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鲁阁,台湾岛上的绝美峡谷
如果说台湾是一座美丽的宝岛,那么太鲁阁峡谷则是美上加美的奇景。太鲁阁峡谷曾被《中国国家地理》主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也多次被游客选为“台湾最佳旅游景点”之首。
太鲁阁峡谷景区位于台湾东部花莲县西北,连绵20公里,横跨花莲、台中、南投三县,包括太鲁阁峡谷、立雾溪流域、中横公路沿线景观。在台湾人心目中的台湾顶级景点,不是人们街知巷闻的阿里山、日月潭,而是太鲁阁峡谷。
太鲁阁峡谷的两岸悬崖万仞,奇峰插天。山岭陡峭,怪石嵯峨。谷中溪曲水急,林泉幽邃。具有长江三峡雄奇景观连绵不断的气势,被誉为宝岛台湾的三峡,列为宝岛八景之冠。
来到太鲁阁峡口,入口处耸立一座红柱琉璃瓦牌楼,上书“东西横贯公路”,这说明已进入台湾最为壮观的横贯公路的第一险段。这一险段,便是长约20公里的太鲁阁大峡谷,整段公路全被峡与谷所牵制。
太鲁阁的景观主要分布在燕子口、长春祠、九曲洞一带。燕子口是因燕子在石洞里筑巢而得名,在燕子口的大理石峭壁上,可见千万年风雕雨蚀形成的累累洞穴,这些洞穴是燕子筑巢的好地方。
据说早年每逢春夏之际,常有小雨燕、洋燕在峭壁间穿梭鸣唱,或在洞穴筑巢,于是便有了“百燕鸣春”的动人景观,从而博得“燕子口”的美名。随着游客不断,燕群早已被车声、人声惊走,此景不再,只留下一个个空洞的岩穴。
刚走进燕子口,就体味到迎面而来的清凉山风。这里山壁雄峻、幽谷迂回,站在公路护栏边,对岸山壁近在咫尺,仿佛伸手可及。看那如冰柱般挂落的灰黄色岩石,众多的大小洞穴,想象在晨曦或春季时,燕子飞到此处,衔泥造窝,穿梭往返,可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沿线山岭,高入云霄,谷深莫测,溪流蜿转,飞瀑淙淙。太鲁阁峡谷是恒古千年万载,水石互相纠缠。水作刀,石为料,经过千万年的溪流不停的冲割,切出了眼前这一种险峻雄伟,“参天地造化之最”的峡谷。
峡谷中由于日照难及,山风吹来时,沁着丝丝凉意。在栏杆边俯瞰峡谷中的乱石,裸露岩壁间流泻着的山溪飞快地向前淌去,没过石头,一路腾跃,水声悦耳。那些石头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九曲洞是太鲁阁峡谷中修筑横贯公路最险的路段,这里可谓是处处山洞,步步断崖,为中横公路的一大奇观。蜿蜒于山壁洞穴之中,凭栏右望,满目之内全部一道道壁立千刃的大理石群,在日光的映照下,恰似九曲蟠龙的眼神,闪闪发亮。
越向前行越觉地势险要,头顶是万丈若倾的劈崖,而脚下就是光怪陆离的深谷,一声吼叫,传来阵阵回音,久久不息。俯瞰岩下的潺潺溪流,仿佛悬于天地接缝间,那种天与地、岩与水合二为一的感受,让人顿觉飘飘若仙。
九曲洞为穿山凿洞而建,九曲并不指隧道有九个弯,而是隧道有数不尽的回廊曲折穿行于坚硬的岩壁中。这些都是当年开凿中横公路的“荣民”一斧一锤凿出来的,用手抚摸着那冰凉而光滑的石身洞壁,更觉非鬼斧与神工不可劈之刃之。
九曲洞这一路段实行的是人车分流,游客至此皆舍车步行。下车后,但见壁立万仞的危崖两岸皆垂直石壁,无路可通,唯有凿岩取道。当年开路时为了取光,人们凿通隧道一侧的崖壁,开窗取光,沿途窗口不断,工程之浩大与艰难,实属罕见。
燕子口和九曲洞是太鲁阁峡谷中最窄和最壮观的地方,由于峡谷断裂线毫无规则,险崖犬牙交错,因此修筑的道路也是跟着地势左转右旋,钻进岩腹的隧洞也一个接着一个。一路观赏着,一路赞叹着大自然劈山的威力,并为当年开路的艰辛而惊悚。
步行在悬崖旁的行人道上,感觉空中冷风阵阵,聆听谷底涛声隆隆,每行几步便会感到耳目一新。沿着曲折回转、忽明忽暗的线路,可边走边赏蜿蜒连绵的溪流,也可观看那两岸峭壁如削,石纹如绘的大理石岩层。
眼前的岩壁呈现出一幅幅绝美的山水写意画,仔细观赏对岸的多彩大理石壁,那弯曲流动的线条,是地壳变动造成的皱褶纹理现象,这变幻多端的形态足够让想象空间无限的放大,似花鸟,像鱼虫,任你想像。
刚出燕子口便到了靳珩公园,公园建在景观步道旁边,这是为纪念当年修建横贯公路而殉职的靳珩段长而设的,这里有蒋经国为靳珩立的石碑,石碑上有钱穆为靳珩写的墓志铭:“人类个别生命必有限,惟社会公共事业能无穷;而事业必创造于生命,惟能融聚其生命于事业者,其生命也无穷也。中国古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其意义即在此……。”
在公园内还立有一座“东西横贯公路合流工程处殉职员工纪念碑”。据说,在建造横贯公路时共有212位“荣民”殉职。
靳珩公园内还设有小商店、观景台及旅客休息区,站在观景台上可眺望立雾溪谷中著名的“印地安酋长岩”。由于从上游而来的溪水中含有大量的沙石,立雾溪中的沙石已沉积到酋长像的下巴附近位置,也许若干年后酋长像将埋没在沙石中。
过靳珩桥西行便是锥麓大断崖,这里有一块号称全球最大的大理石。高约1660米的巨石雄立若山、横卧挡川,整块岩体无一处裂缝,且光滑成形。巨型大理石下,九曲迂迥的峡流时而向下奔腾,时而向上涌动,水中不时闪耀出光亮的大理石礁,让人眼花缭乱。
锥鹿大断崖为中横公路中最险峻的地方,翘首向上看,一扇峭壁横地拦天,上一半高插九霄,另一半深入水中的崖面石墙。光秃的岩壁,错综狰狞,磅礴的气势,叹为观止。在这里天空被山势所阻,非引颈翘望,不见青天。
再向前行,只见峡谷两岸耸立两大削立的大理石山峰,仰望天空处,两岸山势几成一体,只剩下一道细细的岩缝透出些许光亮,线缝长约几公里,这是太鲁阁奇景之一的虎口一线天。这一线天无论是高度、长度还是气势,远超大陆各高山峡岭中的众多一线天。
由于受峡谷较窄的地形影响,一线天中常出现上升的特殊气流,飘下的落叶不往下坠,反而向上飞扬。人在峡中,只见三面崖壁,仰首只见云天一线。太鲁阁之奇,不仅奇在它的高伟、奇在它的山石,还在于它景景相连,几乎是十步一景,百步一奇,引人入胜。
慈母桥为红色的斜拉桥,在这满目绿色的山谷中,显得十分耀眼。相传,在这座桥边,有位母亲的儿子被洪水冲走,母亲就一直在桥上等待着,凝望着。她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已经在洪水中死去,只要她活着,她就要等下去,盼望她的儿子能回来。
站在慈母桥的一头,眺望对岸桥边的青蛙石,感受到的只有传说之外更震撼人心的天堂美景。青蛙石宛如伏在溪边的大青蛙,其中层为白色大理石岩,上下层则为深绿色的青色片岩。在巨石之上屹立着的兰亭,恰似青蛙王子头戴的王冠。
兰亭在这远山的碧绿、近水的蔚蓝、周边岩石的粉白中,更是平添了一抹亮丽的橙红,分外让人赏心悦目。若立于兰亭中,向远处眺望,只见山峦层层叠翠,那些青苔色的绿,那些树木的青,那些颜色成为了流动的美。
向下看去,立雾溪静静地流着,而在这山谷间,这溪水并非悄无声息,和着这山谷,溪水则是有堪比大海之气势。这太鲁阁的山,若奔腾的水。这奔腾的水,若险峻的山。这种妙不可言,是用任何豪情壮语也无法表达的。
长春祠是一座充满中国古典风情的建筑,它是为纪念在横贯公路中殉职的“荣民”而建的。金黄色的琉璃瓦搭配白色的墙面,显得肃穆庄严,祠堂前一股一分为二的瀑布直泻溪谷,长春祠是集山崖、寺庙、溪流、瀑布于一身的景观。
长春祠依地势嵌入山壁间,立于断崖下,精巧而庄严,清新的泉水自山壁涌出,形成一道飞瀑直泻而下,终年不息,形成了“长春飞瀑”的盛景。远望长春祠,小小祠堂镶嵌在绿色山壁上,加上日夜流淌的飞瀑俨然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立雾溪经长春祠前缓缓流过,隔岸望去,只见在祠前那壁立千仞的大理石山体上刻着“长春听涛”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挺拔。而长春桥与仙霞隧道相连。一路上桥与隧道相互交替,把群山和险流连成整体,景色蔚为壮观。
祠堂前建有环形步道,供游人饱览峡谷及溪水风光。祠后的山壁间凿有一陡直石梯,蜿蜒向上可到达观音洞,洞内有观音石佛及横贯公路的施工全图。登上矗立山崖之上的太鲁阁楼,居高临下,可俯瞰立雾溪曲折河道和太鲁阁峡谷风光。
太鲁阁是大自然的鬼斧与人间的奇迹造化出的名胜,横穿台湾中部的横贯公路依悬崖而建,时而穿洞,时而过桥,这个工程即使是使用现代化设备都是十分艰巨的,但人们却用最简陋的工具开凿出来。望着崖壁上的历历凿痕,我意识到这条路是用鲜血和生命开拓出来的。
当年蒋介石退守台湾,携来了大陆国库的全部黄金,加上美国每年1亿美元的资助,大张旗鼓地在台湾架桥铺路。大批被迫离乡来台的国民党士兵,从军队中淘汰出来后,成为架桥铺路的“荣民”,承担起台湾中部横贯公路这个艰巨的工程。
这些“荣民”在修路时没有先进的开路工具,又怕巨石震开后砸落而不敢放炮炸石,全凭大锤、钢钎和铁铲开凿,花了4年时间,硬是在坚硬的大理石山脉开出了一条东西横贯公路,可说这是一条用汗水、泪水与生命打造出来的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