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国保--古遗址(2)
本篇目录:
************************************
11.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
唐至明 山西省永济市
12.曲回寺石像冢
唐 山西省灵丘县
13.萨拉乌苏遗址
旧石器时代 内蒙古自治区乌审
14.岱海遗址群
新石器时代 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
15.庙子沟遗址
新石器时代 内蒙察哈尔右翼前
16.架子山遗址群
青铜时代 内蒙喀喇沁
17.大井古铜矿遗址
青铜时代 内蒙古林西县
18.城子山遗址
青铜时代 内蒙古敖汉
19.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
汉至唐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20.黑山头城址
金、元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
*****************************************
11.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是唐至明代古渡与故城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约13公里处黄河之滨·蒲津渡是历史上的著名古渡口,河桥始建于春秋时期鲁昭公元年(前541年),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改建为铁索连舟固定式曲浮桥。
蒲州古城则是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所封中都的所在地,以后金、元、明、清各朝均有重修。唐代蒲州城(外城)周长约5700米,明代蒲州城(内城)周长约5400米。明代蒲州城砖砌城墙保存完好,东、南、西、北四座城门都保存较好。
1988年明确了遗址的方位,1989年出土了唐代系缆固桥的铁牛,1991年3月进行全面发掘,出土的遗物有铁人四个,铁山两座;铁墩四个,七星铁柱一组(七根),明代防护石堤约50米及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记事碑一通。
蒲州故城相传为尧、舜帝故郡,是一座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意义的历史名城。内城明代砖砌城墙保存完好,城中心鼓楼台基尚存,为砖砌方形形制,台基四面有砖券洞门,大门上方各有匾书。古城墙及四大门瓮城遗址尚存。外城夯土城墙高于地面5米左右。
2001年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曲回寺石像冢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城南75公里三楼乡曲回寺村,建于唐代开元,是大禅师慧感奉诏创造。石像冢的形制均为石块砌垒,上以长条石封顶,再以沙石土掩埋。每冢增留一小门,从外部能看见内部的石像。冢体大小不等,一般的高三四米,围二三十米,从外观看与坟墓无异。
曲回寺自唐代初创,历经辽、宋、元、明、清五朝,虽历朝都有重修,但基本保持了唐代原貌,直到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被日本侵略军付之一炬,使千年古刹毁于一旦。我们从劫后残存的寺庙遗址看,昔日曲回寺有两进院落,主体建筑有山门、钟鼓楼、中殿、大殿、配殿和跨院僧房,整体寺院呈坐北朝南的长方形布局。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曲回寺周围,散布着众多坟丘状的大土堆,村民称“塔儿”、“石佛冢”,拦河坝上的石佛像正是从这里挖出的。当然,这该是20世纪70年代初全国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曲回寺村民拦河造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杰作”了 。
2001年曲回寺石像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3.萨拉乌苏遗址
在鄂尔多斯草原南端,有一条蜿蜒的河流,它源于陕西西北定边县境内,流经内蒙古鄂托克旗、乌审旗,然后从八吐湾村东折流入陕北境内,与响水河汇合后向东南方向流入黄河的支流无定河。在地层松散的毛乌素沙漠上,冲刷出一条宽阔幽深的“U”字形河谷。这条河流就被称为萨拉乌苏河。
1922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地质生物学家桑志华和德日进等人发现并且发觉了这个文化遗址。其中有一颗石化程度很深的人的左上外侧门齿,经加拿大人步达生研究,定名为“ordostooth”。40年代,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将其译作“河套人”,并称这一旧石器时代文化为“河套文化”。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考古学者继续对这一地区进行考察,相继又有许多新的发现,最后将这一文化遗址定名为“萨拉乌苏文化”。此后我国考古学家又多次亲临实地考察。
2001年萨拉乌苏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4.岱海遗址群
岱海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岱海周围,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该遗址由王墓山、老虎山、园子沟等三处典型遗址组成。墓山遗址分成上、中、下三区,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岱海地区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始于1986年。当年6月和8~11月,有关人员在两次文物普查中,仅岱海沿岸就发现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文化遗址30余处,其中属于仰韶文化的王墓山遗址和狐子山遗址就是这时发现的。
2001年岱海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5.庙子沟遗址
庙子沟遗址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新风乡庙子沟村南。从1985年至1987年先后三次对此遗址进行发掘清理,庙子沟遗址处,距今约5500年的原始村落遗址,经发掘的村南遗址第一地点面积约近3万平方米,共发掘出房址51座,灰坑、窖穴132个,墓葬43座。
出土及复原各类陶器700余件,其它比较完整的石器、玉器、骨角器、蚌器和装饰品达千余件,反映了一种以原始锄耕农业为基础,渔猎经济占一定比重的经济形态。庙子沟文化遗址出土了大批石环类饰品。
2001年庙子沟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架子山遗址群
架子山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西北,是由架子山、大山前、城子顶等组成的大型聚落遗址群。分布在兴隆山、尖山、王勃脊山、东架子山、西架子山、张凤岭等山上。在30平方公里范同内分布有33个典型遗址,其内涵主体是繁荣发展时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年代距今约为4000—3500年。
2001年,国务院正式把架子山遗址群公布为全国(第5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大井古铜矿遗址
大井古铜矿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官地镇中兴村大井自然村北1公里处,为青铜时代的遗址,年代距今2900年至2700年。古铜矿遗址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遗址文化性质单纯,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处集采矿、冶炼、铸造等全工序的古铜矿遗址。
2001年06月25日国务院分布大井古铜矿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城子山遗址
城子山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哈拉沟村东南4公里与玛尼罕乡交界处,为青铜时代遗址,年代距今4000年至3500年。为一座大型中心性祭祀遗址,为目前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祭坛数量最多的祭祀遗址。
城子山遗址因山之顶部有石砌围墙如城,故名“城子山”。山城所在主峰是松辽平原南缘海拔最高的山峰,邻近山头环绕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般的遗址,以城子山为中心,形成了一个15平方公里的人文和山水风光旅游区。
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城子山遗址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
土城子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城北12公里,是汉至唐代的故城遗址。城址呈不规则多边形,东西1550米,南北长2250米,总面积约349万平方米。城门、瓮城、角楼以及建筑基址保存基本完好,城内街道依稀可辨。城址平面分三区。南区现存东墙南段和南墙;北区现存东墙、西墙、北墙和西南墙;中区现存东墙和北墙,可能是辽金元时期的城址遗存。城外发现了数十座汉唐墓葬,获得了丰富的实物遗存,其中北魏镶嵌宝石金猪佩饰、唐三彩鹦鹉提壶以及北魏和唐代壁画墓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及其出土遗物为研究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历史地理以及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黑山头城址
黑山头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正北5公里,是金、元时期的遗址,距今已经有700多年。该古城为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萨尔及其家族居住的主要居住城池之一。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墙土筑。整个建筑呈“干”字状,遗址内有许多琉璃瓦、青砖、龙纹瓦当和绿釉覆盆残片。该遗迹对研究蒙古族的起源、发展及蒙古汗国时期直至元朝早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
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黑山头城址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