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丞与县令的区别
《大明王朝1566》中的淳安县丞
县丞、县令,这是两个不同的官职,简单地说,一个是一把手、一个是二把手,都是古代县级行政单位的主管官员。
单从名字上就可以理解,县令的“令”字为发号施令,当然是最大的领导者;而县丞的“丞”字来自“丞相”,无论国家的丞相还是县的丞相,都只能是副手,地位自然在县令之下。
历代把县丞称作“佐贰长官”,也证明了县丞“辅佐”、“贰把手”的地位。当然每个朝代对于县令、县丞的设立和品阶还有不少差异,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分析县丞与县令的差异。
郡县制的主要层级
县丞与县令的来历
世人皆知“郡县制”,清楚秦代时确立的国家-郡-县的行政机构,然而在此之前,县是比郡大的。
“周官有县正,(四百里为县。)各掌其县之政令而赏罚之。春秋时,列国相灭,多以其地为县,则县大而郡小。”
“至於战国,则郡大而县小矣。故甘茂谓秦武王曰:'宜阳大县,名曰县,其实郡也。”——《通典·职官》
从西周开始,四百里大的行政区域称为县,下辖数个郡,并设置“县正”作为行政长官,这也是县令的前身。直到春秋时期,诸侯国地位不断提升,郡开始成为县的上级机构,县令也开始出现。
“凡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为长,侯国为相,秩次亦如之。皆秦制也,汉因之……汉县有丞、尉及诸曹掾。”——《通典·职官》
西汉时期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度,把一万户以上的地域称为县,设置县令。同时西汉时期也开始为县令设置副官,包括县丞、县尉和各种杂务人员,县令、县丞搭配的官制正式开始。
县太爷常常被塑造成“丑”之类的小角色
县令=七品芝麻官?错!
现如今我们在提及县令时,往往都是略带戏谑和轻视的,这缘于各种影视作品中“七品芝麻官”的形象。其实县令、县丞这两个官职,并不完全是人们所想的——不入流的小官,他们也可能拥有不算太低的官职。
历朝县级行政区的等级
因为在古代,县也是有等级划分的。最早从北魏开始按区域大小和人口划分大、中、小三等县,北齐变本加厉,直接变成了九等县。隋朝时期将首都辖区的县提升为最高级,此后历朝都纷纷沿袭。其他朝代在京县之后的划分上各有差别,逐渐从“以人口为标准”演变为“以赋税为标准”。
唐代不同县令、县丞的官阶
在县分等级的同时,县的行政长官——县令、县丞也拥有不同的官阶,比如唐朝京县的县令就直接是正五品。而唐朝京县的县丞仅从七品下阶,可见当时有点县令独大的味道,官阶比二把手足足高出4级。
“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大明会典·职官》”
明代知县和县丞的品阶
从宋代开始,出现了“知县”代替县令承担一把手的情况,这种属于中央直接派遣的空降官员,常规的县级一把手还是县令。直到明朝,所有县级行政机构的一把手都改为知县,县令不再是正式官职名称,当然常常被作为知县的代称。
明清知县的品阶也开始简单化,明朝只是京县略高一级,清朝更是只有宛平、大兴两个县的知县为正六品,其他都是正七品,这也是七品芝麻官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