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决裂,往往从一个人试图说服另一个人开始

一个人的观念是建立在学习和经历之上的,学习来源于书本,经历就是实践,看什么书,经历了什么,再与自身性格结合,就产生了什么样的认知,认知就是观念,这样,也就形成了什么样的观念。

如果说性格是内生的,天生就有,很难受环境影响,那么观念就是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认知,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过这种影响仅限于中年以前。

对于世界的认知,没有哪两个人会是一样的,也就有了所谓的知音难觅的感慨。

近几十年,特别是近10多年,人类社会在加速发展,生活场景日渐丰富,流动性增大,人与人的相同经历越来越少,观念之间的差异也就越来越大,共鸣也变得稀有。

这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外在表现为服装鞋帽、言谈举止的个性化,和每个人对事物的评价、感受、反应的不同,这些也都是观念的外在表现。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分工越来越精细,对应地,生活生产场景就越来越复杂,相应地,观念也就会越来越有个性,生产力越发达,这种个性化就越明显。

统一观念是东方人的做事策略,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生产场景比较单一的阶段,这种策略有很大的作用,而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生产场景丰富的阶段,这种策略就难以起作用,这个阶段需要用规则去规范行为而不是观念。

统一观念的需求一直存在,小到家庭,大到社团,都以为统一观念是做事的前提,所以很多人不遗余力地去试图影响别人的观念,他们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说服别人,却发现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感同身受是产生共鸣,形成相似观念的基础和关键。

要做到感同身受,就需要有相同的经历,而中年人走过了人生的大半,所有的观念已经固化,再次经历同样的事物的机会少了,即使再次经历,也没有了第一次的全新的感受。

大部分观念的偏差来自于自洽。

观念的形成经过几个阶段,从了解到质疑,到再了解、再质疑,通过不断重复的场景印证,形成初步观念。如果通过场景得出的结论与观念不符,将重新重复这一过程,直到相同场景下不断地重复印证,观念固化下来。这以后,人会将不同场景对应的观念进行相互印证,形成体系。中年以后新鲜场景少了,完成了相互印证的阶段,大部分观念已经固化,除非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才可能启动观念形成机制,再走一次类似的流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观念也是一种思维的条件反射。

实际上,在形成体系化的观念过程中,自洽机制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用一个观念去印证另一个观念,脱离了用场景印证观念的机制。自洽是一种节省资源的高效机制,是人的一种思维本能。这种本能的益处是高效地形成体系,对于一些无法经历的场景进行快速填充,但缺点也是明显的,一个错误的观念可能带来一系列错误的观念,最终形成一个不同程度地与事实偏离的观念体系。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试图以说服这种方式去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多么困难,特别是一个没有新鲜场景的中年人。

中年人都是老江湖,处处设防才能生存。如果一个利益相关人试图去说服他,戒备心将导致对这个人的话的质疑,结果往往是表面应和,不反对,但该怎么想还是怎么想,不会有丝毫改变。表面同意已经成为中年人的标配表情和策略,为的是避免无谓的争执。

此时沟通的最大作用不是说服,而是说明情况、权衡利弊以及形成规则,虽然内心不同意,但不妨碍共事。春秋时代的纵横家用的就是这种策略去说服帝王。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中年人将自己的观念视为一生成果的结晶,很少有人发自内心地质疑过自己的观念体系。这些观念已经成为他的生存手册、生活指南,成为一生的总结,否定他的观念就等于否定了他的人生价值,能有几个中年人不急眼呢。修养好点的一笑置之,差一点的据理力争,再差一点的直接翻脸。所以试图说服一个中年人,想啥呢!

不要试图说服一个中年人,说服他,不如让他去经历,经历比说服有效得多。

而人毕竟是会思考的高级动物,还是会在不以胜负为目的的争论中受益,在语言的碰撞中修正偏离的自洽,或者通过新的场景去形成新的观念,用自洽机制去改变观念体系。

很久以前,我在寺庙中看过一次辩经,激烈的场景让人担心会不会打起来,而辩经就是这些修行者每天必做的功课。现在看来,不以胜负为目的的辩论,是改变观念的另一个有效方式。

实际上,观念的改变还有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看书学习。其中滋味,需要每个人去细细地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