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比批评更需要谨慎!看完这篇,突然开窍该怎么和孩子说话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自我评价的最重要支持,来自父母和同学。
但很多时候,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行为举措不经意间都在给孩子带来负面的暗示和影响,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信心和行为。
现在许多家长都用赞美和鼓励,代替了简单粗暴的批评。但是,赞美有时候,比批评更需要谨慎!
赞美比批评更需要谨慎!看完这篇,突然开窍该怎么和孩子说话
01
经常被赞美的孩子更担心失败
习惯性地赞美孩子,并不总是有好处。
研究者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不同的孩子做数学题。
解完一组简单题目后,研究者给了每个孩子一句赞美。不同的是,研究者对一组孩子赞美了智力,而对另一组孩子赞美了努力。
然后,研究者给孩子们更困难的一组题目。
被赞美聪明的孩子,因担心失败,遇到困难更难坚持、易焦躁,甚至表现出质疑自己的智商——赞美他聪明,居然会打击自信。
赞扬孩子的天赋,而不是赞扬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就是在缓慢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
因为成长思维与固定思维的最大区别在于,人们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认为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而不是变化的。成长思维模式的人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
斯坦福Carol Dweck教授曾做过一次“称赞方式与思维模式发展”的实验,最后发现:
带有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的孩子,认为努力和困难让他们感到自己很蠢;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的孩子则认为努力和困难能创造新的神经元连结,能让大脑越来越聪明。
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能使孩子:拥抱学习和成长- 理解努力对智力成长的作用- 拥有面对挫折的良好适应能力。最重要的是,它是可以被教育和培养的。
赞美比批评更需要谨慎!看完这篇,突然开窍该怎么和孩子说话
02
当孩子做得不好时,给他加油有用吗?
当孩子做不到时,你能不能简单地加油打气:
“孩子加油,你一定可以行的。”
如果你只是强调结果,在孩子过不去的时候反复地加油,他会有挫败感。
孩子的行为真的不是“做得好”与“没做好”那么简单。
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
一个年轻人问智者:我心中有两匹狼一直在争斗,一匹狼贪婪、凶猛、自私,另一匹狼勇敢、友爱、真诚,他们两个每天都争斗不休,你觉得谁会赢?
智者说:你喂食的那匹会赢。
孩子也一样,身上总会有两种力量,一个是好的力量,一个是不好的力量,你看到哪个力量,哪个力量就会赢。
当孩子在跨越挫折的时候,我们需要把对结果的关注,拉回到对过程的关注。
我们不能只看孩子是否成功,还要看到孩子坚韧性的增长,看到他是否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当孩子找到坚强的力量、智慧与方法,他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总结起来,培养孩子的抗挫力,我们可以这样做:
做不到时,看到孩子的“难”,帮他做到;
做不好时,看到矛盾中的变化契机;
生活中,通过故事看到挫折的力量。
在孩子整个人生过程当中,真正让孩子成长、有收获的,可能恰恰就是他经历的挫折。
如同教育家黄素菲所说:
看似幽暗的负面经历,却留下强韧的生命力,经验深挖生命的河床,容纳更充沛的水流。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挫折过程中,帮助孩子获得正面挫折的方法,帮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因为,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
不论动之以情或是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赞美比批评更需要谨慎!看完这篇,突然开窍该怎么和孩子说话
03
用”不评价式的交流“代替赞美和批评
生活中,我们一开口总是忍不住评价。
用“不评价”的方式讲话,似乎不太容易。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以及对人的褒贬。
一个不评价的家长,会这样问孩子:“你最近常常作业写到很晚,发生了什么呢?”
而一个评价性的家长则会说:“你最近写作业怎么总是拖拖拉拉?”
前者是在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训诫。
后面这种情况下,老师根本不在意理由。他只关心对学生的定性,而这件事他已经做到了,“承认吧!你就是个差学生。”仿佛是这样的潜台词。
而通过前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则会更接近事件的真相。
也许这个学生遇到了一些麻烦,也许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这种行为传达某种态度,或者还有其它的什么可能。
当我们采用一种非评价的立场时,就等于为这些信息的流通创造了空间:“说吧,让我看到它,我对你经历的这些事感到好奇。”
赞美比批评更需要谨慎!看完这篇,突然开窍该怎么和孩子说话
04
学会使用期待的话语点评孩子的缺点
如果孩子做事慢条斯理、特别磨蹭,有的父母会直接向孩子表达“你太慢了,让人难以忍受”或者“这是你的一个缺点,你必须加快自己的动作”。
虽然父母的话是“诚实的表达”,但这么说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需要尽量采用表达期待的方式,来点评孩子的缺点。
比如,父母可以在肯定孩子其他优点之后,接着表达:
我相信你还可以加快做事的速度。
我感觉你做事的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
这样,既顾及了孩子的内在体验,也帮助孩子看到了发展方向。
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
经验的描述看上去最简单,但往往也最有力量。
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相互确认,远远比哪怕挖空心思给出的“赞美”更能表达出重视。
你注意的是具体的过程。这些话里没有褒贬,但孩子会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见了。
他们会乐于跟你讨论,也会更有兴趣继续做下去。
赞美比批评更需要谨慎!看完这篇,突然开窍该怎么和孩子说话
虽然本文的重点是慎重赞美,但也不是说不要赞美,只不过倡导更走心,更有针对性的赞美。
孩子做成一件事后,当然特别希望得到他在意之人的夸奖。
如果父母能及时对孩子的能力、优点、进步等给予肯定,孩子便能增强自信心。
但是,孩子越大,越能够自我判断他所得到的称赞是否恰如其分。父母是在敷衍夸奖,还是真的为他开心,孩子一听心里全能明白。
孩子上了初中之后,父母只是给出“不错,你真棒”“好样的”“我为你感到骄傲”等这类笼统的评价是不够的。
最好要有具体的分析。比如,“这篇作文写得不错,我最喜欢你作文里的这句话。你能写出这句,当时是怎么想的?”“英语成绩提高了,你一定很开心吧。看来最近几天你把这学期不会的单词整理出来,天天背一点的方法凑效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