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桃源何处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疫情中的春天,仍然如期而至。走出蜗居,放眼春晖下的山川大地,处处洋溢着绿色生命的气息。
山上到处是盛开的桃花。走进南山上的桃林,桃花美景让人迷醉,桃花四溢的香气,随着暖风弥漫在空气里,让春天有了沁人心脾的味道,让人忘却一切世间烦恼。

如果说春天是一首充满着美丽和活力的诗歌,桃花就是它最美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盛开时的姿态美艳而热烈,桃花为春天注入了诗意,惊艳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展示出自然界最美的风景。
看到桃花,就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为他虚构的鬼故事所迷恋。也许人类无法摆脱乌托邦情节,总是迷恋虚拟的人间天堂,我也不能脱俗。而对乌托邦的迷恋,这到底是人性中虚妄的谬误?还是人性中深层的心理需求?我无法找到答案。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为我们描绘的人间仙境桃花源,那么迷人,但是这是真实的世界吗?仔细观察,就会知道,这并不是真实的人间美好生活,而是充满诡异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阴间生活。“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山下有小洞,仿佛有光,且极其狭窄,仅能容一人进入。这是什么路呢?显然不是人间的康庄大道,而是供鬼魂通行的墓道。
误入其道,进入其中,看到的种种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是虚幻的假象,“屋舍俨然”不过是纸做的美屋豪宅,“黄发垂髫”的男男女女,不过是累累白骨,“鸡犬相闻”只是荒野禽兽的叫声,“设酒杀鸡作食”不过是腐烂的祭品。这些鬼魂见他只身一人,并无恶意,便将他送回墓地的出口,并告诫他不要将此地与他人提起!
谁知渔夫不守承诺,引来了大批人马,鬼魂们无奈,只好施展了障眼法“鬼打墙”,使得太守一行人无功而返,最后这件事传到刘子骥耳中,他很可能也找到了墓地,但却惹怒了冤魂,弄得厉鬼缠身,大病而亡。
桃花源,看似美丽诱人,实则是阴间鬼魂的生活。阴宅讲究选风水宝地,一般都是要依山傍水,而且还会种桃桑辟邪。那么文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就符合阴宅要求。极窄狭仅可通人的墓道样式,道路两旁辟邪的桃树桑树,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鬼魂,阡陌交通的鬼道,都符合古代葬经要求,这些在桃花源里都聚集了。

桃花源看似诗情画意的美好生活,其实是一个死人的世界。陶渊明为我们叙述的人间天堂,或许是一个警告,他让我们不要迷恋虚幻的世界,那些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并不存在,人间天堂只能存在于形而上的意识里。乌托邦永远处在现实的对立面,也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如果它所宣称的美好有一天真的成了现实,它也会立即消解自身,成为让人难以置信的恐怖现实。乌托邦是人类因自身的欲望和缺憾而来的情节,一旦欲望满足它也就立即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人类要生活在真实的世界,这个真实的世界虽然并不完美,充满痛苦,荆棘遍地,道路坎坷,但是只要活着,就必须要接受现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在红尘这个大道场,接受人生的不完美,在尘世的酸甜苦辣中体会人生,寻找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