“心、肺、脾、胆、胃、肝、肾之能变化出入者,皆禀心之君火以为主。”心的气化正常,则十二脏皆安。

干姜、炙甘草、肉桂三味药性温和,无毒,亦不用久煎,可以作为附子的理想代替之品。

如要取其温阳效捷,炙甘草亦可不用。这个代替是从整体来考虑的。此外,还可依据五脏来选择替代品。
何绍奇先生在《朱良春用药经验集》“附子温五脏之阳,要善用,不可滥用”一文中提到“附子之功,在于温五脏之阳”,并指出附子可“强心,温心阳,温肾阳,温脾阳,温肺阳及肝阳”。强心,温心阳可以用桂枝、红参、木香来代替;温肾阳可以用补骨脂、仙茅、沉香来代替;温脾阳可以用红参、干姜、砂仁来代替;温肺阳可以用干姜、炙甘草、麻黄来代替;温肝阳可以用当归、肉桂、香附来代替。

因为附子又能通行十二经,所以亦可以从十二经来考虑其替代品。

手少阴心经:独活、石菖蒲、龙眼肉等代替;
手厥阴心包经:川芎、乌药、肉桂等代替;
手太阳小肠经:羌活、茴香、炙甘草等代替;
足厥阴肝经:青皮、肉桂、当归等代替;
足少阳胆经:川芎、陈皮、当归等代替;
足太阴脾经:麻黄、丁香、红参等代替;
足阳明胃经:白芷、半夏、白术等代替;
手太阴肺经:葱白、藿香、紫菀等代替;
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吴茱萸、肉豆蔻等代替;
足少阴肾经:肉桂、沉香、淫羊藿代替;
足太阳膀胱经:羌活、砂仁、益智仁等代替;
手少阳三焦经:川芎、厚朴、红参等代替。
· 完 · 
温 馨 提 示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0)

相关推荐

  • 中医儿科学——慢惊风脾肾阳衰——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阴阳解析

    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阴阳解析 慢惊风脾肾阳衰证候: 精神萎靡,昏睡露睛,面白无华或灰滞,口鼻气冷,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溲清便溏,手足蠕动震颤,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 治法: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药 ...

  • 脾胃虚寒证,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5种“理...

    脾胃虚寒证,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5种"理中丸"如何用? 脾胃虚寒证的表现症状为脘腹疼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或阳虚失血,出月不多,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

  • 附子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 iD 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 [处方用名]盐附子.制附子 ...

  • 中医内科学——黄疸寒湿阻遏——茵陈术附汤——阴阳解析

    茵陈术附汤--阴阳解析 黄疸寒湿阻遏证候: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脘腹痞胀,纳谷减少,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 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代表方剂:茵陈术附汤加减 ...

  • 附子与19味药的药对

    药对名称: 大黄.附子性味: 大黄:苦.寒.附子:辛甘.热.有毒.归经: 大黄:归胃.大肠.肝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 主治: 1. ...

  • 【黎崇裕:附子的替代三药--干姜、炙甘草、肉桂】

    附子是中药四大主药(人参.石膏.大黄.附子)之一,其性刚雄,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温五脏之阳,具有回阳救逆.温肾化气.温里助阳.逐寒止痛等功效.主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久痢 ...

  • 前人对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的应用都比较...

    前人对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的应用都比较谨慎,如麻黄易于发汗亡阳,附子毒性明显,"细辛不过钱,过钱胜人言'(即胜过砒霜之毒,人言者,信也),经过临床实践反复应用,才对它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我 ...

  • 附子有剧毒,煎药有玄机,从《老中医》的附子风波说起

    汤小虎 主任医师,教授 就职于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省高校中医防治风湿病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今年春节期间热播的电视剧<老中医>,涉及很多中医知识,其中一个关于附子引发的风波让我记忆犹新.剧中 ...

  • 明代张景岳把人参、熟地、附子、大黄称为药...

    明代张景岳把人参.熟地.附子.大黄称为药中四维. 张景岳认为,病重必用这四种药才行,如果用些普通平和的药,可能就会耽误病.张景岳在书中写道:"病而至于可畏,势非庸庸所济者,非此四物不可.设若 ...

  • 附子与多种寒凉药的临床运用

    附子与多种寒凉药的临床运用 作者/何毅 附子味辛性热,为温阳驱寒之主药.本品与干姜.肉桂同用,能增强温阳驱寒之功:与麻黄.细辛同用,以达温阳解表之力.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属常规现象.然而附子与寒凉 ...

  • 制附子和黑附子是一种药吗?

    ,是一种药,制附子和黑附子的区别是炮制方法不同而命名不同, 1.制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经盐渍.水漂. ...

  • 附子与乌梅等药合用治疗胆道蛔虫症

    附子与多种寒凉药的临床运用 作者/何毅 附子味辛性热,为温阳驱寒之主药.本品与干姜.肉桂同用,能增强温阳驱寒之功:与麻黄.细辛同用,以达温阳解表之力.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属常规现象.然而附子与寒凉 ...

  • 附子与茵陈等药合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附子与多种寒凉药的临床运用 作者/何毅 附子味辛性热,为温阳驱寒之主药.本品与干姜.肉桂同用,能增强温阳驱寒之功:与麻黄.细辛同用,以达温阳解表之力.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属常规现象.然而附子与寒凉 ...

  • 附子与滑石等药合用治疗小便不利

    附子与多种寒凉药的临床运用 作者/何毅 附子味辛性热,为温阳驱寒之主药.本品与干姜.肉桂同用,能增强温阳驱寒之功:与麻黄.细辛同用,以达温阳解表之力.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属常规现象.然而附子与寒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