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档案:津市首富张思泉

张思泉与“镇大美孚煤油公司”

津市最大的买办资本家首推大名鼎鼎的张思泉,最有气派的外商经销处,就是他经营的“津市镇大美孚煤油公司”。

张思泉原籍澧县城关镇,生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早年学徒,出师后帮工五年,以后积蓄和得某富商资助,于光绪末年在澧县北门独资经营乾泰昌花纱行,由于张精明干练,经营有方,因而业务发达,家道日丰,宣统年间已是澧州殷商。辛亥革命后,政局动荡,军阀割据,横行无忌,张思泉有财无势,不堪忍受当时地方当局的勒索和同行的嫉妒排挤,毅然将乾泰昌花纱行交由亲侄经管,于民国初年避来津市落户。

张思泉在津市定居后,挟其雄资插足津市金融业,开设“裕记钱庄”,后又以该庄名义发行面额铜圆一串文的纸票(总额折合当时银圆二十万元)在九澧各县流通使用,如异军突起,逐鹿于“九澧门户”的商场。

其时,外商煤油侵入津市,大量倾销,经销者获利颇厚。1922年冬,经销美孚煤油的“正大煤油公司”经理殷仁卿,创办“津市昌明电灯公司”,结束了经销美孚煤油的业务。张思泉遂乘机通过原“正大煤油公司”总账张阆轩出面,派长子伯俊同赴汉口与美孚煤油分公司洽谈,签订了经销合约,张以银圆一万二千元作为押金,双方同意煤油由美孚公司按期交轮由汉运津,价格由美孚公司决定,以代销方式,采取先货后款,按月记账结算付款的办法,在津由张经销美孚煤油及其副产品。

合约签立后,张思泉积极筹备开业,择定新码头正街(现人民路)修建营业处所,定名“镇大美孚煤油公司”,张思泉自任经理,开张营业。

“镇大”创业之初,根据业务需要,又以银圆八百元在津市对河阳由垸河畔购地五亩修建油库、油地,以备贮油之用。当时在津市,“镇大”系新型建筑,石库门面,门首两侧花台,围铁栅栏,店堂宽敞明亮,气派恢宏,高居于闹市中心,巍巍大厦,引人瞩目。张手腕灵活,博得“美孚”的信任和支持,“镇大”开业伊始,“美孚”第一次就拨给煤油多达四十万斤,时值银圆四万多元。张随又开设“申昌油行”代“美孚”收购桐油(俏档时则自行经营)。“镇大”为了扩展业务,先后普设销售网点,以占领九澧各县煤油市场,计在大庸、慈利、石门、临澧、南县、华容、安乡、澧县等地设代销店十七处,经销店五处,在市内设代销店四十五处,并在汉口、长沙、大庸、慈利、溪口设立专庄,负责调运和收购桐油。由于网点密布,销路广阔,每年销油量达八十万斤左右,营业鼎盛。

民国十四年(1925年),张思泉结识了澧州镇守使贺龙。张当时家大业大,为了保家护产,免再受压,设法结识贺龙,交往应酬,过从甚密,情谊日深。贺当时驻节澧州,经常来津,食宿均在张家,张特辟精室供贺下榻,并请好友作陪。贺、张年龄悬殊,相处时,贺称张为“二爹”,张则直呼贺名“云卿”,亲密无间。

民国十七年(1928年),贺龙同志因革命失败,由沪潜返湘西,途经津市住对河关山古大同寺,派副官找张借款银圆三千元,拟回桑植重建队伍,以图东山再起。张慨然允诺,并密遣亲信伪装于当晚将款装入笆篓趁黑送去。张恐此事泄露遭害,极端保守秘密,除送款亲信外,家人均不知悉。贺收到款后,一再向来人殷殷嘱咐转达他对张思泉的谢意。

民国十九年(1930年)暮秋,贺龙同志率领工农红军进占津市,迳来“镇大”,发现铁门紧闭,贺上前用马鞭敲门大呼:“张二爹,快开门,我是云卿”,连喊数次,无人应声,乃高声直嚷:“张思泉,你开门”,铁门仍巍然未启。后贺询问附近居民,方知张思泉早已逃避安乡,贺听后顿足连说:“别人跑了,你张二爹不该跑,我贺龙不会杀你呀”,说罢,吩咐士兵从后门翻越进屋打开大门。当时红军司令部就驻扎在“镇大”。驻扎期间,除“镇大”存油全部被红军没收拍卖外,“镇大”其他什物保存完好,一无毁损。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贺龙同志再度进军津市,仍驻“镇大”,时张思泉已经作古,物在人亡,贺唏嘘不已,知交旧雨,已无复聚首矣。

红军首次进驻津市为时短暂。张于红军撤出后返回津市,迅即清理货账,串通“美孚”派来的调查人员和地方有关机关,向美孚煤油公司浮报损失,浑水摸鱼,大发横财。(1935年津市大水,“镇大”油池被冲毁,后红军再度来津,“镇大”继承人亦采用同样方法从中渔利)。

张思泉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十分注重商场信息,因而消息灵通,往往事先获悉“美孚”煤油价格涨落内情,遂在每月结算时谎报销量捞到好处。另外,张还利用结算前未交付“美孚”的货款,从事其他经营,加强了资金周转,攫取厚利。由于财源多门,赚钱有术,因而几年之间,“镇大”蜚声九澧,名噪一时,张思泉坐拥巨资,一跃而为商界翘楚、津市首富,人们视为“财神菩萨”、“张二爹”之名,妇孺皆知。当时,大庸代庄蓝某曾一次倒亏“镇大”银圆三万多元,亦未影响其资金周转,足见其财力雄厚。

张思泉为人急功好义,开明大方。民国创立后十余年间,军阀混战,烽烟不息,津市南、北军队往来频繁,在驻扎或过境之际,经常勒索捐款,商会为保地方,竭力筹措应付,张主动提笔率先认捐巨款,一无吝啬。当时,津市教育经费没有专款,经常短缺,地方想法开辟财源,决定征收煤油捐,金额占当时教育经费的百分之八十,张无异言,按期缴纳,后因美商提出抗议,上令停止征收。眼看教育经费又将无着,张思泉不改赞助初衷,主动经常捐助,热情襄赞地方教育事业,常为人所称道。

张思泉儿孙绕膝,有七子八孙(女)(四子明宣早年夭折),人财两旺,晚年纳福,嗜吸鸦片,终日吞云吐雾,放松了店事的管理,复以个别儿子不肖,后期“镇大”渐入老境,已无复当年豪气了。

民国二十年(1931年)八月,张思泉在津辞世,享寿六十岁。

张思泉驰骋商场大半生,遗产丰实。死后,后人为念其毕生经营辛勤,丧葬甚奢,堪称空前。停柩在堂达两月,大做斋瞧,送殡行列长达里许,沿途松柏铺地,见人“发孝(白竹布一段,称“孝布”)”轰动一时。事后张家结算,靡费高达银圆二万多元。

张思泉既死,根据其生前遗嘱,“镇大”交由次子伯玑继承经营。其后,由于继任人终日逍遥,不务店事,以致业务不振,日渐亏损。美孚煤油公司见状,为了加强对“镇大”的监督,从1934年起派谭子衡以调查员名义常驻“镇大”,终少起色。1936年张伯玑病故,又由其弟玉珊接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长江布雷,航道受阻,煤油来源中断,“镇大”遂宣告歇业。

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孚煤油公司”恢复营业,第二年,张玉珊赴汉口与“美孚”联系,“镇大”再度开张。当时资金只银圆八千元(含固定资产五千元),境况已大大中落,仅做居间买卖,每月以现款到湖北沙市调拨煤油二、三次,每次二、三十桶(每桶三百斤),月销煤油二万斤左右,销售网点仍基本上保持未变。1948年底,张玉珊病故,再由五弟张瑶如接手,卒以经营不善,亏蚀日甚,终致无法维持,于1949年6月关门收束。

1985年10月

来源:津市工商史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