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如果不逃跑,而是坐在宫中等朱棣,朱棣敢动他吗?

在很多人的眼中,若是说在朱元璋的众多子嗣中哪一个最为像他,那么便非朱棣莫属。在朱棣身上,我们可以见到朱元璋的影子,这论谁见了都是得承认的。只是,朱元璋并没有选择让朱棣继承自己的皇位,他觉得,像他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有一个便足够了,他害怕,害怕自己曾经犯下的某些错误再一次的发生。最终,朱元璋在离世之前,留下一封密诏,让自己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

公元1398年6月30日,朱允炆于南京即位,而朱棣等人,则依旧是在各自的封地当着各自的藩王。朱棣心中自是不悦,他本身的才华 ,难道还不抵那个小儿?为何这般不公?

促成朱棣最后举兵反抗的导火索,来自于朱允炆的一项措施——削藩。作为一个君王,想要将国家的权力都揽在自己的手中,这也算得上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朱允炆此举也受到了不少朝堂大臣的拥护,但是,此举对大多人而言确实无关痛痒,但是,对于诸位藩王而言,却是极为受损的决策大家不仅会失去其本身的权势,日子也会过得更加艰难。

说来这朱允炆也是胆子大,竟然敢对自己的叔伯们下手,但是,这姜终归是老的辣,朱棣等藩王也不是那般好拿捏的,当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之后,毫无办法之下 ,便也只能选择反抗。最终,燕王朱棣以及其余几位带有野心的藩王自是联合在一起对朱允炆的政策进行抵制。藩王的权势,自是不容小觑,当初,朱元璋为了守护自己的边境疆土,特地将自己的儿子们派往各处,实行世袭制藩王政策。这些藩王,一个个的在自己的封地内都有着独立的兵权,手上所握有的私人兵队人数基本上都是在3000至15000之间,联合在一起的实力,也是足够大的了。

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力度相当之大,他想要将藩王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新皇帝登基,总是得立立威,但是朱允炆此举实属是有些心急了些,自己的根基未稳,就急于对自己的叔父们开刀,都说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朱允炆最终还是烫了嘴。在一系列的强压政策之下,藩王们终究是没有选择顺从,朱棣等人在一开始之时虽说依旧是遵循祖训没动手,但是,最终还是被朱允炆逼得走向了反叛之路。

公元1399年8月,“靖难之役”开始 ,这场持续了3年之久的军事对峙,在朱棣“清君侧”的理由之下席卷朝堂。燕王朱棣凭借着自身的卓越军事领导力,最终一举攻入朝堂,登基为王。而朱允炆,最终也杳无音信,有人说,他早已经葬身火海;也有的人说,他剃度出家,远走海外,至今为止,关于朱允炆最后的结局 ,依旧是一个未解的历史之谜。

有人问,倘若,这朱允炆在当时没有选择反抗,而是坐在宫里静静等着朱棣,那么,朱棣还敢动他吗?

很明显,朱允炆倘若是真这么做了,最后的结局不过也就是一死罢了朱棣想要称帝,这是摆在眼前的既定事实,只要这朱允炆在世一日,那么,那个皇位终究是朱允炆,他朱棣再怎么想要登上皇位,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这并不是朱棣想要的结局。朱棣花费了那么多的心思,并不仅仅是为了夺回自己的藩王之权,他内心想要的东西更多,是那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只有那样,他才可以不再受人掌控。

不过,相比于朱棣而言,朱允炆在做皇帝这件事情上的能力确实是没有朱棣那般强,最为主要的是,朱允炆连最为基本的安抚人心都不懂的,一登基就那般造作,最终造成这般局面,也实属是意料之中的了,就算是朱棣不反,其余的藩王怕也是按捺不住的,所以,终究是历史的选择罢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