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挨了一刀,这又有残留性胃炎,痛苦难耐,怎么调理才好?
残留性胃炎见于食管癌与胃癌术后所见,是食管癌与胃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能缓解或治愈,但容易反复发作,影响食物的吸收,身体较为消瘦,抵抗力差。在门诊治疗多例,从中西医角度,为大家浅谈一下。
一、残留性胃炎常见症状:
身体消瘦,面色萎黄,饮食差,反酸腹胀,时有呕吐涎沫,胃内灼热,倦怠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腻或黄腻,脉弦数或弱。
二、症状分析:
1、中医角度分析:食管癌或胃癌手术切除术后,身体较为虚弱,元气大伤,脾阳受损,运化功能下降,胃腐熟功能亦下降。饮食后,脾运化(相当于锅底的火,脾阳虚,火不足)较慢,胃(相当于做饭的锅,锅底的火不热)腐熟较慢,脾气主升,胃气主降的功能下降,脾胃气机就会气机阻塞,由脾胃气虚形成脾胃气滞,脾胃气滞,故腹胀;脾气虚,运化水谷及水湿功能下降,不能化为津液,变为痰湿停聚于胃,形成痰涎,脾胃气滞,胃气不降,反而上逆,痰涎涌出于口,故呕吐涎沫;气滞日久化火,故胃内灼热,或与胃内痰涎形成湿热,湿热熏蒸于胃,也故胃内灼热。脾胃气虚,运化失司,故饮食差,日久身体消瘦,面色萎黄(黄主脾病)。脾主四肢与肌肉,脾虚故倦怠乏力。苔薄白腻或黄腻,多为湿或湿热。
2、西医角度分析:残留性胃炎多是食管下段癌,或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多把胃从腹腔提到胸腔,称胸腔胃。由于胃部缩小,消化能力明显下降,食后多腹胀,吸收也较差。由于胃的位置从腹腔提到胸腔,位置变化后,往往胃与食管有的成U型,胃内分泌的胃酸(盐酸)多容易蓄积这些部位,破坏食管以及胃粘膜,产生胃内灼热感。胃内分泌的黏液往往容易聚集在U型部位,不易往胃下部去,故会反流到食管到口腔,呕吐黏涎。脾胃吸收营养差,故身体消瘦,倦怠乏力。
三、病因病机:手术后,元气大伤,脾胃气虚,日久损及脾阳,脾胃气机阻滞,故胃胀,运化与腐熟水谷功能下降,故饮食差,食后腹胀加重。脾胃气滞,日久化火,故胃内灼热,脾胃气虚,痰湿内生形成痰涎,湿与胃火互结,湿热熏蒸脾胃,也会胃内灼热,痰涎随胃气上逆于口,呕吐痰涎。脾虚故饮食差,四肢乏力,面黄人消瘦。
四、治则:健脾祛湿,理气和胃
五、方药:参苓白术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若胃内灼热合左金丸加减。
六、西医治疗:
1、用胃肠动力药:莫沙必利、西沙比利,或多潘立酮片(心血管疾病慎用)促进胃动力。
2、质子泵离子剂:奥美拉唑、艾斯奥美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抑制胃酸。
3、胃粘膜保护剂:枸橼酸果胶铋等。
七、养生注意事项:
1、少吃辛辣之品,加重胃热,少吃生凉,以免不好消化。
2、少吃多餐,术后胃部减少,不易吃的过多过饱,不易消化,加重胃的负担,应少吃多餐。
3、积极多练身体,脾胃功能会增强,有助于残留性胃炎的恢复。
4、伴有其他疾病,在服用药物时,要注意有无刺激胃的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5、保持心情舒畅,少生气或抑郁寡欢,形成肝郁气滞,加重病情。
6、定期复查,胃肠钡餐或胃镜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及早发现,以免癌症复发。
以上浅谈残留性胃炎,在多例的经验中,把从中西医双角度治疗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
(友情提示: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与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