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千万不要太勤快

「您在教育上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点上方蓝标即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班主任千万不要太勤快!

文/杨春林


曾经看到一篇介绍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文章,其核心就是一个“勤”字。文章主张要手勤,脚勤,嘴勤。对此,我不是特别认同,恰恰相反,我以为,老师千万不能太过勤快。

表面上看,勤快是负责任的态度,似乎没有太大的毛病,学校要求我们老师勤快,家长也希望我们老师勤快。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理性地想一想,我们老师太过勤快,从孩子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来讲,未必是件好事情,甚至有可能有着非常严重的后遗症。

最近,有一个学生来找我谈话,他说,初中的时候,老师看得很牢,管得很紧,老师天天盯着。自己基本不用思考,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生活变得简单。进入高中之后,老师不再死盯着自己,一时间无所适从,很长时间都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说到底,人最终都是要学会自我管理的,如果一直生活在保护看管之下,学生根本不用去动脑,不用去规划,他的能力也就渐渐散失了。该让学生去尝试的,就应该让他们去尝试;该让他们去体验的,就应该让他们去体验;该让他们去选择的,就应该让他们做出选择。一句话,有些该走的路一定要自己走过,逃脱不了,差异在于,选择不同,付出的代价不同而已。

1

不要说得太勤快!

不要说得太勤快,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说得快,二是说得多。

1、慢说。

有句话说得好,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很多事情在没有定局之前,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对此我深有体会。学校一有通知就去告诉学生,如若有调整和变化,学生的体验会比较差不说,还会浪费师生时间,影响老师的权威性。鉴于此,我选择慢半拍,慢慢来,不急不躁。如果其它班级已经通知了,学生已经知道了,我简单地说一下也就可以了,甚至都不用说,节约的时间。

曾有学生微笑着对我说,老师你真懒。我回复:紧急的事情,我还是第一时间通知的,很多事情并不急迫,迟点早点没区别,最终的结果都一样,急啥呢?我们迟通知,也没有影响我们完成相关工作,有时还我们完成得早,莫急莫急!如果你真着急,可以到办公室看看,单独来问问。学生适应了我的慢节奏,也领略了有条不紊的生活态度。

2、少说。

成长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能不说就不说,能少说就少说。关于说,我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是说事情和表现。学生一有风吹草动,这里没做好了,那里被扣分了,我就去和学生说,喋喋不休念叨,学生不胜其烦。因为每一次诉说,背后都是对学生的否定和不满,学生往往非常沮丧,没有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如今回想起来,这种做法只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焦虑,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太大的作用。

二是说理念和感悟。随着教龄的增长,我不断体会到,教育是影响,教育是感染,教育是唤醒,如果天天忙碌于鸡毛蒜皮的小事,天天上蹿下跳忙于救火,深陷琐事和杂事难以自拔,这样的教育始终是低层次的,我开始着力于传播理念和感悟。可以是自己思考所得,也可以是学习所得,拓宽学生的眼界,引领学生发展。学生从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改变是微小的,只是内容做了调整,但我发现,自己变得让学生欢迎了。其实,这也好理解,学生从老师身上得到的,不再是批判而是成长。

如今,我把两者进行了结合,数量上进行有效的控制。事情和表现,学生能处理的尽量学生搞定,我关注共性问题或是严重错误,以欣赏表扬赞美为主;说理念和感悟,走精选的道路宁缺毋滥,准备充分了再发言。有时去教室,学生说,老师你讲几句,或是建议我用自修课开班会,我笑而不语,让学生永远怀抱着期待。

2

不要走得太勤快!

多去走走看看,了解学生的情况,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这是我们老师应尽的职责。但是走的太勤快,学生的表现事无巨细都会被发现。老师都是有责任心的,总要管一管,或说一说,说多了,疏离了师生关系,严重的还造成矛盾冲突。

成长的过程当中,谁没有犯过错误呢,谁不是在一个错误又一个错误的基础之上成长过来的呢,有些小问题可以忽视,并不是每件事情都必须针尖对麦芒,一定非要辩个是非曲直对错。我并不主张树大自然直,但,有些问题真的过了这个年龄就不复存在了,可以以更豁达的态度面对。

看过一个材料,《教育孩子要用好三面镜子》。

1、放大镜:把孩子的优点放大来看。孩子有好的表现,立刻称赞,以此增强孩子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2、显微镜:把孩子的缺点缩小来看。对孩子的无心之错要多宽容,淡化他的疏忽,安慰之余再陪他一起检讨改进的方式。

3、望远镜:把孩子的前途放远来看,放下焦虑和功利心态。

这三镜,说的很有道理。如果我们老师不“盯”“关”“跟”,能对学生身上的小问题视而不见,不把孩子的问题放在显微镜下考量,多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多加表扬鼓励,我相信,学生会朝着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谁说没有这种可能呢?

当然,我所说的不要太勤快,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有着立体化的信息来源,师生沟通渠道顺畅,班级管理尽在掌握之中。如果学生最起码的要求都做不到,老师不在场学生乱成一锅粥,那么我们只有采用劳动密集型的管理方式,天天蹲守在教室里头,天天看着学生。

3

不要做得太勤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在家当爸爸或者妈妈,在校当老师,每个人的身分角色不一样,不同的角色,应该有不同的承担。那么,我们老师,到底该干些什么?

我以为教育是管理平衡协调沟通,而不是把自己变成老黄牛的角色,凡事亲力亲为,凡是身先士卒。适当的示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剥夺学生成长的权利。学生能做的都让学生去做,学生能完成的,让学生去完成。你抢着做了,学生锻炼就少了,他的能力就变弱了。而真正碰到事情的时候,他只会做个旁观者在边上看了。俗话说,懒娘养出勤快儿,勤娘养出懒惰儿,切不可好心办坏事。

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具体的事情做多了,思考引领相对就少了。学生对班级有没有感情,有没有归属感,取决于他了班级做了什么,奉献了多少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老师过于勤快地去做学生能做的事,抢了学生的饭碗,是老师的失职,并不值得推崇。

凡事都有度,难在那个度的把握上。勤快到哪种程度,懒惰到哪种高度,因人而异,不同的年龄段,也会有不同的差异。年龄段越低,可能确实需要看得越牢。不过,我们真的不要低估了现在孩子,如果你勇于放手,哪怕是小学生,他们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精彩,问题是,我们老师到底能不能做到人尽其才。

让我们一起探索,共享教育幸福!

尊重原创,支持好文

喜欢本文,可识别下列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

▼▼▼

杨春林, 杭州市优秀教师, 语文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 杭州市优秀班主任、杭州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 浙江班主任网络研修团队创始人。浙大等多所高校培训讲师,国培、省培授课教师。《班主任》 《新班主任》  等媒体封面人物, 浙江 2015 年教育新闻人物,著有 《变出品牌班》等。

█ 交流/约稿/咨询请联系杨春林老师(微信号:zjjsycl)

█ 问题求助,分享感受,请在公众平台(hzycl2016)留言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