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才子的文人数不胜数,但能被称赞为全才的却屈指可数。而苏轼就是其中名副其实的一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苏东坡,北宋著名人物之一。了解其生平经历,不得不被这个宝藏词人所惊喜。
苏轼善书,尤其是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的名家之长,再将徐浩、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
苏轼的书法重在写“意”,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董其昌曾对《赤壁赋》此卷书法如此评价“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世人尚不知有笔法,况墨法乎”。而“气韵”,可以说是他书法的最大特点。故世称苏的书法之美乃“妙在藏锋”、“淳古道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有“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
而他的书法寓意之说则更加精辟,既为当世直视,又为后世楷模。黄庭坚赞陈:“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 。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推崇苏轼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可谓是一点异议都没有,他在诗、词、文方面都颇有建树。
写得一手好诗。苏轼对诗的表现力是惊人的,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社会政治诗、咏物寓志诗、咏史怀古诗等等,都曾在他笔下浓墨重彩过。
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批判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富人事华靡,采绣光翻生。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岁晚三首.馈岁》对社会中存在的贫富之差的发问,抒发了诗人对贫富不均、民生疾苦的感叹,充满人道主义的忧患意识,体现了苏轼开阔的政治视野、敢于揭露政治弊病和社会矛盾的担当。
作得一手好词。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是豪放派的开创者。
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多次被贬,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但在苏词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他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豁达的人生态度。“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不正是值得我们反复学习的吗?
著得一手好文。苏轼二十岁的时候进京应试,其《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次一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足以见苏轼的文章造诣同样不可小觑。连黄庭坚都评价道:“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之气贯日月”。
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
诗人中有“美食家”这样有趣称号的不多,而苏轼绝对占一席之地。
会做美食。苏轼在黄州当职时,发现当地猪肉价格十分便宜,但是“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在“自笑平生为口忙”的苏轼手里,猪肉从此脱胎换骨,一道东坡肉,流传至今。
会吃美食。在苏轼看来,小猪颈后部那一小块最好吃;吃螃蟹要选秋风起、霜冻前最肥美的两只大螯;蛤蜊要半熟就着酒吃。这般会吃的诗人,在今天也属实少见啊。
爱吃美食。苏轼晚年食素,常吃水果,杨梅、荔枝、龙眼等,他都十分喜欢。尤其是荔枝,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表达对荔枝的喜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他的吃货属性暴露无疑了。
苏轼擅长画墨竹、怪石、枯木等,且绘画主张神似,重在写意,画外有情,画有所托,反对形似、程序的束缚,他曾说过:“论画以形式,见与儿童邻。”,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不受形似的束缚,这恰恰也是他个人性格的体现。
他最喜欢画的当属最代表文人气节的竹子了,“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么爱吃肉的他,竟然写出这样的诗句,对竹子的喜爱可见一斑了。而他画墨竹,颇具掀舞之势,“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追求自然,认为“竹子生时,何尝逐节生。”不受物体本身的束缚,画中处处见其灵秀之气。
苏轼为官最受当地百姓所称赞的一点莫过于他的治水工程。在杭州任职时,他发现西湖由于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于是,苏轼到杭州的第二年,带领当地百姓疏浚西湖,开除葑田,恢复旧观,筑起长堤,后称“苏堤”,现在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民间甚至流传着“东坡处处筑苏堤”的说法。而苏轼被贬颍州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筑堤。
他指导的建筑工程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充分考虑当地自然和人文条件。在疏浚西湖时挖出大量淤泥杂草,他实地考察,并且征求当地老百姓的建议,最终将淤泥杂草用来修筑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既方便人们出行,又省去搬运功夫。
苏轼一生多次被贬到边远穷苦地区任职,最惨的一次莫过于被贬到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儋州。别看现在的海南三亚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而当时的苏轼已经62岁了。
但是苏轼并没有被眼前的磨难吓倒,他以宽广的胸襟、坚韧的报国信念和对当地人民疾苦的同情,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他在这片南荒之地浇洒心血,甚至感慨:“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一生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入乡随俗,与当地人民很快打交道。他认为海南岛不但风土极善,而且人情不恶。
他在这里办学堂,兴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来到儋州,从苏学。在宋代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当地居民患病一般由术士看病,治病向上天祈祷,他写文规劝,加上本身对中药的研究,把本地草药制成秘方传授给当地老百姓;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来自不卫生的河沟污水,饮用后往往感染病菌生病,苏轼为当地挖水井,取得干净健康的水源。
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下来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苏轼在医学领域也颇有建树,史载:“轼杂著时言医理,于是事亦颇究心”。他钻研医学,广采众方,立志“济世活人”。
在海南任职时,发现当地人信巫不信医,杀牛拜神来治病,他非常痛心,写文规劝,并广泛宣传医学知识,利用所长,研究当地草药,写成方子留给当地百姓,还亲自拄着拐杖上山采药,为当地百姓治病,极大改善当地迷信风俗,造福人民。
同时,苏轼还把收集到的药方、医方编写成书,著名的《苏学士方》至今还有很大价值。他广交好友,不耻下问。与当时的名医庞安时、王彦若都有较深的友谊,连有些难求的药方都被他苦求而得。
苏轼有太多才华让我们为之惊叹了,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然而这些都不足以道完苏轼的全部,苏轼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而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如果能与苏轼来一次时空对话,我一定要问问他:苏轼,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