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小楷《桃花源记》,清秀温雅,笔笔精致,可作法书临习

小楷形成于魏晋,发展于南北朝,成熟于盛唐时期,早期小楷体势微扁,时带波捺,富有较浓的隶意。 在书法史上出现了众多的小楷高手,文征明就是其中一位。

文征明(公元1470—1559),名壁,字征明,号衡山居士,曾授翰林待诏,故世又称文待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其书被誉为以“明朝第一”,尤以小楷名动海内,犹能作蝇头细书,文征明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小楷作品,如《老子列传》、《琴赋》、《离骚九歌》、《赤壁赋》、《桃花源记》等。

文征明早期小楷(50岁前)泛学众家,风格多样, 学欧得其劲健,师法智永得其圆润,学东坡得其豪迈,学山谷得其疏放, 在摸索中不断前进,用笔尖利外露,较多棱角,但能牢守法度。

中期小楷(50-80岁)为风格渐成的时期,少波磔,多温润。一面受“台阁”时风的影响尚工整,一面受欧体影响,严谨劲健。

晚期小楷(80-90岁)回归晋唐,主宗二王,在对“法”的实践认识中升华,用笔从板滞工整趋于超逸灵动,章法布白由紧密峻峭趋于宽展舒和,于方正平稳中寓多变体势,达到炉火纯青,人书俱老的最高境界,温润精良的文氏书风至此独立与成熟。

文征明小楷《桃花源记》及桃花源诗碑刻,拓片出自嘉庆九年( 1804 ),由袁治奉圣旨摹勒,有两种版本存世。

小楷《桃花源记》法度严谨,结字平正寓奇,富有姿态,尽显清秀温雅,不仅精细工整、法度严谨纯熟,且笔锋劲秀、风格俊雅。点画波捺之间,使转运行之际,笔笔有自,处处见法。

有人认为文征明小楷和晋人相比,觉其法度有余,神气不足。历代评书,对他的小楷不足之处集中在起笔太尖这一方面,其实文征明的小楷善用侧锋正说明他灵活的一面。

【后人评说】

明周之士评文征明书法曰:“国朝书家,自京兆而后,当推征仲擅代,楷法出之右军,圆劲古淡,雅不落宋齐蹊迳,法韵两胜人也”。

陈日斋《珊纲一隅》中评曰:“小楷书极不易工,晋惟右军父子,唐惟虞褚,钟绍京,宋代无人,元则赵松雪,俞紫芝,明则文衡山,薛明益,可称专门”。

梁巘评曰:“文衡山书方整遒劲,力追唐人。晚年始一意永师,求之圆润,而神韵蕴藉矣”。

文征明连续九次乡试未中,一生最高学历就是个秀才。很多人都不看好他,除了他的父亲。他父亲安慰他说:“儿幸晚成,无害也”。

文征明性缓、沉静、温厚,他一生沉迷于青灯黄卷,平和典雅是文征明一贯的书法风格,这与他本人心性的谨严与认真,坚守儒家中和温柔的审美风范有关。文征明对古典书法的全面回归与继承是继赵子昂之后的第一人,故清代梁巘说“文书整齐,少嫌单弱,而温雅圆和,自属有养之品”。正因为这种温厚的性格,文征明一直活到89岁,这在古代算是高寿。

明人冯梦龙说:“人有早成,也有晚达。早成者未必成,晚达者未必不达”。这是对三世报恩的老门生所发议论,却也像是对唐伯虎和文征明人生的感叹。

张爱玲也曾说:出名要趁早,然而出名再早,怎奈晚景凄凉。谁玩到最后,谁才玩得最好。人生那么长,着什么急呢,像文征明那样,好好活着,慢慢写字,多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