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凤冠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中国境内,不包括民间收藏,仅国有博物馆和文保单位保存的可移动文物就有一亿另八百多万件,其中古代文物占大多数。三批共195件组的禁止出境文物,就是从这几千万件古代文物中选出来的,而且是真正的万里挑一,更严格说是五十万挑一。

因此,要成为顶级国宝,就需要文物不仅要稀有或唯一,还要具有能补史的重大历史价值,要具有能显示中华文明发展的重大文化价值,要有能体现中国古代社会生产进步的重大艺术价值。

按上面的标准来说,宋代以后的文物就吃亏了,主要是因为中古信史时期的文献非常丰富,对历史情况的记载很详细,即使有不全不真的地方,对历史总体走向也没有大的影响,所以历史价值就比先秦时代那些能弥补文献不足的文物要低了。

另外,宋代以后,中国古代社会开始处于衰落时期,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少,连对外交往都不敢,也就难以拿出能反应社会发展进步的文物了。

综合上述原因,195件组顶级国宝中,清代的一件都没有,明代的只有两件,其中一件还是碑贴,另一件就是国博收藏的明代凤冠。

第二十三件,明代九凤九龙凤冠

凤冠,1957年北京明定陵出土,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径23.7厘米,重2320克,是明代皇后在受册封、谒庙、朝会等典礼时戴的礼帽,2002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录。

上世纪50年代,在明史专家兼北京副市长吴晗和有多重学术身份的郭沫若的推动下,中国考古工作者们开展了建国以后第一次,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主动发掘古代帝陵,清理了明万历皇帝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棺椁,出土了2648件明代宫廷文物。

其中,最珍贵的就是明朝皇帝和皇后的冠服,但很可惜,龙袍、凤袍等纺织品出土时还比较完整,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历史背景下,都没得到很好保存。相比已经无法公开展示的纺织品,帝后的皇冠保存较好,包括皇帝最正式的十二冕旒,日常戴的乌纱善翼冠,和陪葬专门制作的金丝善翼冠。还有孝靖、孝端两位皇后的四顶皇后凤冠,分别是孝靖皇后的三龙二凤冠和十二龙九凤冠,孝端皇后的六龙三凤冠和九龙九凤冠。

目前,九龙九凤冠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三龙两凤冠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另两件收藏于定陵博物馆,以九龙九凤冠的冠形最高最大,制作最为精美,堪称瑰宝。

九龙九凤冠,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9条金龙,立于花丝制作的云头上,下有8只点翠金凤。

后部也有一金凤,共9龙9凤。

龙凤都口衔由珍珠和宝石做成的珠滴,可以在走动的时候,象步摇那样随步摇晃。

冠后侧下部左右各有三扇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的博鬓,使整个凤冠从侧面看就如一只亭亭而立的凤凰。

凤冠上还有3排以大块红蓝宝石为中心的珠宝钿,整个凤冠嵌有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百余粒,珍珠5000余粒,堪称奢华至极。

凤冠造型庄重,制作精美,采用的工艺有花丝、点翠、镶嵌、穿系等。其中点翠是非常讲究和非常麻烦的工艺,就是先用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在中间部位涂上胶水,再把从翠鸟身上拔取的羽毛镶嵌在座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

一只翠鸟身上可用于点翠的羽毛不多,所以大面积点翠就要很多只翠鸟,而且为保证翠鸟羽毛光泽感好,色彩艳丽,要从活翠鸟身上取毛。过去鸟有的是,皇帝家更不在乎钱,但现在鸟是人类的朋友,翠鸟是保护动物,再从活鸟身上取毛就属于政治不正确了。难怪有一位戏曲名角,发微博炫耀自己得到一件点翠制作的行头,结果招致一片骂声。

这件凤冠金翠交辉,富丽堂皇,全面直观地反映了明代中后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水平,特别是制作工艺已经可谓登峰造极,无与伦比。凤冠如此精美,它的主人戴着它应该光彩异常,但却相反,那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女人。

孝端皇后王氏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她由万历皇帝的母亲认可成为皇后,享受了女人的最高尊荣,实现了天下女人们的大明梦。但万历皇帝却对她没有一丝兴趣,连生孩子的机会都不给她,孝端皇后在位42年,每天都是在深深的痛苦中度过,最后痛苦的死去。

因为孝端皇后无子,皇帝没有嫡子,结果引发了一场是立恭妃所生的长子朱常洛还是郑贵妃所生的三子朱常洵为太子的“国本”之争,影响明末政局甚深,使万历朝成为明朝开始走向灭亡的转折点。

而另两件凤冠的主人孝靖皇后似乎更不幸,因为她的儿子与皇帝宠爱的郑贵妃的儿子出现皇位竞争,孝靖皇后一生都被万历皇帝嫌弃和打压,生前一直是妃子的身份,死后才由她的孙子天启皇帝追封为皇后。因此,那两件精美的凤冠只是她死后的陪葬品,生前她从未奢望能戴上凤冠。

那位郑贵妃其实也不幸,虽然她得到了皇帝的爱情,还处心积虑地想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让自己也能戴上凤冠,但最终她也没能如愿,而且在万历皇帝驾崩后,被朝野上下一致认为是祸国殃民的妖孽,孤独地死去了。

皇后的凤冠折射出三个女人一生的痛苦,就如同《万历十五年》里那些各自努力但都以悲剧收场的人们。

这说明,大明王朝已经无可救药,中国的帝国时代也走到尽头了。


(0)

相关推荐

  • 定陵出土一件绝代“凤冠”,光红宝石就上百颗,专家看后拍案叫绝

    回想当年定陵的考古事件,的确算得上是一次很大的悲剧,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责怪那批参加定陵考古的人员,毕竟当时的考古经验的确还不是很成熟,再加上也没有什么先进的考古仪器,为此出现了问题也很正常. 而定陵中的 ...

  • 一把破银壶,两顶精美凤冠,揭开明朝最惨皇后的一生

    去过北京明十三陵的人都知道,十三个明朝皇帝陵墓中,只有定陵是已发掘并可以入内参观的.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另外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皇后.孝靖皇后),于1958年被 ...

  • 【独家揭秘】| 九龙凤冠

    九龙凤冠 凤冠,中国自古有之.大概从汉朝开始,皇后.太后的仪制服饰中开始加入凤凰形象,王冠成为名副其实的"凤冠".1957年北京昌平明定陵被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仅皇后所 ...

  • 禁出文物(007)|九龙九凤冠

    九龙九凤冠  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高27厘米.口径23.7厘米.重2320克 文物年代:明代 出土信息:1957年出土于北京市昌平县定陵 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57年北京昌 ...

  • 凤冠故事

    自古以来,在中国皇家的仪制服饰中,凤冠是皇后的标配. 从文字的记载中,就可以想像得出凤冠的精美和华贵,假如能见到实物,将是怎样的一种惊艳绝伦呢? 现在唯一能目赌它真容的,是在明万历皇帝的定陵发掘出来的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红山文化玉龙

    龙作为一种神化传说动物,早期地位并不高,传说中有的被黄帝当成坐骑,有的负责拉神仙的车辇,而且可以被豢龙氏饲养,还老得躲着会屠龙术的壮士.直到中古以后,龙的地位才上升,不过那也是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的象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

    通过史前陶器不仅能看到当时人类的发展程度,还能看到艺术和宗教的萌芽. 第六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 1974年青海乐都县柳湾采集,口径9.2厘米,高33.4厘米,2013年列入第三批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彩陶网纹船形壶

    这也许是国博顶级文物中最低调的一件了. 第五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网纹船形壶 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北首岭遗址,壶长24.8厘米,高15.6厘米,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彩陶舞蹈纹盆

    下面来支动感舞曲跳起来吧! 距今5000年前,带来华夏之光的仰韶文化消失了,中原地区的彩陶也被后起的龙山文化黑陶取代,眼看着中国彩陶史就要中断,这时在甘肃的临洮地区突然兴起一支新兴文化,他们完全取代了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彩陶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而这件绝对是"窝闷过家滴"的人面鱼纹盆更是太著名了,不但是半坡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彩陶的象征,更可以算是中国新石器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陶鹰鼎

    下面这件可以当作中国雕塑史的开端啊. 第二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鹰鼎 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初被耕地的农民从地里刨出来后,拿回家当了鸡食盆,第二年秋天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也许安特生经常对着满屋子的彩陶大声唱:"有你的快乐". 通过种植被驯化的草本植物,以及饲养被驯化的禽类和奇蹄目偶蹄目的草食动物,人类终于有了定居生活,然后古人又用土加水再用火烧,制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虢季子白盘

    下面这件禁止出境文物,从两千多年前诞生,到一百多年前的重生,都与金戈铁马相关,所以用首威武的曲子配乐. 第十四件,西周青铜器虢季子白盘 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 ...

  •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大盂鼎

    用这首曲子纪念潘达于老人. 第十三件,西周青铜器大盂鼎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2002年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