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幸蜀图》:史上第一张P过的图片

江湖上都知道,在金庸名著《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门下,又可分为气宗和剑宗。气宗,练气为主,练剑为辅,代表人物是岳不群;剑宗,练剑为主,练气为辅,代表人物是风清扬。

唐朝的山水画,也一样。

中国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到唐朝之后,更为蓬勃兴盛,逐渐趋于成熟。但是,这时山水画的发展,却像华山派一样,形成了风格完全不同的两大流派。

这两大流派,简单粗暴地概括,是这个样子的:

一派叫“青绿山水”,使用矿物性颜料,以绘形为主,画出的是彩色的山水,色彩鲜艳浓重,代表人物是“大李将军”李思训、“小李将军”李昭道父子。

一派叫“水墨山水”,使用植物性颜料,以写意为主,画出的是黑白的山水,色彩简单淡薄,代表人物是“画圣”吴道子、“诗佛”王维。

还好,这四位虽然基本都算是同时代的人,但这两派的代表人物,没有像气宗和剑宗那样,拔剑相吹、以命相搏,而是你画你的,我画我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这其中的“气宗”,也就是“青绿山水”一派的李昭道,就为我们留下了中国“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明皇幸蜀图》。

一、想画一幅青绿山水画?那你得生个炉子先

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曾经在大同殿上,让吴道子和李思训同画嘉陵江三百里山水画,结果吴道子“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李思训则“累月方毕”。

这个故事,充分展示了气宗和剑宗,哦不,“青绿山水”派和“水墨山水”派的最大区别。

剑宗无需内力,只学剑招,所以令狐冲可以速成,几天学剑之后就可以将江湖上的一流高手打败。进境之快,正如故事中的吴道子。他没有拘泥于嘉陵江的一山一水、一丘一壑,而是着重表现嘉陵江山水壮丽优美的神韵,重在写意,结果一日之内就完成。

相比之下,气宗的进境就慢了。岳不群算是气宗的高手了,多年运气也未能打通任督二脉,江湖上碰到个把二流高手,就被整治得束手束脚。故事中李思训的进境也慢,他要花上数月时间,来一笔一划地写实和复原嘉陵江的一山一水、一丘一壑。

还好的是,李思训虽然速度慢了些,效果倒也不错。李隆基评价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

虽然上面这个故事形象地告诉了我们两个画派之间的第一个重大区别,但是可惜,这个故事是假的。

因为《唐朝名画录》说这件事发生在“天宝中”,而李思训在“开元初”就去世了。他没有活到天宝年间,也不可能在死后一二十年还能与吴道子同场竞技。

“青绿山水”派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死贵死贵的。不就是画个画儿吗?咋还贵了呢?

首先是画布贵。“青绿山水”画,是画在绢帛上的。绢帛,在唐朝就是丝织品,但又不仅仅是丝织品。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唐代实际交易,往往使用丝织品。”换句话说,绢帛还是货币!

有唐一代,除了官方铸币以外,也就是丝织品可以作为货币在商品流通市场上使用。至于我们习惯认为的金、银,反而几乎没有作为货币使用的记录。

所以,“青绿山水”派的画家,那是直接用货币在作画啊。贵不?

画布贵也还罢了,颜料更贵。前面已经说过,“青绿山水”画使用的是矿物性颜料。贵,就贵在这些个矿物性颜料上。

“青绿山水”画的主色之一是石青色。这种颜色来自盐基性碳酸铜,又叫蓝铜矿。这种原矿石呈黑青色,研细成粉后才会呈现青色。因为含铜程度和研末粗细不同,青色有深有浅,可分为头青、二青、三青。

“青绿山水”画的主色之二是石绿色。这种颜色来自孔雀石,也可分为头绿、二绿、三绿。

红色来自朱砂,金色来自金箔,银色来自银箔,黑色来自松墨。还要使用赭石、胭脂、铅粉、珍珠粉等颜料。

即便是今天,上述那些铜矿石、孔雀石,有钱也难以买到;就算有钱就能买到的金箔、银箔、珍珠粉,舍得大把大把地用来作画,也属于土豪级人物了。

这样的作画颜料,是不是死贵死贵的?

第三是时间精力投入大,那叫一个累。上述颜料的原矿石,要经过研碎、淘洗、研磨、沉淀、分离等一系列复杂工序,才能将其加工为可以作画的粉状颜料。

到了使用这些粉状颜料时,就更累了:首先要在这些颜料里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兑胶,以便其附着于画布;但要到临上色时方能兑胶,如果过早就会导致颜色发灰而没有光泽;还有还有,为了防止颜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因兑胶而凝固,必须使用小炭炉对其进行持续加热。

现在,大家明白了为什么同样一幅画,吴道子可以一日而毕,而李思训要搞几个月了吧?只怕李思训在这几个月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不是在画画,而是在生炉子呢。

还好,传为《明皇幸蜀图》作者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是足够土豪级的人物。人家不怕贵,只怕慢和累。

这对父子土豪,姓李,还是李唐皇室的“李”。

李思训,生卒年为公元651-716年,也有可能是公元648-713年。他是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王李叔良之孙,在李唐皇室中,他是与唐高宗李治一个辈份的李氏子弟。

李思训在唐高宗时曾任扬州江都令,在武则天当政清洗李唐皇室时聪明地“弃官潜匿”。也不知道他躲在哪里了,反正缩头乌龟当得挺成功的。等到武则天倒台以后,又是李唐的天下了,他才前往长安朝见唐中宗。

到这时,正宗的李唐子弟已被武则天杀得没剩下几个了。所以,李思训被直接任命为宗正卿、陇西郡公这样的高官。到了唐玄宗时,他又先后被授官左羽林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彭国公。画史上称他为“大李将军”,就由此而来。

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生卒年未详,曾历任太原府仓曹、直集贤院,太子中舍人。由于他们父子俩均为李唐宗室,又都善于“青绿山水”画,所以李昭道虽然未曾官至将军,画史上仍称他为“小李将军”。

出身这样的皇亲国戚家庭,父子俩才有足够的财力,才画得起如此土豪的“青绿山水”画。

关于《明皇幸蜀图》的作者,宋人叶梦得在他的《避暑录话》中认为是父亲李思训画的。虽然叶梦得在时间上比我们距离唐朝更近,但他这样的记录仍然是错误的。

因为,史料中的李思训,至迟已于公元716年去世,没有活到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自然也就无法见到公元756年六月的唐明皇逃往蜀地,从而画下《明皇幸蜀图》。

倒是他的儿子李昭道,生活的时间正处安史之乱。他身为李唐宗室,也有可能随同逃蜀,加之“青绿山水”画的风格不仅与父亲相同,据称还有过之,所以《明皇幸蜀图》的作者,传为李昭道。

请注意,有一个“传”字,传说的“传”。也就是说,没有直接史料记录李昭道是《明皇幸蜀图》的作者。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载,李思训、李昭道他们家,还有三个人画画也牛,“一家五人,并擅丹青”。另外那三个人都是谁呢?有李思训的弟弟李思诲,也有李思训的侄孙李凑,我们都不大熟悉。只有最后一位,和大家都是熟人儿,就是李思训的侄儿、唐朝著名奸相李林甫。

话说老李家,还真是出人才呐。

二、《明皇幸蜀图》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从右往左看

刚一看到《明皇幸蜀图》时,满眼的都是山啊、树啊、云啊,再仔细一点看,就会发现这些山、树甚至云之间,还有一些“豆人寸马”,也就是画得非常非常小的人和马。

此画所谓的明皇幸蜀,是冠冕堂皇的说法;实事求是一点的说法是,唐明皇李隆基为了躲避安禄山的叛军,仓皇逃往蜀地。

因此,我们看到的山和水,是四川的山水,而且还是广元到剑门一带的四川山水;我们看到的唐明皇李隆基,正在从长安前往成都的途中,而不是相反,在从成都前往长安的途中。

面对这样一幅中国名画,其实无论先看哪里都是无所谓的,正如面对一位美女,我们不用指导男人们先看哪里一样。大家完全可以自助并且尽兴。

但是,画家还是留下了先看哪里的线索的,或者说此画正确打开方式的,那就是按照古人的书写习惯,从右往左看。

我们来看此画的最下方,有四座小桥,两两并列。这两两并列的四座小桥,向上垂直延伸的直线,大致上正好把整个画面切分为右、中、左三个部分。然后,我们就会发现,有一队“豆人寸马”,呈“之”字形,从右至中,再从中至左,依次穿行于右、中、左三个部分的山间小道,把整个画面串了起来。

右边,从右上的山间到右下的桥边,有一小队人马正在前行。右下桥边,最前面的是一个头戴幞头,留着短髭须,穿着红袍,骑着枣红色“三花马”的中年人,这就是本画的男一号,唐明皇李隆基。

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也看过此画,他这样描述本画的男一号:“帝乘赤骠起三骏,与诸王及嫔御十数骑,出飞仙岭下,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

男一号的身后,跟着三位男人,或是诸王,或是随从,或者其中有史上大名鼎鼎太监高力士和禁军将领陈玄礼的本尊。可惜,仅从画中的信息,我们无法确定哪一个是他们。

随后则是七位骑马的美女。由于其小如豆,看不清她们身上那些花花绿绿是什么衣服,所以这些人有可能是宫女,也有可能是妃嫔。

倒是这些美女们头上的黑色帽子值得一提。这叫“帷帽”,帽形如斗笠,在四周的帽缘,垂纱网至颈,也可以空出面部不垂纱网。这样的帷帽,可以在出行时戴用,以防风沙。

沈从文先生指出,帷帽只是在盛唐唐玄宗时期,被美女们所戴用的帽子。唐初美女们骑马出行,不是这个样子的。她们要用一种大纱帽遮蔽全身,叫作幂缡。而过了盛唐以后,美女们也不再戴帷帽了,但城市妇女还有将纱罗贴在前额作为装饰的,名叫“透额罗”。

中间,有一堆人、马、驴,甚至还有骆驼,在路边休息。也许是刚刚从崎岖山路到达平地的原因,人和牲畜都累了。人们或立或坐,行李都被卸到了地上放着,三匹马趴在地上。旁边有一头驴,因为难得歇脚,甚至开心地躺在地上,四脚朝天撒欢儿。

左边,又有一群人,骑在马上,已经出发,走向那蜿蜒的山间栈道。有的人在近处骑马而行,有的人则在远处,转眼就要隐没于山间。

这两群人,有的人说与右边唐明皇队伍的关系,是路人、是陌生人。我倒倾向于左边和中间的人们,是唐明皇的先头部队。皇帝有皇帝的谱儿,好不罗?人家就算是在逃难,难道前面也没有一个带路的?

唐明皇大约是在公元756年的六月底或七月初,到达画中这个地方的。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一天,但仍然可以知道大致的时间段。

他是六月十三日离开长安西逃蜀郡的,那一天和他同行的,还有他的爱人、宠妃杨玉环。六月十四日,他们一起到达了马嵬驿。然而,“马嵬之变”中,杨玉环被杀。那一天,这里成了他们二人此生永远的伤心地。

六月十五日,失去了杨玉环的李隆基,伤心地从马嵬驿出发,六月十七日抵达了扶风郡。继续前行,六月十九日到达陈仓驿。在这里,有南行入蜀的必经之地——“益门”。经过“益门”,李隆基正式进入蜀地,但他仍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六月二十日,李隆基到达大散关。这是自古以来川陕交通的咽喉要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六月二十四日,他到达河池郡的治所梁泉县。然后,他沿着嘉陵江到达顺政郡、益昌郡。

大约在六月底或七月初,他经过了剑门关,出现在《明皇幸蜀图》的那片山水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直到七月十八日,他才到达巴西郡巴西县,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绵阳。七月二十七日,他最终抵达此行的目的地成都。

所谓的“幸蜀”,其实是一次逃难之旅,也是一次伤心之旅。我们在《明皇幸蜀图》中所看到的李隆基,其实是一个事业、爱情双重失败的男一号。

男一号这会儿骑在马上,郁闷之余,估计最恨的,就是那个“杂种”,哦不,那个“杂种胡”——安禄山。因为,他一生事业的失败,全怪这个安禄山;后半生爱情的失败,间接上也要怪这个安禄山。

在这次逃亡之前,李隆基先生怎么算,也是个人生赢家吧?

他年纪轻轻,就能凭着自己的努力,抢个皇帝干干;即使年纪大了,也能凭着自己的实力,抢个儿媳妇当老婆。大半辈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顺利得不要不要的。

最初的最初,他其实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按照正常情况,即使他爹能够坐上皇位,在嫡长子制度下,李隆基要当上皇帝,基本没戏。

没戏不要紧,咱会抢戏啊。咋抢?政变呗。于是,在通向皇位的道路上,李隆基总共发动了两次政变。

一次是唐隆政变:唐隆元年(公元710年),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处死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集团的骨干成员,把自己的父亲李旦扶上皇位,同时由于哥哥李成器的谦让,也为自己挣得了皇太子之位。

一次是先天政变:两年之后的先天二年(公元713年),昔日唐隆政变的盟友,现在成了你死我活的仇敌。李隆基再次发动政变,杀死太平公主集团的骨干成员,从此把国家大权牢牢地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两次之后,“政变小能手”李隆基,也越过继承顺序,为自己抢到了皇位。

在皇帝任上,李隆基先生也算是不错的皇帝了,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他在位一共44年,其中的前29年,史上还有一个专有名称:“开元盛世”。这是唐朝的顶峰,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时期的顶峰。

这29年,李隆基统治下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超级大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疆域人口,都增长到了唐朝的顶峰。还是杜甫的诗概括得好:“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我常常想,如果李隆基在开元盛世末期的741年,时年56岁时就突然死去,那他的一生该有多么完美。人的一生呐,就应该像流星一样,在最顶峰时结束,在最绚烂时凋落。如果那样,留给后人的,将是何等完美的形象。

可是,他没有死。不仅没有死,还开始倒大霉,等来了“杂种胡”发动的安史之乱。这场叛乱,是对李隆基先生响亮的打脸、打脸、再打脸,啪啪啪。

大唐从此由盛而衰,再也没有缓过劲儿来。李隆基先生,既成了大唐辉煌的缔造之人,又成了大唐衰落的罪魁祸首。一生事业,就此一败涂地。

“杂种胡”的叛乱,还催生了一个副产品——“马嵬之变”。这场在他“幸蜀”途中发生的兵变,害死了杨贵妃,导致李隆基先生永失吾爱。

也不知道是我先入为主的原因还是咋的,我老觉着《明皇幸蜀图》中身穿红袍的李隆基先生,有点吧心事重重,有点吧垂头丧气。

顺便说一句,有人说,这画中一共有31个人。麻烦大家数数,看对不对?

三、《明皇幸蜀图》其实是史上第一张P过的图片

《明皇幸蜀图》流传至今,版本众多。在宋朝时,就已有2种藏本、6种摹本。

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有名的版本,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宋人摹本。当然也有学者指出,这个版本并不是宋人摹本,而是元朝画师胡廷晖的摹本。然后,还有说是明人摹本的。反正,一直没有定论。

没事,不用懵。咱是外行,管它哪朝人的摹本。咱只需要知道,要看正宗的《明皇幸蜀图》,得去台北故宫博物院就OK了。

正因为史上版本众多,所以这幅画的名字也就比较多,大致有:《明皇幸蜀图》《幸蜀图》《明皇摘瓜图》《摘瓜图》《山行摘瓜图》《关山行旅图》等。

其中的“摘瓜”二字,尤其令今天的我们费解。哪来的“摘瓜”呢?

这与《明皇幸蜀图》传承史上的P图有关。

据宋人叶梦得说:“宣和间,内府求画甚急,以其名不佳,独不敢进。明皇作骑马像,前后宦官、宫女,导从略备。道旁瓜圃,宫女有即圃采瓜者,或讳之为'摘瓜图’。”

原来,此画在宋朝的版本,画中还画有宫女在道旁的瓜圃中摘瓜。从画中现有的右、中、左三个部分来看,如果当时真有宫女摘瓜这一图像的话,画家应将其画在中间这一部分较妥。中间的这一群人正在休息,休息时吃个瓜,多爽啊。

正因为画中显眼处有宫女摘瓜,才给了另起画名的人们一个提示,取名《摘瓜图》。否则,以画中一国之君的首都被占、自己狼狈出逃的内容,再去献给当朝皇帝,而且是弱宋的当朝皇帝,这个兆头可真的有点儿不大妙。

但是,我们今天去看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版本,已看不到有宫女在摘瓜这一细节。摘瓜,在传承临摹的过程中,被不知是哪一位画家,有意或无意地,P掉了。

此画中,另一处被P掉的,是李隆基的年龄。或者换句话说,是李隆基的老年形象。

要知道,到幸蜀的公元756年,李隆基已经是71岁的老翁了。

但是,现在我们在《明皇幸蜀图》中看到的红袍男子,无论如何不像是一个年逾古稀的垂垂老翁,而是一个四十出头、正当盛年的强壮男子。

在上海博物馆,藏有宋朝一位不知名画家所画的《望贤迎驾图》,表现的是一年之后即公元757年十月,李隆基从蜀地被接回咸阳望贤驿的情景。画中的李隆基,站在红色华盖之下,身穿黄袍,手执红杖,白发白须,老态龙钟:

《望贤迎驾图》中的李隆基

是的,这才是大家心目中73岁老男人的形象嘛。

那为什么《明皇幸蜀图》中的李隆基,感觉不是逃难而更像是旅游,形象还那么年轻、那么帅?

要么,是此画传承过程中,被不知名的画家无意P图,把他P年轻了;要么,是李昭道念在同为老李家一脉,对他手下留情,从而不顾事实有意把他画得年轻了。后一个原因,可能性应该更大一些。

李昭道这是想告诉大家:咱老李家的人,就是逃难,也姿势优美;就是跌倒,也华丽丽的。

总结起来,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皇幸蜀图》,是一张作者未定、原本未见、摹本作者未定、摹本时间未定,至少有两处被P过的,咋看咋感觉不大靠谱的画儿。

不过没事儿,反正咱是外行,有得看就行。反正这画儿啊,咱是画不出来的。这就够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