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蛤蚧
一、典籍摘要
《本草衍义》:“补肺虚劳嗽有功,治久嗽不愈。肺间积虚热,久则成疮,故嗽出脓血,晓夕不止,喉中气塞,胸膈噎痛。”
《海药本草》:“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
《本草纲目》:“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
《本草经疏》:“蛤蚧,其主久肺劳……咳嗽、淋沥者,皆肺肾为病,劳极则肺肾虚则生热,故外邪易侵,内证兼发也。”
《冯氏锦囊秘录》:“味咸,气平,有小毒。入手太阴、足少阴经,属阴。能补水之上源,则肺肾皆得所养,劳热咳嗽自除,邪物鬼气自去,且下输膀胱,则水道自通矣。”
《本草备要》:“咸,平。补肺润肾,益精助阳。治渴通淋,定喘止嗽,肺痿咯血,气虚血竭者宜之。”
《饮片新参》:“腥咸平。治肺肾虚劳喘痿,敛阴纳气。”
《得配本草》:“咸、平、温。有小毒。入手太阴、足少阴经血分。助阳益精,定喘止嗽。功用在尾,其毒在眼。去眼,或去头足,洗去鳞鬛内不净,以酥炙,或以蜜炙,或以酒浸透,隔纸缓焙熟令黄色,研用。口含少许,奔走不喘息者为真。”
《日华子本草》:“下石淋,通月经,治肺气,疗咳血。”
《开宝本草》:“久咳嗽,肺劳传尸,杀鬼物邪气,下淋沥,通水道。”
《玉楸药解》黄元御:“味咸,气平,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敛血止嗽,利水助阳。蛤蚧收降肺气,疏通水府,治喘嗽吐血、消渴癃淋,通经行血,起痿壮阳,及虚劳羸弱之病。口含少许驰百步不喘,止喘宁嗽,功力甚捷。其毒在头足,其力在尾。如虫蛀其尾者,不足用。”
二、现代研究
成分:主含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氨基酸,尚含甾醇脂、胆固醇、硫酸钙等。
作用:本品有性激素样作用、能耐缺氧、可提高自由基代谢酶活性、抗衰老、增强免疫、有抗高温、耐低温、解痉平喘、抗炎等作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