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刘凯平的光辉一生

《奉天通志》记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老火车头”牌牙粉曾独占沈阳市场,畅销东北各地。这个名牌,是当时一个年轻人刘凯平开创的。

刘凯平

刘凯平,辽宁义县人。1913年来到沈阳,在西华门外租了两间土房,以卖咸菜为生。刘凯平很爱读书,善于思考,买卖之余就看书读报。在一本书里,他偶尔发现了牙粉制造方法,很感兴趣,便潜心研究,反复实验,终于试验成功,于是他筹措了200元奉票开始生产牙粉。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强迫袁世凯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全国人民十分愤慨。抵制日货,挽回利权的斗争,此起彼伏。在这种形势下,刘凯平的生意日益兴隆,但每年仍有10万打日本牙粉在辽宁各地傾销,对他发展生产构成威胁。这使他意识到生意兴衰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滋生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强感,他决心搞好生产与日货抗衡。

火车头牌牙粉

1921年2月,他在城里东升染房胡同租下6间房子,把工厂迁到这里,定名为“同昌行牙粉工厂”,并精心研制,生产出一个新品种,名为“老火车头”牌,寓意中国要日跃千里。在包装袋的商标两旁,又印上“提倡国货”四个红大字。这种牙粉投料精良,加工细致,装潢美观,并坚持薄利多销。日本铁盒牙粉市价5角、袋装2.5角;同样包装,“老火车头”牌牙粉则分别按2.5角和1角销售。加上当时奉天省开设了国货公司。国货销售所,积极展销国货,使“老火车头”牌牙粉一问世,便成为风靡一时的快货。当年,同昌行营业额达2万元,利润达3千元,产品行销全省。这对日商是沉重的一击。

刘凯平为表示爱国反日决心,还起别名“骾如”,把日本侵略东北喻为“骨在喉、吞吐为艰”,誓不两立。这时,他有机会认识了著名爱国人土阎宝航、车向忱、杜重远,在他们影响下,抗日意识更增强了。他不但投身社会的抗日活动,参加反日讲演、散发反日传单、发动学生抗日,还资助基督教青年会经费、资助贫苦学生读书、资助中共地工人员活动经费。当官商合办的开原一海龙国有铁路兴办时,他积极认购股票。辽西闹水灾时,他一次捐助牙粉万余袋。

1930年,他又在中街贾家胡同购地2000平方米,准备兴建两层楼的厂房,再扩大生产。不料,工程没完便爆发了“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好心人曾劝刘凯平“躲避为佳”。刘凯平留恋其惨淡经营的事业,更恨日兵蹂躏东北大好河山,1932年初,参加了东北国民义勇军,并担任高等顾问。不幸当年2月,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6月惨死于奉天日本宪兵队的魔窟中,终年42岁。人民没有忘记他在艰难岁月中对祖国的奉献,1978年国家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作者:慕韩;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

  • 沈阳-张氏帅府(下)

    <百年张学良>陈列展览是张氏帅府博物馆基本陈列之一,展览共分关东骄子.主政东北.兵谏救国.幽禁岁月四大部分,采用编年史的体例,以张学良跌宕起伏的百年人生为主线,在大量翔实的档案史料的基础上 ...

  • 还原尘封的历史!“九·一八”事变当夜战略要图公布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0周年,辽宁省档案馆对外公布了一些馆藏珍贵档案,还原了那段尘封的历史. 这是由日本关东军参谋本部绘制的<九一八之夜日军驻奉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进攻北 ...

  • 民国时期也有一个沈阳烟草公司

    烟草在线专稿 在2002年参与编撰<辽宁烟标大观>时,曾看到过注有"沈阳烟草公司"出品的"金鼠",以及"奉天沈阳烟草公司"出品的 ...

  • 「沈阳掌故」“中和福”茶庄重放光彩

    中和福茶庄坐落在沈阳繁华的中街路北.在门面顶部正中,以饱满的楷书书有朱红色的大"茶"字,整个门脸装修得格外醒目而又古朴. 据<盛京时报>记载:它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 ...

  • 「沈阳掌故」吉顺大楼缺个“角”

    走到沈阳中街路北百货公司第二商店营业大楼(过去是吉顺丝房大楼),有心人会发现这座大楼的西半部有四个大橱窗,东半部却只有两个,很不对称,俗话说"缺个角".这一角之缺,恰恰反映了旧社会 ...

  • 「沈阳掌故」名扬海外的吉顺丝房

    沈阳第二百货商店旧址,原名吉顺丝房.旧沈阳百货店,皆名丝房,其来源在于最早开业的百货商号,是由经营桄丝作坊发展而来,故取丝房之名.在沈阳的许多大型丝房中,规模最大.驰名最远的首推吉顺丝房. 吉顺丝房是 ...

  • 「沈阳掌故」五金行业的变迁​

    沈阳五金行业的历史比较久,早在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就有了铁炉业,主要生产刀.剑.农具和人民生活所用的菜刀.斧头.剪子等,以产销合一的方式经营.1880年(清光绪六年)城内已有6户铁炉业和5户摊床 ...

  • 「沈阳掌故」欧阳予倩与沈阳话剧

    欧阳予情(1899-1962)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戏剧家,多年留学日本,参加了"春柳社".回国后,他积极提倡新剧运动,演京剧.话剧,并做过电影导演.新中国成立后,欧阳予倩担任中 ...

  • 「沈阳掌故」杜重远的战斗历程

    杜重远,奉天怀德县人(今属吉林省).早在奉天两级师范附属中学读书时,他就常常不顾学校禁令,积极联络同学进行抗日爱国活动.1915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 ...

  • 「沈阳掌故」抗日到底的黄显声将军

    看过<红岩>的人,都会记得有一位黄将军吧!他经常给狱中出版的<挺进报>提供消息,教"小萝ト头"读书识字.这位令人尊敬的人物原型,就是东北军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 ...

  • 「沈阳掌故」奉军文治派领袖王永江

    王永江,字岷源,号铁龛,奉天省金州人,生于清同治11年(1872),卒于1927年.1855年考取优贡,曾受辽阳地方团总袁金铠之邀,到辽阳办警务学堂,当过辽阳警务所长.东三省鼠疫流行时,他防疫有功,经 ...

  • 「沈阳掌故」张兆麟押衣办报

    <醒时报>是沈阳最早的报纸之一,创刊于1909年2月21日,原名<醒时白话报>.民国时才改为<醒时报>.这家有三十余年历史的报纸,发行于沈阳.营口.铁岭.开原.大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