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蔓延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东郭先生的寓言故事】
  中山狼的故事,想必家喻户晓。
  东郭先生是发自善心的救助。那么,善良对不对?对!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章》中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毫无疑问,善良本心的动念是正确的。
  我们都很清楚,在中山狼故事的里,邪恶的狼是导致故事结局反转的重要角色。
  问题出在哪里?在于善良的实施对象是错误的,在于对实施善良的辨别是错误的。
  在《论语·宪问》中有这样的对话:“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问:“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德呢?要用直来报怨,用德来报德。”这里所谓的“直”,意思就是“按规矩来”,通俗来说就是“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这就是对“怨”的最好应对方式了。
  必然,中山狼传的故事是有所指的。翻开历史,就可以找到这个故事的原型。这个故事也绝非拍脑袋的创作,明代的马中锡借用中山国的灭亡,无疑是在影射当时的社会。
  换个历史事件也可以写出来类似的故事,比如《美式感恩》,或是称作《印第安人》。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曾经,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有这样一个事件:劫匪将人质束缚并对其长期进行恫吓。当人质们得救之后,出乎意料的是,居然非但没有记恨劫匪,反而产生了敬爱与依赖。在判处的时候,竟请求法官予以释放,甚至作伪证否认其所犯的罪行。这种情结,则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这种现象我也遇到过。之前有位老师,并非为人师表,而是处处显示自己,更主要的是常直接对学生恶语相向,甚则体罚。毕业之后,给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此人,谈及其所做的事往往尽是苦笑。但还有些人,对其百般袒护,不可听得半句客观评价:“这个老师是让我获得这门科目知识的重要人士。虽然她有点严苛,不近人情,但她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老师。她有她的主张和想法,你可以不认同她的做法和学术观点。但你说她不对,就是不对。嗯,这很不合适。”任何一门科目总归是要有老师讲课的,可以说,所有的科目都有着重要的老师。为什么偏偏是这样一个老师给其印象深刻呢?又是为什么宁可反驳未来可能会存在交集的同学,也要维护或许至死都不再相见的存在严重教学问题的老师在其心中的美好印象?
  这并非是对痛苦的上瘾依赖,因为并没有继续维持这些经历。或许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一种畸变形式,在大脑中将痛苦的遭遇改编为美好的样态。
  将自己的伤疤视作美丽的艺术品,而造成伤疤的人则视为创造杰作的艺术家。
  继续深挖,或许根源在于是非观的扭曲。每当看到死人,某个条件反射的途径便极为清晰明朗:要点蜡烛为其祈祷。但是,并未细究其曾经活着的时候做过什么样的事,比如是个恶贯满盈的杀人狂魔呢?
  或者说,由于这个条件反射通路太过于明显,导致脑海中就只剩下这么一个简单的关联,而对于其生前的所作所为在主观上就毫不关心,只有一个念头:只要是死,就要怜悯。
  PTSD加上错误的是非观,导致了自己的怜悯恻隐之心发生了方向相反的泛滥。
  对于罪犯行为也是如此,对于国家兴衰也是如此。
【东郭先生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东郭先生的错在于,将邪恶想象得太过于天真,对于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作出了误判。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错在于,经历中的创伤应激,导致善恶是非观念的颠倒错位,对已发生的邪恶表达出了善良的行为。
  听到某个国家的小孩,声称要杀光中国人。有些中国人对此给出的标签是“童言无忌”。童言可以无忌,但是大人是怎么做的呢?大人不这么想,小孩能这么说吗?小孩这么说了,大人不去教育,对幼小的邪恶心性置若罔闻,这又是欲意何为呢?在童年时期就埋下了杀机的种子,童言可以无忌,但要是等长大了呢?好,此事不谈。
  有个国家,建国两百多年之间,发动了两百多次战争。这令世界上很多国家,丧失了自己的主权,民不聊生。现在这个国家逐渐走向衰败,这本应是自作自受的快意之事,而且可以让很多流离失所的人重建家园。可以猜猜,这时候,又有一些中国民众说什么了?
  曾经一些人将放生行为直接与“作秀”、“伪善”划等号。诚然,有些放生者纯粹是为了放生而放生,只是为了追求积功德。这种功德固然是无法积出来的。但如果一棒子都打死,歪曲了人们的善恶是非观。如果放生都不是行善的话,难道帮助恶人才能叫行善吗?
  有些放生者将鳄龟放生,这个做法无疑是错误的。因为鳄龟的天敌很少,所向披靡,可以吃光水域中诸多动物,也就是鳄鱼这样的更为凶残的对象才可以控制住。因此,这样的放生,反而会害更多的生灵。
  所以说,就那一点点小善,有可能会导致极大的恶,千万不要为之。就连扶老奶奶过马路都不干的人,背后有大恶的前面那一小点点善,咋还这样念念不忘了呢?
  应该要清楚的是,善良的本心是没错的,但不要滥用善良。
  善良,可以不计回报,但一定要计后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