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性状与断面浅谈
【基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干燥根和根茎。
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
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性状】
主根:
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
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
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
体重,质坚实。
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苦回甜。
筋条:
呈圆柱形或圆锥形,
长2~6cm,
上端直径约0.8cm,下端直径约0.3cm。
剪口:
呈不规则的皱缩块状或条状,
表面有数个明显的茎痕及环纹,
断面中心灰绿色或白色,
边缘深绿色或灰色。
【检查】
水分不得过14.0%,
总灰分不得过6.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铅不得过5mg/kg;
镉不得过1mg/kg;
砷不得过2mg/kg;
汞不得过0.2mg/kg;
铜不得过20mg/kg。
【浸出物】
照醇溶性热浸法测定,用甲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6.0%。
【含量】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总量不得少于5.0%。
饮片
【炮制】 三七粉:取三七,洗净,干燥,碾成细粉。
【性状】 本品为灰黄色的粉末。气微,味苦回甜。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量】 3~9g;研粉吞服,一次1~3g。外用适量。
【注意】 孕妇慎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本草纲目拾遗》云:“人参三七,外皮青黄,内肉青黑色,名铜皮铁骨。此种坚重,味甘中带苦,出右江土司,最为上品。”
1984年部颁标准《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按照:
“留花结籽与否”将三七分春七、冬七2类,
每类按照大小和部位分为13等。
三七主根按照等级个头大小,价格依次增加。
部分三七在生产上不科学施用化肥、激素、农药等促进药材高产,
导致药材性状发生显著变化。
尤其表现在三七个头增大、种植年限缩短,并增加了环境污染风险。
各产地三七主根以40~60头居多,其次是80头,而20头及以上三七和120头及以下的小级别三七比例偏少。
传统三七采用晾晒和堆捂发汗、打磨等产地加工方式,
加工出来三七表皮灰褐色或灰黄色,
表皮紧实,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和黄绿色,味苦。
现在由于三七面积大幅增加,晾晒场地不够,
部分三七采用热风烘烤,加工出来的三七表皮不紧实,
质不坚实,有些还会空心,
断面偏灰白色,甚至温度过高造成断面呈红棕色,苦味偏淡。
上面是文献的资料:但小伙伴觉得样品断面有些偏黄色了,这样不好,希望文末有更多的小伙伴,就断面颜色差异做进一步的分享及探讨。
《本草纲目》记载三七“团结者,状略似白及;长着如老干地黄”。
说明三七有圆形(即圆锥形)和长型(即圆柱形)2种形态。
直播三七或者定植种苗根系完好、主根未断,种植出来三七一般为长圆柱形。
育苗移栽三七根系不好,且主根断了,则容易形成短圆锥形三七。
种植土壤质地较好、疏松、孔隙度较高、有机质丰富,有利于三七根系扩展和下扎。
这样的土壤种出来的三七也多为长圆柱形,
因根系对水分和营养有趋向性。
反之土壤质地黏重的多为圆锥形三七。
种植田间水分多、土壤湿度大且施肥量大时,容易长成圆锥形三七。
黄棕壤,田间土壤含水率高,其生产的三七个头较大,基本为圆锥形(疙瘩七),筋条较少。
传统将秋季开花前采收三七(一般9—10月份)称为“春七”,体重色好,产量、质量均佳;
冬季结籽后采挖三七(一般12月份)称为“冬七”,体大质松。
传统三七一直以主根入药,
现代研究发现三七茎基(剪口)和支根(筋条),同三七主根药用成分一致,
所以自1985年版药典将三七主根、筋条和剪口均收载入药。
剪口由于含皂苷成分高,被大量用于中药工业提取皂苷而售价较高。
红土地种植出来三七,表皮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质地较紧实;
黄土地种植出来三七,表皮为灰黄色或灰褐色;
黑土地种植出来三七,表皮多为黑褐色,色泽较差,质地较泡松。
市场上也有黑土地种植出来三七或者烂七,干燥后再裹一遍红土泥浆来改变三七表皮颜色,提色和以次充好。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三七药材质量特征和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刘大会 徐娜 郭兰萍 金艳 崔秀明 杨野 朱新焰 詹志来 黄璐琦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云南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