眯眯眼不高级,且从来都不是我国的主流审美

近日,清华美院一组毕设时装表演秀引起广大网友的不满,冤吗?看图:

满屏扑面而来的死亡造型,让许多人感到非常不适。这已经不仅仅是丑,还存在着更大的问题——文化不自信,审美不自信。

有网友批评称:“满屏的眯眯眼让人倍感不适,这不仅是模特本身眼睛小,而是采用了延长眼尾的妆容设计,刻意拉长了眼型,契合了西方对亚裔的刻板印象,暗含严重的羞辱意味。”

(不针对模特,模特造型不由自己。)

一些所谓时尚界人士声称这种装扮形象是“高级感”,恐怕很难服众吧?真当大家都是三岁小孩那么容易糊弄吗?

进入正题:

眯眯眼从来都不是我国的主流审美,看古人对美人的眼睛描写就知道了。

《诗经·硕人》中写当时的第一美人庄姜“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曹植《洛神赋》描述洛水女神:“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陶渊明《闲情赋》中写那位理想女性:“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白居易《筝》:“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这些描写虽然没有写到具体的眼的形状,但如果是眯眯眼恐怕很难有这样的美感。眯眯眼如何“倩兮”?眯眯眼如何灵动善睐?眯眯眼如何像水一般?

我们该记得屈原《离骚》中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白居易更有名的诗,是写杨贵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如果是一双眯眯眼,能被后宫佳丽嫉妒?能凭借一双眯眯眼就“百媚生”?

《红楼梦》里对美人的眼睛描写就更直观了:

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含情目。”
薛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银杏。”
王熙凤:“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捎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林黛玉只有大眼睛才更容易含情,宝钗的银杏眼与凤哥儿的丹凤三角眼也是很古典的美人的标配。

考究如87版电视剧《红楼梦》,找的演员从外形到气质都非常符合原著。即便不是这三位,其他女性角色的眼睛也很少有小的。

从上古,到中古,再到近古,墨酱翻遍整个文学史,都没找到哪个文人描写美人的眼睛是眯眯眼的。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女主角辛追夫人复原图的眼睛也不小。甚至在戏曲表演中还要把演员的眼睛用化妆技巧特意强调一下。

不是说中国人或者亚裔不能长眯眯眼,但清华美院整个时装秀的代表中国形象的模特都是眯眯眼造型,就有些离谱了。

眯眯眼、淡化眉毛、板块脸,是真的高级吗?难道清华人没有自主审美理念吗?

如果清华美院没有刻意迎合西方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那就是没文化吧。

不过据网友爆料,清华师生当日出席的装扮,跟模特的风格完全不沾边。

呵呵。

真的,别洗了。时尚我们是不懂,但好歹大家也在中国生活了那么多年了,日常生活中真有那么多长成模特那样的中国人吗?(没有攻击模特的意思)

清华美院,是时候端正自己的态度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