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题库|2022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练2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自汉武帝开始,后形成制度,之后历代皇帝都有年号,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C、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D、“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本文中李白就是被永王李璘在节度东南时聘为军中幕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

C、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D、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②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公讳轼,姓苏氏,字子瞻。世家眉山,曾大父讳杲,赠太子太保。大父讳序,赠太子太傅。考讳洵,赠太子太师。丁先君忧,服除,时熙宁二年也。王介甫用事,公与介甫议论素异,既还朝,置之官告院。熙宁四年,介甫欲变更科举,上疑焉,使两制三馆议之。公上书议其不利,上悟曰:“吾固疑此,得苏轼议,意释然矣。”即日召见,乃曰:“臣窃意陛下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陛下安静以待物之来,然后应之。”上竦然听受,曰:“卿三言,朕当详思之。”介甫不悦,命摄开封推官,意以多事困之,公决断精敏,声闻益远。初公既补外见事有不便于民者不敢言亦不敢默视也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徙知湖州,以表谢上。言事者擿其语以为谤,遣官逮,赴御史狱。既付狱吏,必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上终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公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元丰五年,上有意复用,而言者沮之,上手札徙汝州。略曰:“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未至,上书自言有饥寒之忧,有田在常,愿得居之。书朝入,夕报可,士大夫知上之卒喜公也。绍圣元年,遂以本官知英州。寻复降一官,未至,复以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惠州,独以少子过自随。瘴疠所侵,蛮蜑所侮,胸中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少与辙皆师先君,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论》,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

(选自苏辙《栾城集·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公既补/外见事有不便于民者/不敢言/亦不敢默视也/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

B. 初/公既补外/见事有不便于民者/不敢言/亦不敢默视也/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

C. 初/公既补/外见事有不便/于民者不敢言/亦不敢默视也/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

D. 初/公既补外/见事有不便/于民者不敢言/亦不敢默视也/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考”指苏轼的父亲苏洵,“大父”指父亲的父亲,“曾大父”指苏轼的曾祖,苏轼一家四代人都做过官。

B. 服除是指守丧期满,去掉孝服。服阕、终丧都有类似意思,古时父亲去世需居丧二十七个月。文中指“丁先君忧”指苏洵去世后,苏轼服丧。

C. 表,是臣子送呈君王的奏章,多为大臣根据事件逐条陈述意见或建议,议论性较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在分条陈述北伐的理由。

D. 庄子,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庄子》又名《南华经》,想象奇幻、汪洋恣肆,《逍遥游》便出自于此,表达了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不惧权贵,敢于直言。王安石当政时想进行科举改革,而苏轼则建议皇帝治国不宜急速,最终这件事没有立即施行。

B. 苏轼遭受诬陷,受尽酷刑。在御史台的监狱,言事者想置他于死地,长时间施用酷刑,   但最终神宗怜惜苏轼,用黄州团练副使安置了他。

C. 苏轼还没有到达汝州时,上书说自己饥寒贫穷,在常州有田地,希望能到常州居住。早晨上奏,傍晚皇帝就答复同意了。

D. 苏轼读《庄子》,感慨《庄子》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却又表达不出来的语言,并受此启发写出了《中庸论》,其言辞简洁精妙,都是古人所没说明白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命摄开封推官,意以多事困之,公决断精敏。

(2)上有意复用,而言者沮之,上手札徙汝州。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魏玄字僧智,任城人也。六世祖休,仕晋为鲁郡守。永嘉南迁,遂居江左。父承祖,魏景明中,自齐归魏,家于新安。

  玄少慷慨,有胆略。普泰中,除奉朝请。频从军与梁人交战。永安初,以功授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及魏孝武西迁,东魏北徙,人情骚动,各怀去就。玄遂率募乡曲,立义于关南, 即从韦法保与东魏司徒高敖曹战于关口。及独孤信入洛阳,隶行台杨琚防马渚。复与高敖曹接战。自是每率乡兵,抗拒东魏。前后十余战,皆有功。

  邙山之役,大军不利,宜阳、洛州皆为东魏守。崤东立义者,咸怀异望。而玄母及弟并在宜阳。玄以为忠孝不两立,及率义徒还关南镇抚。太祖手书劳之,除洛阳令。十三年,与开府李义孙攻拔伏流城,又克孔城,即与义孙镇之。十四年,转河南郡守,加大都督。十六年,洛安民雍方隽据郡外叛,自号行台,攻破郡县,囚执守令。玄率弘农、九曲、 孔城、伏流四城士马讨平之。魏恭帝二年,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孝闵帝践阼,进爵为伯。保定四年,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徙镇阎韩。仍从尉迟迥围洛阳。天和元年,陕州总管尉迟纲遣玄率步骑五百于鹿卢交南,邀击东魏洛州刺史独孤永业。永业有众二万余人,玄轻将五骑行前觇之,卒与之遇,便即交战,杀伤数十人,获马并甲槊等,永业遂退。二年,进爵为侯。三年,迁熊州刺史。政存简惠,百姓悦之。五年,齐将斛律明月率众向宜阳,兵威甚盛,玄率兵御之,每战辄克。后以疾卒于位。

史臣曰:二国争强四郊多垒镇守要害义属武臣李延孙等以勇略之姿受捍城之寄灌瓜赠药虽有愧于昔贤御侮折冲足方驾于前烈用能观兵伊、洛,保据崤、函,齐人沮西略之谋,周朝缓东顾之虑,皆数将之力也。

(节选自《周书·魏玄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国争/强四郊/多垒镇守要害/义属武臣/李延孙等以勇略之姿/受捍城之寄/灌瓜赠药虽有愧/于昔贤/御侮折冲/足方驾于前烈/

B、二国争强/四郊多垒/镇守要害/义属武臣李延孙等/以勇略之姿/受捍城之寄/灌瓜赠药虽有愧/于昔贤/御侮折冲/足方驾于前烈/

C、二国争/强四郊/多垒镇守要害/义属武臣李延孙等/以勇略之姿/受捍城之寄/灌瓜赠药/虽有愧于昔贤/御侮折冲/足方驾于前烈/

D、二国争强/四郊多垒/镇守要害/义属武臣/李延孙等以勇略之姿/受捍城之寄/灌瓜赠药/虽有愧于昔贤/御侮折冲/足方驾于前烈/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左,古代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江右即江西。江左与江表所指的地理区域相同。

B、开府,军职名。西魏、北周时期,府兵每军设一开府将军,简称开府,全称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C、元年,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也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如北周武帝第二个年号的第一年称为天和元年。

D、崤、函,指崤山和函谷关,古代常将二者合称为“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地势险要,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玄胆识过人,率众发动起义。东魏北徙,人心动荡,他招募同乡,在关南发动起义,率领乡兵参与朝廷与东魏的战斗,屡次建功。

B、魏玄忠义报国,无暇顾及家人。朝廷军队失利,宜阳、洛州陷落,他无暇顾及在宜阳的母亲与弟弟,积极率部御敌,受到朝廷肯定。

C、魏玄骁勇善战,成功击退强敌。东魏独孤永业的军队有二万余人,他先派兵侦察,然后亲率五百人突袭敌军,成功退敌,有所缴获。

D、魏玄治理得法,保障一方安定。他任熊州刺史时,实施宽仁的政策,使百姓得到实惠;外敌多次侵袭宜阳,他率兵抵抗,每战必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洛安民雍方隽据郡外叛,自号行台,攻破郡县,囚执守令。

(2)   齐人沮西略之谋,周朝缓东顾之虑,皆数将之力也。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袤少孤,性清正。时济阴魏讽为相国掾,名重当世,表同郡任览与结交。袤以讽奸雄,终必为祸,劝览远之。及讽败,论者称焉。魏武帝初封诸子为侯,精选宾友,袤与徐干俱为临淄侯文学。司空王朗辟为掾,袤举高阳许允、扶风鲁芝、东菜王基,朗皆命之,后咸至大位,有重名。出为黎阳令,吏民悦服。太守班下属城,特见甄异,为诸县之最。转济阴太守,下车旌表孝悌,敬礼贤能,兴立庠序,开诱后进。会广平太守缺,宣帝谓袤曰:“贤叔大匠垂称于阳平、魏郡,百姓蒙惠化,且王子雍、鲁子家继踵此郡。使世不乏贤,故复相屈。”袤在广平,以德化为先,善作条教,郡中爱之。册丘俭作乱,景帝自出征之,百官祖送于城东,表疾病不任会。帝谓王肃曰:“唯不见郑光禄为恨。”肃以语袤,表自舆追帝。帝笑曰:“故知侯生必来也。”遂与袤共载,曰:“计将何先?”袤曰:“昔与俭俱为台郎,特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令太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帝称善。高贵乡公议立明堂辟雍,精选博士,袤举刘毅、刘寔、程咸、庾峻,后并至公辅大位。景元初,疾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拜光禄大夫。五等初建,封密陵伯。及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举荐。泰始中,诏曰:“光禄密陵侯袤,履行纯正,宜登三阶之曜,补衮职之阙。今以袤为司空。”天子临轩,遣五官中郎将国坦就第拜授。表前后辞让,遣息称上送印绶,至于十数。久之见许,以侯就第拜仪同三司。九年薨,时年八十五,谥曰元。

(《晋书·列传第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
B.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
C.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
D.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旌表,指由官府为忠孝节义的人立牌坊或赐匾额,用以表彰德行的一种方式。
B.庠序,指古代的学校,在殷商时期称"序",在周代称"庠",后来泛指学校。
C.祖送,我国古代送行饯别时的一种仪式,一般指临行之前在道路上祭祀祖先。
D.博士,古代曾经是通晓史事、掌管书籍文典的官职,与今天的学位名称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袤德才兼备,仕途平顺。他担任过黎阳令、济阴太守、广平太守等官职,先后被封为密陵伯、密陵侯,高寿而终,赠谥号为"元"。
B.郑表施政有方,广受肯定。在黎阳,从官吏到百姓都对他心悦诚服,政绩考核为各县之首;在济阴,他重视教化,礼贤兴教。
C.郑表为人贤德,深受器重。宣帝看重他贤士的身份,让他接任广平太守;景帝出征平叛,亲自向他问计,他的建议受到赞赏。
D.郑袤为人谦让,进退有度。皇帝下诏任命郑袤担任司空一职,他亲自交还印绶,坚决辞让达十多次,但最终还是接受了皇上的封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谓王肃曰:“唯不见郑光禄为恨。”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

(2)及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举荐。

(5).后人评价郑袤有“识人之明”,文中有哪些表现?请简要概括。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陈丞相平者,少时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汉王疑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六年,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牖侯。平辞曰:“此非臣之功也。”上曰:“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克敌,非功而何?”平曰:“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孝文帝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B.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C.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D.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即土地神,常与“稷”连用,社稷是国家的代称。文中是“祭祀土地神”的意思。

B.昆弟,即子弟,特指项氏的宗族。此处陈平意在说明项羽任人唯亲,所以离开他。

C.剖符,古代帝王封赏诸侯或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以作凭信,后因以之称分封、授官。

D.四夷,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的统称,此处与孟子所说“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同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少好读书,自小胸怀大志。他年轻时主持分配祭肉,老人们都夸赞他;他却说,有朝一日让他主持分割天下,他也能像今天分肉一样出色。

B.陈东平智慧过人,善于化危为机。他从容应对他人的恶意中伤,重获刘邦信任;他精研时局,分析刘项二人各自的优劣,并向刘邦献上灭楚之策。

C.陈平品行高尚,受封不忘初心。刘邦要封他为侯,他却推辞说若是当初没有推荐魏无知,也就不会有自己的今天;刘邦夸赞他是一个不忘本的人。

D.陈平见识卓绝,尽显辅臣气度。他认为宰相的职责不是去管具体事务,而是管好群臣,因为宰相要向上辅佐天子,对下统率百官,使其各司其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

(2)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

(5).在陈平的分析中,刘邦为人的优缺点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时先主亦依讬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云别传曰: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日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泝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竭军将军。【云别传曰: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先主不听。】建兴六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七年卒,追谥顺平候。

(节选自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摘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
B.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
C.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
D.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搪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

(2).下列对文中加粗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驳,驳议,就他人所论予以辩驳,臣属向君主上书的一种,其他有章、奏、表等。
B.关中,函谷关以西地区,此地围绕着天然地形屏障,四面各有关口,故称“关中”。
C.建兴,三国时蜀汉君主刘禅的年号。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纪年法。
D.注,解释古书原文的注释,宋文帝以《三国志》记事过简,命裴松之作补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云很有见识。他看出赵范投降并不是真心的,拒绝娶赵范的寡嫂,免受牵累;他反对刘备伐吴,提出早图关中的构想,体现出一定的战略眼光。
B.赵云能征善战。他在长阪坡救下了刘备的妻儿;跟随先主平定江南;与诸葛亮分兵两路夹击成都;在箕谷大战曹真,虽兵少战败却未大败。
C.赵云不贪财物。平定益州后,有人主张把成都的田宅分给诸将,赵云引霍去病故事上奏刘备表示反对,主张把田宅归还给百姓以安其心。
D.赵云深得刘备赏识信任。在公孙瓒帐下时,刘备就主动结交他;刘备战败时也坚信他不会弃己而去;后来又多次升迁他的职位,死后还追谥他为顺平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②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

参考答案

1.答案:(1).A; (2).B; (3).C; (4).①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

②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请求解除官职来为李白赎罪,于是朝廷下诏把李白长期流放夜郎。
解析:(1).本题,断句时,从整体上断开后,再参考人物的几个连续动作来断句即可。例如动词“与”“著”。
(2).B项,“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错误,皇帝可以有不止一个年号,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时都会更改年号。唐玄宗就有“先天”、“开元”“天宝”三个年号。一直到明清时,皇帝才大多是一人只用一个年号。
(3).C项,“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应为“李白有恩于郭子仪”。
(4).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为乐。于是向玄宗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每次想要给李白官做,贵妃总是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

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使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请求解除官职来为李白赎罪,于是朝廷下诏把李白长期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

2.答案:(1).B; (2).C; (3).B; (4).(1)王安石任命苏轼代理开封府推官,想用繁重的公事来使他受到困扰。苏轼处理事务准确迅速。

(2)神宗有意再次起用苏轼,但被当政的大臣阻止了,皇帝亲自写信把苏轼调到汝州。
解析:(1).公既补外指已调任外地做官
(2).给皇帝逐条陈述意见或建议的文体是疏而不是表,表以陈情为主。
(3).“锻炼”是罗织罪名之义,原意是罗织罪名很长时间,却一直不能决断。

3.答案:(1).D; (2).A; (3).C; (4).① 洛安百姓雍方隽占据郡城外叛,自称行台,攻破郡县,擒获守令。

②齐人停止实施向西侵略的谋略,周朝东边的顾虑得以缓解,都是这几位将领的功劳。
解析:(2).“江左与江北、江表所指的地理区域相同”错误,江左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可见,江左与江表所指的地理区域有所不同。
(3).“他先派兵侦察,然后亲率五百人突袭敌军”理解错误。根据文意,魏玄有五百兵力,他亲率五个骑兵侦察敌情,突遇敌军,随即交战,他们杀伤数十人,独孤永业因此退军。

4.答案:(1).C; (2).C; (3).D; (4).(1)景帝对王肃说:“只是没见到郑表感到很遗憾。”王肃把景帝的话告诉了郑袤,郑袤亲自驾车追赶上景帝。
(2)等到晋武帝登基,郑袤晋升爵位为侯。虽然他卧病十多年,但当时的贤士都争相推荐他。
(5).①郑表认为魏讽必败,劝告任览远离魏讽;②郑袤前后多次荐举贤才,他荐举的人后来大多都官至高位,名望很高。
解析:(1).正确标点是: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
(2).“祭祀祖先”错,与《荆轲刺秦王》“既祖,取道”中的“祖”意义相同,指祭祀路神。
(3).“亲自交还印绶”错,原文“遣息称上送印绶”。
参考译文: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郑袤年少丧父,为人清白正直。当时济阴人魏讽做相国掾。魏讽在当时名声显赫,和郑袤同一郡县的任览与魏讽结交。郑袤认为魏讽为奸诈之辈,终究会带来灾祸,劝说任览远离他。等到魏讽落败,谈论的人都称赞郑袤。魏武帝当初分封他的儿子们为侯,精心挑选门客,郑袤与徐干都做了临淄侯文学。司空王朗征召他做自己的属官,郑袤推举高阳的许允、扶风的鲁芝、东莱的王基,王朗都给他们委任了官职。这些人后来都官至高位,名望很高。郑袤外调做黎阳县令,当地官员和百姓都心悦诚服。太守考核属官,经过甄别,郑表尤为突出,为各县县令之首。改任济阴太守,到任即表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者,礼待贤能的人,兴建学校,启发引导后辈。正值广平太守空缺,宣帝对郑表说:“你叔叔将作大匠(郑浑)在阳平任上留有好名声,百姓得到恩惠教化。况且王子雍、鲁子家接着管理此郡,使该地世代不乏贤人,所以委屈你再次担任太守之职。”郑袤在广平任职,把道德教化放在第一位,他擅长起草法规和教令,郡里的百姓都很爱戴他。母丘俭发动叛乱,景帝亲自征讨他,文武百官到城东饯行送别,郑表因为生病未能赶来。景帝对王肃说:“只是没见到郑袤感到很遗憾。”王肃把景帝的话告诉了郑袤,郑袤亲自驾车追赶上景帝。景帝笑着说:“本来就知道你一定会像侯生一样来的啊。”景帝于是与郑袤共坐一车,说:“首先实施什么计策?”郑表说:“过去我与母丘俭都做过台郎官,对他有所了解,他这个人喜欢谋事但却不能通达事理,自从过去在幽州建立功勋,他的欲望便无限膨胀。他属下大将文钦有勇无谋。如果我们的军队出其不意,江淮的兵士有锐气但并不稳固,我军可深挖沟濠、加高壁垒来挫败敌人的锐气,这就是当年大将周亚夫所擅长的方法。”景帝认为很好。高贵乡公与朝臣商议设立明堂辟雍,精选博士,郑表推举刘毅、刘寔、程咸、庾峻,这些人后来都做到公卿高位。景元初年,郑袤得病失明,多次请求告老还乡,没有被许可。后来郑袤被授予光禄大夫。建立五等封爵时,郑袤被封为密陵伯。等到武帝登基,郑袤晋升爵位为侯。虽然他卧病十多年,但当时的贤士都争相推荐他。泰始年间,皇帝下诏说:“光禄大夫密陵侯郑袤,为人中和纯正,应当登三公之位,补上公之缺。现在任命郑袤为司空。”武帝走到殿前,派五宫中郎将国坦到郑表府中宣旨。郑袤反复推让,派儿子郑称把印绶送还,来回达到十多次。过了很久才被许可,到他府中任命他,让他以侯爵的身份接受任命,仪同三司。泰始九年郑袤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谥号为“元”。

5.答案:(1).C; (2).B; (3).C; (4).(1)假如你们两位能够去掉自己的短处,吸收对方的长处,那么天下挥手就能平定了。

(2)孝文帝已经渐渐清楚熟悉国家大事了,上朝时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中要判决的诉讼案件有多少?”;
(5).优点:知人善任,封赏功臣时慷慨大方;缺点:对人傲慢,缺少礼貌(或不知礼节)。

6.答案:(1).D; (2).C; (3).D; (4).①我们州里人商量,要投奔施行仁政的地方,不是忽视袁绍而是偏爱明将军您。

②等到下天下都安定了,百姓都各自返回故乡,回到土地上耕种,才是合适的时候。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性的词语,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初”“者”“曰”“也”“顷之”。
(2).“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纪年法”不对。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早于年号纪年法。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3).

D. 赵云深得刘备赏识信任。在公孙瓒帐下时,刘备就主动结交他;刘备战败时也坚信他不会弃己而去;后来又多次升迁他的职位,死后还追谥他为顺平侯。在公孙瓒帐下时,刘备就主动结交他理解有误,而且追赠赵云谥号的是刘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