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锣鼓:[引子]的锣鼓打法

(摘自王 硕《京剧锣鼓知识与学习》)

[引子]的锣鼓打法 
  [引子]是吟念形式,一般为角色初次“打上”后所念,语句内容多是概括地表述人物的心志和抱负。因它有一定的语句格式和吟咏节奏,锣鼓乐配合着语调、气口,也有了相应的伴奏规格。如《击鼓骂曹》祢衡所念的[引子]:“[小锣归位]天宽地阔,[哆哆]论机谋,[哆口罗]志广才多。”这种[引子]又称[小引子],它的格式简练,前两个分句是韵白形式,后一个分句“志广才多”是吟唱形式,锣鼓只用单皮鼓以及小锣来伴奏,故也称其为“小锣[引子]”。锣鼓打法是:以[小锣归位]启念,第一分句“天宽地阔”后单皮鼓垫气口打[哆哆],第二分句“论机谋”后面垫[哆口罗],然后是“志广才多”。这是一般“小锣[引子]”的常规打法。下面再来看添加了大锣和铙钹伴奏的“大锣[引子]”,如《回荆州》中张飞所念的“大锣[引子]”:“[大锣归位]异姓同胞,[小锣二锣]扶汉室,[大大]收服孙曹。”它的念法格式与“小锣[引子]”基本相同,只是锣鼓的打法不同。它以[大锣归位]启念,第一分句“异姓同胞”后面垫[小锣二锣],第二分句“扶汉室”念过后单皮鼓垫以两楗重击[大大],最后念“收服孙曹”。这是常规的“大锣[引子]”的锣鼓打法。

  下面再谈一谈[虎头引子]和[虎尾引子]的打法。这两种[引子]的结构、念法比上面所谈的[引子]要复杂,锣鼓打法也更显细致。如《草桥关》铫期所念的[虎头引子]:“[大锣归位]终朝边塞,[小锣二锣]镇胡奴。[大锣冒儿头]扫尽蛮夷,[大大]定山河。”其念法和锣鼓打法均自有特点而与一般[引子]不同,最明显的是它把上句“终朝边塞,镇胡奴”分开来,上半句“终朝边塞”是念,下半句“镇胡奴”是吟唱,且尾音要高挑起来,锣鼓则顺势接打一个[大锣冒儿头];下句整个是吟唱形式,在“扫尽蛮夷”后单皮鼓垫[大大]以填气口,最后是“定山河”。这种[虎头引子]的行腔高昂,气势宏大,多为一些升帐、排兵的三军统帅所念,很能凸显人物的身份、气度。此外,也有些少见的情况,如《三堂会审》的王金龙虽然是袍带文官,但他念的也是[虎头引子],不过是以“小锣[引子]”的规格来伴奏的,故可称作“小锣[虎头引子]”:“[小锣归位]为访姣容,[哆哆]亲到洪洞。[哆口罗]恩情一旦抛,[哆哆]何日得相逢。” 
  接下来再谈一谈[虎尾引子],它的念法和锣鼓打法都不同于[虎头引子],如《四郎探母》杨延辉所念的“小锣 [虎尾引子]”:“[小锣归位]金井锁梧桐,[哆哆]长叹空随[哆口罗]一阵风。”再如《失街亭》诸葛亮所念的“大锣[双虎尾引子]”(即把两个[虎尾引子]串联起来):“[大锣归位]羽扇纶巾,[小锣二锣]四轮车[大大]快似风云。[小锣三锣]阴阳反掌定乾坤,[小锣二锣]保汉家[大大]两代贤臣。”两个[虎尾引子]之间以[小锣三锣]相连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