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我们如实看见孩子? | 致被育儿理念弄晕的父母-2

上一篇文章“放下概念,看见孩子”讲到一切养育的前提是看见孩子。这篇我们聊一下父母要怎么做才能如实地看见孩子。
 
李玫瑾教授是一位犯罪心理学家。她在研究了大量的案例和罪犯心理后,开始致力于推动孩子12岁前的教养问题。
她发现这才是预防犯罪的关键,到了大了有问题了再干预,结果往往强差人意。
她一直很强调母亲最好能在3岁前亲自带孩子。甚至在推动立法希望能延长妇女产假到三年。
她认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会降低将来孩子犯罪的概率,对整个社会的价值都很大。而对家庭的价值则更大,因为一旦孩子出事,往往一个家庭就毁了。
她在处理很多青少年问题发现,如果孩子小时候是母亲自己带的,那还有回转的可能,如果不是,那就很难了。
她举过一个关于溥仪的例子。溥仪是正宗的小皇帝,从小没人敢管他,所以他非常任性妄为。
唯一能让他收敛的人就是他的奶妈。他的奶妈是从小照顾他的。溥仪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愿意看到奶妈伤心。
李玫瑾教授的这个观点和西尔斯的亲密育儿的观点一样,他们都认为父母和孩子从出生就需要建立一种亲密的连接,而这种连接以后就是教育孩子的筹码。
当然筹码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并不是说父母是抱着功利心态去做这件事。
当父母管孩子的时候,孩子为什么会听?其实和说服任何人一样,不外乎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胁之以威。
其中动之以情是段位最高的。这不是靠临时抱佛脚,煽情演绎出来的情。而是孩子真正在乎你的感受。
晓之以理虽然也不错,但是孩子越小越不容易理解。而且纯说教的效果一般不会太好,还需要配合场景。也需要父母以身作则。
诱之以利和胁之以威就落于下乘了,但是如果有亲密连接的保障,用一下也是可以的。如果没有这种连接,就容易出问题。
如果父母让孩子听话的方法只有靠各种物质引诱,或者靠威胁,那等孩子长到欲望无法满足,或者不再怕父母的威胁时,就是算总账的时候。
这也是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小时候很乖,为什么突然就叛逆的原因。其实并不是突然,是父母从小就没有真正和孩子建立好连接。
从小陪伴孩子长大是和孩子建立亲密连接的最好的方式。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有些父母虽然自己带孩子,但却并没有建立亲密连接。所以说,陪伴虽然重要,但最根本的目的是建立连接。而是否和孩子建立了连接是可以检验的。
和孩子的连接是一个双向通道。这意味着你能读懂孩子。也意味着孩子会在乎你的感受。
拿哭闹来说,每个孩子从出生都是用哭闹来表达自己和达到目的。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家长需要让孩子明白哭闹不是万能的。
这一个转换很重要,不然孩子以后会容易任性和情绪化。
这需要家长在拒绝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后,孩子哭闹也不要妥协。等孩子哭上几次没用后就知道不是所有的要求都会被满足。
但有些家长担心任由孩子哭会造成孩子的阴影,因为惧怕伤害孩子就每次孩子一哭闹就妥协。
也有父母过于激烈的举措让孩子受到惊吓。有一个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使用关小屋的方式来作为惩罚,期间女儿再怎么歇斯底里的大哭大闹也不管。
在经过几年非常糟糕的亲子关系后,当这个妈妈终于醒悟,和女儿再次连接时,才发现那时关小屋对女儿的伤害有多大。
这两种父母其实都没有在读懂孩子的基础上做正确的事情。所以总是无法把握好度。
我的孩子在哭闹时,他到底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哭闹,还是伤心的哭,还是恐惧的哭,其实一看就知道了。
所以这就很容易解决。当他是为了目的而哭闹时,就可以任由他哭一阵,当他是因为伤心或者恐惧而哭时,就需要去安慰。
有时一开始是为了目的哭闹,哭着哭着会真伤心了。这时其实他已经不在乎目的了,只是寻求安慰,那我也会去安慰,并且可以用柔和的语气再次告诉他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的原因。
当然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孩子的要求是否真的不合理,父母的规则是否合理和一致。到底是百分百贯彻,还是留一点余地等等。
这些都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但是只要父母能读懂孩子,就不会走得太偏。
和孩子建立起连接的另一个表现是孩子在乎你的感受。
孩子在对别人情绪的判断上都是天才。有时孩子犯了错,表面上我很严肃,但内心其实并不生气。这时我再怎么罚他,他也不是很在乎。
有一次我确实生气了,但是我什么都没做,只是看了他一眼。然后他眼圈就红了,眼泪刷一下出来了。
如果孩子不在乎父母的感受了,那不管父母采取什么方式,效果都不会太好。
所以和孩子建立连接是最核心的,如果这点没做到,就别想着怎么教育了,先要想办法重新建立连接。
至于如何建立就因人而异了,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方法。但是只要父母用心去体会,一定能找到办法的。
理性面对期待
除了建立连接外,要做到看见孩子还需要父母能真正地接纳孩子。
如果和孩子建立连接更多是感性层面,那接纳孩子就更需要理性层面。
阻碍父母看见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内心的期望。
当自己心里有个期望,就容易无视孩子的实际情况,把孩子往期望上套。
如果孩子达不到期望,家长就会失望,要么责怪孩子,要么怨天尤人。有时就算孩子达到期望,如果那不是孩子内心想要的,最终也会出问题。
那是否意味着父母不能对孩子有期望呢?
首先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可能做到的。最起码父母也希望孩子健康快乐。
虽然有人说可以接受孩子的一切选择,包括堕落和毁灭。但是我肯定做不到,也不觉得父母需要做到。
理性的态度就是如实地评估自己的期望和孩子的情况。
评估自己的期望的核心是想明白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的期望的背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有时这两个目的是冲突的。
比如有些父母希望孩子乖,听话。但其实背后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自己的麻烦。所以在实行中常常会打压孩子的主动性。然后又抱怨孩子不主动学习,不主动做事,什么都要自己管着。
没有哪个父母会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无法独立的人。但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无论是因为溺爱而什么都要包办,还是因为怕麻烦而事事压制,都是在伤害孩子的独立性。
还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可是不愿意做任何付出。这背后其实是不劳而获的妄想。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妈妈在骂她的女儿碗都不会洗。可是这个女孩确实就是不会洗,而她妈妈宁愿花很长时间骂她都不愿意教她洗。
有期望不是问题,问题是不愿意为了期望去努力。如果只是幻想着孩子要怎么样怎么样,但不去给孩子提供帮助,提供能让他这样的环境,那就只是白日梦。最后它不会自然而然就发生。
父母除了自己的期待,也要考虑孩子自己的期待。如果父母的期待本身就够包容,就不容易和孩子的愿望冲突。
比如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希望孩子有个幸福的人生,等等都是开放式的期望,就能兼容很多具体的愿望。
如果愿望很狭隘,比如就要孩子做明星,或者就要孩子考上名校,或者就要孩子做某个职业,等等,这样包容性太小,就容易和孩子的愿望发生冲突。
真正的理性是想明白自己要什么,有什么资源,有什么限制,如何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对孩子也一样,要想明白如何能帮助孩子既达到自己的期望,又完成孩子的愿望。
这个功课每个家长都应该花时间去做,把这些事尽可能想清楚。如果当下不愿动脑,以后会吃大亏。
哪怕是看上去最简单的“孩子快乐就好”的愿望,也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如果真这么简单,就不会有那么多不快乐的人了。
什么才是全然接纳孩子
有人以为接纳孩子就是孩子怎么做都是好的。全然的接纳就是不应该觉得他有错。如果觉得孩子不对,是自己的问题,应该反省的是自己。
这种想法隐藏的前提是孩子是完美的。
而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不接纳。难得觉得孩子是完美的这件事本身不就是最大的妄念吗?凭什么孩子就不能有缺点?不能有“恶”的意识?
孩子本身就带有动物的原始本能,也带有人性的光辉和人性的弱点。所谓的完美的天性只能说是人人都具有,但也都被杂染了。并不是说孩子出生时就是完美的,更不是说只要大人不管,他会一直保持完美。
王阳明的心学四诀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虽然孩子出生时是无善无恶的,但是我们不可能停留在无善无恶的层面上,只要有了行动,就会分出善恶。而指引孩子知善知恶,帮助孩子为善去恶,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真正接纳孩子是如实看到他的问题,但是不带情绪,不带审判地去帮助孩子不断完善自我。
也有人相信孩子不需要父母的任何指引和帮助,因为孩子就是比父母更高层次的存在。良知就是他们的本能。
这实际上是在效法动物。因为动物就是这么做的,任由孩子自由生长。但是动物具备人类没有的优势,就是能生上几十几百个孩子。之后靠大自然去优胜劣汰,最后百里挑一出一个最强的。
我们唯一唯二的孩子要敢这么做,那真是要有极大的勇气和自信的。
人类有人类的优势。其中一个就是因文字的出现而实现的智慧的传承和积累。自古圣贤都重视教化之功,重视童蒙养正。所以我会选择师圣贤而不是师动物。
当我们能用感性和孩子建立连接,再用理性面对我们自己的期望和孩子的真实情况时,才能如实地看见孩子。
没有这个基础,再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是无本之木。
在看见孩子的基础上,才能来谈教育是什么。其实也都离不开刚才说的知善知恶以及为善去恶。下一篇我会聊一下家庭教育到底要做什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