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出行的影响巨大,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可能迎来消费小高潮
疫情期间,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地铁、公交车、出租车都成为避免乘坐的对象,这时候,对私家车的需求越来越强。
地铁、公交车、出租车使得乘客聚集在一个封闭的空间,空气不流通,很容易成为病毒传播的场所,虽然私家车也是一个封闭空间,此时反而成为一种优势,可以在路途中最大限度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感染。
那些原来犹豫买不买车的潜在用户,经过此次疫情可能转变为准用户,对于汽车的需求在增强。
需求在增强,政策也在鼓励。
2020年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专门提到汽车消费问题,明确“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2月20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在商务部网上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的重要决策部署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精神,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促进汽车消费。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向相关部门提交了推迟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建议。此外,佛山市政府发布通知,鼓励国六标准排放汽车消费,给予每辆车补贴2000-5000元不等,旨在促进汽车市场消费升级。
实际上在2019年以来,为了稳住汽车消费,相关部委已多次在政策中提及促进汽车消费措施。如在2019年6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就提出,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且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
有需求,有政策,生产端虽然受疫情影响,但随着陆续复工,预料影响不会太大。可以预期,只要各个地方政府真正落实政策,改善用车环境,就有可能在疫情结束后的几个月内,迎来一个汽车消费的高潮。
但我们还看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经济实力买车、养车,对于那些经济实力不允许的人群,他们会退而求其次,将目光转向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这些轻便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价格便宜,电动自行车在2000元至6000元价格区间,摩托车在4000至12000元价格区间,普通人都能消费得起,并且后期的保养便宜,停车方便,使用成本低。使用这些交通工具出行,虽然没有相对封闭的空间保护,但同样可以避免乘坐拥挤的地铁、公交车带来的隐患,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
疫情会将会改变整个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对于交通运输的影响较为显著,相信在疫情结束后,私家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摩托车都将迎来一个消费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