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小品
肖旭
近些年文艺舞台上出现了戏剧小品。“小品”,本来是一种进行文学艺术专业训练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诸如,文学创作的小品文,美术的速写小品,声乐、器乐、作曲的小品练习,戏剧院校表演艺术技巧基础训练的小品,等等。
戏剧小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进入舞台以及电视屏幕,形成一种独特的品种,正在丰富、提高、发展,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赵本山、黄宏等春节晚会上的“小品”火起来之后,一些相声演员如冯巩等也改演小品了,将“小品”推上了戏剧影视表演的高峰。小品既博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欣赏,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又一创造和贡献。顾名思义,戏剧小品则必然不是一出完整的戏剧,也不是独幕剧,有人将它划在“短剧与曲艺之间”。实际它是社会生活的断片或瞬间所构成的具有戏剧性的情境。
因此,它要在“小”字上集中、提炼、浓缩、突出,不宜枝蔓、求全。又因为它是正在探索、尝试、发展过程中的新品种,更不要过早给它下定义;还需要在更多的艺术实践中,继续寻求、发挥、创造戏剧小品的多功能特点。戏剧小品,既称“小品”,则必然是短小、集中、精湛、灵活。无论在生活素材和风格体裁方面,都会是丰富多彩的并具有“品味”。
被誉为“小品大王”的赵本山,连续十多年没间断过上“春晚”。民间一度流行一种说法,“小品始于陈(陈佩斯),火于赵(赵本山)”。赵本山以其平民化的形象和对东北农村生活的独到理解,演绎出了一系列经典小品,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喜剧形象,它的小品属“下里巴人”之列,但却粗而不俗,让人笑过之后,还可品味生活,体受真情。这正是赵本山小品的魅力所在。
戏剧小品是艺术的快餐。它以其短小、快捷、轻松、愉快而为观众所喜爱。如果将其发展成玩闹、浅薄、滑稽、庸俗,那是在走下坡路,自寻短路。赵本山小品再这样“粗俗”走下去,就有被淘汰之危险。我们所提倡和欣赏的是格调高、情趣浓、意蕴深的小品,我们所喜爱的是轻松、幽默、富有想象力的小品。同样,小品又是演员表演的艺术,是吃功夫的艺术。长春话剧院郑坤范,一个人面对观众不动声色地讲了12分钟废话。这废话不“废”,使观众获得深刻启迪,如果没有嘴皮子功夫,没有深刻的意蕴,那是抓不住观众的。
喜剧小品多具小、笑、晓的特征。
说“小”,是指剧本儿多从小事入手,以小人物为主角,因而更易接近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主题常常是以小见大,赋予人们一种审美理想;演出形式小巧灵便,制作迅速、周期短,能满足人们快节奏的需求。
说“笑”,它常能使你忍俊含笑、开口大笑、笑得前仰后合。“笑”不受年龄、职业的限制,笑能获得广大的审美群。
说“晓”,是说它晓畅明白、通俗易懂,常常寓庄于谐,在说笑打闹中使人受到教育、熏陶。
文/肖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