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所揭秘的十大自然法则

东方既白 著

《道德经》流传两千五百多年,版本很多种,为《道德经》注解的超过一千种版本。虽注解的版本很多,一般人还是觉得不易读懂、不易理解、不易做到。所以,《道德经》被误解的情况很严重,甚至于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玄学。

然而,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以其精炼的八十一章,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写出了世间万物的博大精深。从社会中的政治,谈到经济,有时又涉及到教育,从中又写了军事,用这些实际中的事物来体现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优美的文字中构造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方法论的框架,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旷古烁金”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言过其实。

道德经

  那么今人到底该以何种方式来正确解读《道德经》呢?以鄙人多年的研究和天赋异禀的悟性来看,以易解老,抓大放小,宏观把握,整体解读,不失为一个在眼下看来切实可行的好方法。比如从这个思路和逻辑出发,我们就能轻而易举的发现,在《道德经》五千余言的精妙论述中,蕴含了以下十大方面的自然法则。

· 1、“有无”,“道”之门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无”乃世间万物综合辩证、对立统一的终极转化形态,世间万物莫出其右者,故“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故“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无为本,有为末,培根固本,标本兼治,方是正统。

以阴阳太极为界,无中生有,有中化无

· 2、无极而太极,太极归无极,世间万物皆阴阳

综合辩证、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规律作用于宇宙一切事物,也是《道德经》全篇中讲述最多的案例。老子在《道德经》中,不仅为我们揭示了道的矛盾,还揭示了万事万物都存在的矛盾。而且这些矛盾,遍及天地万物,包括自然、社会、心灵等等,与我们的生活和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比如自然环境方面的有:有无、阴阳、生死、长短、高下、多少、大小、前后、左右、正反、远近、直曲、轻重、静躁、难易、黑白、雌雄、牝牡、同异、清浊、寒热、刚柔、强弱、损益等。人类事物的矛盾有:真伪、美丑、善恶、正奇、巧拙、亲疏、利害、贵贱、福祸、荣辱、智愚、吉凶、是非、治乱、胜败等。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我们暂时还没发现事物另一面的矛盾关系,那就是我们对“无”的探索和认知还不够深入,还存在那个“一无所知”的领域。

一阴一阳之谓道

· 3、“有为无为”,“德”之性也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对“有”用“为”是“有为”,对“无”用“为”是“无为”,“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故“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有为无为”,“为而不恃”,“玄德”三要素之一也。万物在轮回,时代在奔涌向前,若想要永立潮头,与时代共舞,就要 “为而不恃”“与时俱进” ,否则就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终将被时代碾压和抛弃。

阴阳太极分两界,有为无为是统一

· 4、“有为无为”均是“为”,“为而不为”是统一

对“有”用“为”是“有为”,对“无”用“为”是“无为”,“有为无为”均是“为”,“为而不为”是统一。故“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因此,有为无为,为和不为均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的综合辩证关系。“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势而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有为”也不是什么都要做,是“有所为有所不为”,防止“过犹不及”。

· 5、不笑,不足以为道:

“大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故“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人有天赋秉性和环境遭遇的差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因人而异,要因材施教,促其自醒自觉,自学自悟。

闻道行道,橄榄模型图

· 6、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故“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无为本,有为末,培根固本,标本兼治,方是正统。

· 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螺旋式上升的宇宙大循环体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 逝曰远,远曰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物极必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故“道生万物”;惟人,万物之灵;人统万物以法道,继而再“道生万物”,周而复始,进行更高层次的迭代精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宇宙大循环体系。

螺旋式上升、迭代精进的宇宙大循环体系

而且从本质上来讲,道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体。老子认为道自身并非绝对的无,亦非绝对的有,而是无与有的统一。道既是无,也是有。它既有也无。老子还看到了道自身的对立以及道自身的远离和返回。他将道的这种矛盾特性称为“反”。老子说:“反者道之动”。他又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因此历史是有轮回的,只要不是健忘的人,总会对当前经历的事情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历史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实现了迭代轮回和迭代精进。且在整个历史的大轮回中所有的因素和条件都能发挥一次应有的作用,既使是以前看起来不务正业、无法生存的混子也可能因时势的需要而大行其道,堂而皇之的大富大贵,但所谓时势造英雄,当天下大势滚滚向前,他们又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时,就会被时代无情的碾压和抛弃,随之灰飞烟灭,唯有通悟和遵循宇宙大循环体系的圣人,方能打个提前量、无为而治,方能紧跟时代的脉搏、顺势而为,方能永葆基业,长盛不衰,方能永立潮头,顺势而行。

· 8、人性善恶皆阴阳,法儒道层级管理势在必行: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仁义礼,逐次而下行,然“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大乱亦会大治”,在宇宙大循环体系的整体运行过程中,道德仁义礼的顺序,也终将反其道行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故“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法家他律管人性之阴,促儒家自律做人性之阳,致使道家自性循天地之阴阳顺势而为,法儒道层级管理势在必行,唯因时因事,因人因地而异。

法儒道层级管理橄榄模型图

· 9、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故建言有之﹕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为什么“夫唯道,善贷且成”?“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道和圣人一样只享用自己该享用的那部分,不贪功、不妄为、不争名、不夺利,自然会得道多助,受众人的拥护和爱戴,无往而不利。

· 10、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故“为而不为”是统一,“有为无为”亦是统一,“有为无为”均是“为”,“为而不争”是“至圣”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圣人要像众人一样只享用自己该享用的那部分,不贪功、不妄为、不争名、不夺利,如此方能“太上,不知有之”,如此方能“无为而治”。如果为争而为,为了之后就一定要争个结果、争个输赢、争个上下,那自然就不是“为而不争的圣人之道”,“不知有之的无为而治”,更不是“利而不害的天之道”。

人道地道天道,橄榄模型图

那么,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和作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之间到底有没有某种潜在的关联呢?作为一种全新的哲学思考和研究方向,“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是否真的能自成体系,贯穿古今呢?我们不妨沿着那个若隐若现的门道,从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去追寻答案。

未完待续…………

本文为《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原创内容节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章内容链接:浅论《道德经》的“帝王之术”,“圣人之学”,敬请品鉴。

其他合作事宜,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顿悟,由“易”及“老”,以“老”解“百家”,

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研究架构新体系。

(0)

相关推荐

  • 谢先铭 道德真经学(2) | 世界道学网

    ]智者在呼吁,圣者在行动,传播道德经,天下有和平,要偃武修文,人类才文明. 老子面对现实,顺其自然.身在战争之中,心存道德仁义.不得已佳兵利器,不得已惩恶扬善,不得已除暴安良,不得已误伤无辜.事已如此 ...

  •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十四章完整版最新发布老子说道的玄妙存在法则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十四章主要阐述了道的存在.玄妙和法则.与以往的道德经解析有天壤之别,让人对道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全面的认知.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欣赏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十四 ...

  • 秘传八字推命的十大法则(高级实战篇)

    八字推命的十大法则 八字命理的起源,和八字的起源不同.甲子历法中对年月日时计时,年.月.日.时均有干支两个字组成,简称八字.这种甲子历法在中国据考从伏羲氏就开始有创建,从中国古代的夏朝就已经开始使用. ...

  • 【名家针方】单玉堂:针灸配穴二十五法则之按照五行相生规律配穴

    针灸正骨知多少 普及针灸正骨技术知识,为广大中医针灸正骨从业者.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平台! 6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专家简介 单玉堂(1902-1983),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八章 处厚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 ...

  • 徐大椿注道德经:曲则全第二十二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原文]曲则全第二十二   曲则全[能曲而后能全]枉则直[能枉而后能直]洼则盈[能洼而后能盈]敝则新[能敝而后能新]少则得,多则惑[此又一义,少则约而易守,多则乱 ...

  • 【领导激励】激发员工潜力的尼尔森十大法则

    【领导激励】激发员工潜力的尼尔森十大法则

  • 单玉堂:针灸配穴二十五法则之按照五行相生规律配穴

    专家简介 单玉堂(1902-1983),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元老.学院研究子午流注第一人.1956年12月奉命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针灸教研组副组长,参与组建针灸教研组 ...

  • 人生十二法则

    [目录] 推荐序  最重要的法则: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序 言  如何抵御自我的不足与无知 法则一  获胜的龙虾从不低头:笔直站立,昂首挺胸 法则二  像照顾生病的宠物一样关心自己:待己如助人 法则三  ...

  • 量价三十六法则,牢记不愁买卖!

    第一篇:底部篇 1.三竭量超在下跌过程中,随着跌幅加大,量不断放大,三次阳线放量,一次比一次大,虽然暂时失败,但强烈反攻一触即发. 2.蜻蜓点水在底部构造过程中,出现小幅上涨,然后做一次试探性的放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