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基础知识:介词(二)
介词
把名词、代词或词组介绍给动词或形容词,和这些名词、代词或词组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处所、时间、对象、凭借等,这种词叫介词。文言里最常见的介词是:于、乎、诸、以、与、为。
(三)“以”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和现代汉语里“拿、用、把、按照”这样的词相当。如: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难势》)
——拿您的矛刺您的盾,怎么样?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苏轼:《石钟山记》)
——现在把钟磬之类的打击乐器放在水里,就是大风大浪相冲击也并不作响。
3.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其余船只都按照次序前进。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原因是从“凭借”引申出来的,“以”和现代汉语的“因为、由于”相当。如:
4.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为蔺相如功劳大,所以授于上卿官职。
5.而吾以捕蛇独存。(柳宗元:《捕蛇者说》)
——可是我由于捕蛇还单单地活在这里。
3.表示“率领”。这样用的“以”字带有动词性和现代汉语的“带着”大致相当。如:
6.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宫之奇带着他的家族离开虞国。
7.盖以十舰最著前。(《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黄盖带着十只船走在最前头。
4.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用法同“于”,和现代汉语“在”相当。“以、于”不同的是:“于”通常放在动词之后,“以”表示时间只能放在动词之前。如:
8.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柳宗元在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以”表示时间,位置在动词“卒(死)”之前。
9.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至于泰安。(姚鼐:《登泰山记》)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到达泰安。“以”表示时间,在动词“乘”之前。
(四)“与”的用法
现代汉语的“与”可以作介词,如“干部必须与群众打成一片”;也可以作连词,如“志强与志华都是三好学生”。文言的“与”不仅可以作介词、连词,还可以作动词:作介词和现代“跟、同”相当,作连词和现代“和、又”相当,作动词和现代“给”相当。如:
1.公与之乘。(《左传·曹刿论战》)
——庄公同他乘一辆车。“与”是介词。
2.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韩愈:《原毁》)
——他作为一个人,是个多才又多艺的人。“与”是连词,连接“才”和“艺”。
3.乃书《过零丁洋》一诗与之。(陈弘绪:《文天祥传》)
——(文天祥)就写《过零丁洋》一诗,给了张弘范。“与”是动词。
区别“与”是动词、连词还是介词,要从全句的结构着眼,看它前后都是哪类词,它和这些词发生什么关系。例如:为什么说“公与之乘”的“与”是介词,而“乃书《过零丁洋》一诗与之”的“与”是动词呢?我们知道,由“与”组成的介词结构是放在动词前边作状语的。“乘”是动词,所以“公与之”的“与”是介词。“一诗与之”的“与”后边再没有动词,“与”当“给”讲,它是动词。
又如:为什么说“公与之乘”的“与”是介词,而“才与艺”的“与”是连词呢?因为第一,“才与艺”可以说成“艺与才”,“公与之乘”却不能说成“之与公乘”。这就是说,连词连接的两项能换位置,介词前后的两项不能。第二,“公与之乘”可以说“公尝与之乘”,“才与艺”却不能说成“才很与艺”。这就是说,介词前能加入副词之类的词语,连词前不能。此外,代词“之”不作主语,也足见“公与之乘”的“与”是介词,而不是连词。
未完待续……
这里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起来,一起来读书养性。
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提倡阅读纯文学,拒绝网络爽文小说!我们也不提倡听书,汉字的博大精深与艰深晦涩,只靠“听”,能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