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反思历史的影片,我用来警醒自己

本文导读:

任何一个故事,别管是虚构的还是历史的,在说出自己的看法贴上标签之前,统统需要自己明辨是非,需要自我警醒。

2020新上映的《亲爱的同志》,是一部比较另类的俄罗斯电影。一则这部电影聚焦了被前苏联当局掩盖几十年真相的“新切尔卡斯克事件”,二则为突出历史的沧桑感,影片采用了古旧的4:3黑白胶片。观看这部电影,观众很容易就被带进时光隧道,接触到褪色而敏感的苏联话题,不过我认为,历史对于个人的真正作用,不在于揭露和评价,而在于警醒和成长。

1962年6月的一个清晨,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人到中年风姿绰约的柳达从情人的身边匆忙起身,准备赶往副食品商店抢购食品。通过她和情人的对话我们可以知晓,柳达是新切尔卡斯克的市委干部,尽管她持有干部特供证,根本不用担心买不到短缺物资饿肚子,却依旧对赫鲁晓夫上台后的一系列政策颇有微词,为此还受到了情人市委书记的斥责。

在挤过人群进入副食品商店库房后,柳达凭借特供证买到了各种副食品,甚至还为18岁的女儿买到了巧克力棒棒糖。在听到营业员好友对商品不断涨价的抱怨和讲述街头群众对当局的不满后,柳达正义凛然大声驳斥好友,要求她相信未来会更好。

正在会议中汇报社会各界拥护涨价政策的柳达和各位官员,被机车工人停工闹事的突发事态所打断。于是,州委书记、市委书记带着柳达等官员赶往工厂劝说,却被遭受商品涨价和降低工资双重打击的愤怒工人们重重围困,不得不在士兵的保护下仓惶撤出。

听闻新卡尔斯克的工人闹事,并将在第二天举行集会的消息,莫斯科当局当即派出重要人物带着大批克格勃和军队赶来“救火”。在晚上的部署会议中,坐在后排的柳达大声提出建议,要求严惩带头闹事的人,随即得到一干在场“大人物”的默许赞同。

回到家后,女儿斯特薇卡在餐桌旁告诉妈妈,自己要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明天的集会。柳达恶狠狠扇了她一记耳光,勒令她不得参与非法活动。但愤怒委屈的女儿还是撇下了她夺门而出。

第二天,数千工人群众果然聚集在市委大楼前。柳达在撤离大楼时看到一个拿着狙击步枪的便衣男子鬼鬼祟祟溜进了顶层阁楼,她正要询问,却被对方严厉呵斥了出来。很快,躲在不远处公园里的柳达听到了枪声,对女儿的担忧使她不顾一切地冲进广场搭救女儿。

广场上死伤累累、血迹斑斑,柳达无助地到处奔走,却没有看到女儿的踪影。她发疯似的冲进医院太平间,却被医生告知,送进太平间的遗体只是少数,还有相当一部分被拉到城外掩埋了,因为“大人物”已经下令严密封锁消息,谁也不许再提这件事。

在总结大会上,柳达被大人物“嘉奖”,得以在礼堂当众演讲,可忧虑女儿的柳达根本无心演讲,无助地躲在厕所里痛哭流涕,祈求女儿平安。在好心的克格勃军官维克托的帮助下,柳达和他开着汽车越过军队封锁线,来到郊外寻找临时安葬死者的墓地。一位当地军官胡乱指认说,斯特薇卡已经被草草埋在别人的墓地里。顿时,柳达情绪崩溃痛哭不已。

在回城的路上,柳达一边喝着高烈度的伏特加,一边语无伦次向驾车的维克托诉说自己的身世。斯特薇卡是她和一位牺牲的战争英雄的私生女,她一直都以自己的职业深深自豪。现在她目睹了克格勃的黑暗伎俩和“大人物”的口是心非,对一切都产生了动摇。深夜,两人驾车回到城市广场,看到这里重新铺上了沥青用以掩盖血污,被组织起来的青年男女们正在举行通宵舞会。活力四射的歌曲和载歌载舞的人们仿佛在荒谬地告诉全世界,这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柳达绝望地回到家里,却看到自己的父亲在为外孙女准备钱物,这才得知斯特薇卡根本没有出事,只是因为目睹了枪击受到惊吓,一直躲在朋友家里。母女在顶楼天台重逢,斯特薇卡以为母亲会痛骂自己,却惊讶地被母亲揽入了怀中,听到她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

这部电影的女一号柳达,既是一位坚定捍卫当局的既得利益者,也是一位几乎痛失女儿的受害者。她的坚定,建立在一以贯之的特供体系和身份优势之上,一旦她见识到“大人物”冷酷无情的真面目,见识到特供体系和身份优势竟然需要用无辜者的血肉来维系,体会到自己和家人也有可能被“误伤”这一残酷的现实,她几十年来苦心营造的内心世界就瞬间崩塌。电影也正由柳达的人生信念从坚定自信到怀疑崩溃再重新建立这一线索构成,从而打动观众的内心,对苏联社会生活中曾经众多的不公正不正常产生热烈的讨论。

从一个身份特殊的女性视角去探讨被苏联当局隐瞒了三十年的历史事件,恰恰体现了影片的精明,因为即便连苏联解体都已经过去了三十年,处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想客观公正地评价那段历史,仍然力不能及。而影片的导演,已经八十高龄的康查洛夫斯基,也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罕见的视角,颇为圆滑地绕过了历史功过,尽力阐释着自己契合俄罗斯发展现状的观点想法。一句话,如果拿这样一部电影就去作为评判历史的证据,显然有些勉强,只能说影片尽量再现了历史事件,达到了讲故事的目标,而不是客观还原。

一则苏联在“冷战”时期出于对抗博弈西方的目标,始终采取了一种针锋相对的应对机制,习惯性用克格勃应对内部叛徒的目光来对待一切内部问题,在新切尔卡斯克采取的措施就是因循这种策略积重难返的表现,而影片对此的探讨显然过于单薄;二则影片对苏联社会问题的剖解仍存片面之嫌。要了解所谓特供体系亦或苏联特权阶层的发展历史,建议大家可以看看闻一所著的《回眸苏联》系列,书中的叙述更加全面深刻、触目惊心。故事发生在社会之中,自然有极其复杂的前因后果,如果只取一个瞬间、一个剖面,就难免以偏概全。

因此,历史就是历史,故事就是故事。即便是这部《亲爱的同志》涉及倒了真实存在的历史事件,但距离史料记载也存在诸多争议。比如事件的激化到底是克格勃在暗处打黑枪还是军队公然开枪都有不同的说法。影片之所以明确选择了前者进行处理,则是因为克格勃更能代表前苏联那部分胆战心惊的黑历史,谴责起来不担责任也不费力气。

所以,凭借一部电影就对历史进行评价是不能服众的,因为期间必然掺杂着为了讲好一个故事而采取的各种艺术手法,而观众看到的永远是一件像文物的艺术品,而不是文物本身。想真正了解历史别无他途,唯有去看专著。即便是看专著,要知道专著的作者也隶属于不同的利益群体,因此,带着脑子,带着明辨是非的能力去看专著,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在这个引经据典都能用“度娘”轻易解决的时代,在这个网红大V一句话就能让他人轻易“社死”的时代,明辨是非太重要也太稀缺,因为网络是那么容易让一个人毫不费力地就上瘾麻醉决定好恶甚至自己人生走向,难道,这种身边的现状不更值得我们大家警醒吗?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这些新生曾经听优秀的学长分享大学学习生活的经验,我对那位仪表堂堂口若悬河的学长自然深信不疑。不过等后来和学长混熟了,看曾经号召我们不抽烟不喝酒的他在我们面前又抽烟又喝酒时,我突然想到,一个人面对到手的荣誉和权力,难免不会口是心非,一个人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难免不会进化为行为艺术家。而我能为保护自己不被卑微麻木侵蚀采取的措施,就是督促自己思考,不当柳达那样沉浸在梦幻中的人,就是督促自己坚持,不为了蝇头小利而变成两面派。

所以我才会如此拟定本文的题目,任何一个故事,别管是虚构的还是历史的,在说出自己的看法贴上标签之前,统统需要自己明辨是非,需要自我警醒。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