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2.20

一、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景岳全书》

二、

张景岳对丹溪“黄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之说有异议,在《妇人规》中说“凡妊娠胎气不安者,证本非一,治亦不同。盖胎气不安必有所因,或虚或实,或寒或热,皆能为胎气之病,去其所病,便是安胎之法。故安胎之方不可执,也不可泥其月数,但当随证随经,因其病而药之乃为治善,若谓白术、黄芩乃安胎圣药,执而用之,鲜不误矣。”

三、

龚其恕老师自拟参麦二叶四皮汤用以治疗燥咳,颇有效验,一般一至二剂即愈。方剂组成:沙参30克,麦冬15克,霜桑叶枇杷叶瓜萎皮栀子皮各10克,鲜藕、梨皮、鲜西瓜皮各50克,杏仁、浙贝各12克。若咳嗽喉痛,声音嘶哑,咯血或痰中带血,可加阿胶(烊化)生地各30克,丹皮15克。若并发百日咳加广百部,清半夏,炙紫苑,款冬花各12克。

四、

嘉兴已故老中医周兰若老先生治痛经经验:

1.寒客胞脉,治以壮督暖宫。

2.瘀热相结,治宜消瘀通络。

3.气滞血瘀,主以疏肝调冲。

4.肝肾阴亏,治仿乙癸同源。

5.血虚痛经,法当调养心脾。

6.气血下陷,选用升阳调经。

五、

《女科经论》:“善治癥瘕者,调其气而攻其血,衰其大半而止。”对于顽痰一类疾患,可用辛散咸软以化痰散结,古方为礞石滚痰丸

六、

从中医角度看,老年贫血属于祖国医学'脾肾虚衰”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血液滋生于脾胃;而根源于肾。肾虚精髓不足,血液化生亏虚,则形成贫血。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主生殖,肾气之充盛与不足,决定人衰老的早迟和寿命的长短。所以,肾气衰,元气就衰,元气衰,正气就虚,不少资料表明,老年肾虚时,性腺功能低下,使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因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值降低。脾为后天之本,主消化,乃气血生化之源。卫气的生成,元气的充盛,正气的强弱,均有赖于脾的滋养。脾胃健运则气血有余,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精血内虚,诸症蜂起。西医认为老年人胃壁细胞萎缩,胃酸分泌减少,维生素B12吸收不足。若食物中再缺乏维生素B1、叶酸或铁质,则更易导致贫血,老年贫血,以继发性为主,多见于消化、泌尿系疾病、感染及肿瘤等。这些说法,与中医“肾主髓”,'脾主运化'的理论是一致的。

七、

老年贫血的治疗原则,应是温肾阳,填精血,健脾益气,使其精血充盈,元气强盛,营卫调达。故应选用黄芪、党参,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仙茅、熟地黄,温肾助阳,扶元气虚衰,佐以陈皮理气调中,鹿角霜补肾生血,当归活血益气,菟丝子补肾添精;鸡血藤、熟地黄补血活血,白芍养血滋阴。文献表明,鹿角霜、熟地黄、当归、大枣,含有丰富的铁质,配以白芍,在促进骨髓代谢,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生,改善血凝状况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

八、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西苑医院张荣显主任医师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归纳出了治疗小儿脾病十二法,供各位同道参考。

1、健脾利湿祛风法:防风、白芷、薄荷、醋柴胡、陈皮、厚朴各5克,苍术、白术、鲜藿香、炒神曲、炒精芽、炒谷芽、炒鸡金、益元散(包煎)各10克

2、理脾和胃、除温化痰法 :陈皮、姜半夏、黄连、枳实、甘草各3克,茯苓、焦山楂、炒麦芽、炒神曲、瓜蒌仁各5克,生姜2片,大枣2枚。

3、调理和胃、清热利咽法 :藿香、大腹皮各8克,苍白术,陈皮、马勃各5克,厚朴、砂仁各3克,焦三仙、银花、牛蒡子、菊花、桔梗各10克。

4、调理脾胃、利水止泻法: 土炒苍白术、陈皮、炒扁豆、甘草各3克,厚朴、猪苓、泽泻、茯苓、焦山楂、炒车前子、山药各5克,生姜2片,大枣2枚。

5、健脾除湿,疏散风寒、理气化痰法: 藿香、紫苏、大腹皮、桔梗、茯苓、陈皮、白术、杏仁、半夏、荆芥穗各10克,厚朴、甘草各5克。

6,燥脾除湿、化痰定喘、理气和中法: 橘红、半夏、桔梗、薏苡仁、批把叶、旋复花、茯苓、焦白术、前胡各6克,焦三仙10克。

7、助阳补气、健脾利温法: 党参、茯苓、炒白术、薏苡仁、桔梗、山药、炒莲肉、炒扁豆、陈皮、泽泻各6克,焦三仙 10克,砂仁2克,大枣4枚

8、健脾利肺除湿、清热止咳定喘法: 土炒苍白术、厚朴、陈皮、炒杏仁、桃仁、冬瓜仁、薏苡仁、桔梗各5克,芦根、黄苓、焦三仙各10克。

9、宣肺理脾、定喘止咳法 :陈皮、清半夏、苍白术、厚朴、茯苓、焦槟榔、炒杏仁、瓜萎仁、苏子、前胡、旋复花、枇杷叶,荆芥穗、炙甘草各5克。

10、补中健脾法: 南沙参,茯苓、苍白术、青皮、陈皮、竹茹各5克,半夏、枳売、炒鸡内金、麦冬,生甘草各3克,焦三仙各10克。

11、调理脾胃、消散积滞法: 焦三仙各10克,莱菔子、茯苓、连翘、半夏、陈皮、炒鸡金、苍白术、紫苏梗各6克,砂仁、熟大黄各2克,甘草3克。

12、宽中理气、调和脾胃法 :藿香梗、苏梗、大腹皮、桔梗、猪苓、焦白术、半夏、陈皮、竹茹、泽泻各8克,焦三仙、六一散各10克、厚朴3克。

九、

研究证明,不少活血化瘀药物具有调动机体内在抗病能力,改变病变区的血液循环,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间接地发挥了抗菌效能,特别是含有小檗碱成分的植物如黄连、黄柏、十大功劳、三颗针等,不仅具有直接抗菌作用,还能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

十、

藁本、甘松各1-5g同用,或取羌活、藁本各1-2g同用,均可引药上行至脑,有醒脑开窍之功。

(0)

相关推荐

  • (19)《医路随记》——理痰汤化痰

    (1)来源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2)组成 生芡实(一两),清半夏(四钱),黑芝麻(三钱,炒捣),柏子仁(二钱,炒捣),生杭芍(二钱),陈皮(二钱),茯苓片(二钱). (3)论述 张 ...

  • 头面油腻、脱发和口气重肚子大,这是痰湿作祟,三大方法调理 | 养阳医斋

    前几天中医二羊分享自己因为脾胃虚弱头发容易出油.面部油腻自己开了个方子给自己调理. 许多人留言问我要方子和具体用量.其实中医都是个性化治疗,我开出的方子是根据我自己情况来用的. 那如果想要适合大众一点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0

    一. 暑必挟湿,伤在气分,古称滞下.此"滞"字,非停滞饮食,言暑湿内侵腑中,流行阻遏而为滞矣. 二. 饭后心慌加重,多为心经有热,因胃有一大络通心,食后增加热量,故心慌加重,可用焦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1.20

    一. 马钱子味苦寒,有大毒,具有散血热.消肿.止痛的作用,因其有大毒,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但石家庄市中医院振瘫灵胶囊应用30多年,安全有效,只要遵医嘱不超量应用,常收奇效.临床上对肺系统疾病的治疗,结合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20

    一. 甘草梢为泌尿系引经药,可引药至前后阴. 二. 尿路感染用四根:芦根.白茅根.公英根.板兰根. 三. <医学心悟>"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8

    一. 秦艽苦而不燥,为风中润剂,祛风胜湿,和血止痛.善治游走性疼痛,肢节肿疼发热,其效甚佳. 二. 紫草.紫参.茜草三药凉血.解毒.活血,治肝炎有效.三药加石菖蒲(重用)可医肝硬化腹水. 三. 生地祛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8

    一. 白术性能燥湿,其多脂,多脂则燥中有润.陈修园曰:"白术主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而除湿之功则更大焉." 二. 江西抚州中医学校陈忠章认为大黄利小便之功不可废.临床酌情用少量大黄(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7

    一. 川军久煎则泻下通腑之功不著,而清热解毒活血破瘀之效尚存. 二. 冠心病胸闷,其本在虚,故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等香窜破气之药,宜暂用而不宜久用. 三. 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属脾虚者,可用参苓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6

    一. 胃的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字,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失降,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 二. 朱丹溪认为:眩晕嘈杂乃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栀子.黄芩.黄连之类. 三. <本草经百种录>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29

    林佩琴<类证治裁>:"夫膀胱仅主藏尿,主出尿者,三焦之气化耳." 先贤谓:"攻伐之剂,中病而止,勿使过之,伤其正也." 学不好中药就学不好中医,重医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7

    一. "阳明寒(胃)不能食,阳明(胃)热善消谷." 二. "离经之血就是瘀","瘀不去则血不归经","祛瘀生新",&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