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胁痛

胁痛是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统称。如《医宗金鉴·卷八十九》明确指出:“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医方考·胁痛门》又谓:“胁者,肝胆之区也。”且肝胆经脉布于两胁,故“胁”现代又指两侧下胸肋及肋缘部,肝胆胰所居之处。

胁痛是肝胆疾病中常见之证,临床有许多病证都是依据胁痛来判断其为肝胆病或系与肝胆有关的疾病。

本病证早在《内经》就有记载,并明确指出胁痛的发生主要是肝胆的病变。如《素问·热论篇》曰:“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素问·刺热论篇》谓:“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胁满痛。”《灵枢·五邪》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其后,历代医家对胁痛病因的认识,在《内经》的基础上,逐步有了发展。《景岳全书·胁痛》将胁痛病因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并提出以内伤为多见。《临证指南医案·胁痛》对胁痛之属久病人络者,善用辛香通络、甘缓补虚、辛泄祛瘀等法,立方遣药,颇为实用,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类证治裁·胁痛》在叶氏的基础上将胁痛分为肝郁、肝瘀、痰饮、食积、肝虚诸类,对胁痛的分类与辨证论治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胁痛病证,可与西医多种疾病相联系,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寄生虫病、肝癌、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胁肋外伤以及肋间神经痛等。以上疾病若以胁痛为主要症状时皆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因为肝位居于胁下,其经脉循行两胁,胆附于肝,与肝呈表里关系,其脉亦循于两胁。肝为刚脏,主疏泄,性喜条达;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若情志不舒,饮食不节,久病耗伤,劳倦过度,或外感湿热等病因,累及于肝胆,导致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肝胆疏泄不利,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即可引起胁痛。其具体病因病机分述如下:

1.肝气郁结若情志不舒,或抑郁,或暴怒气逆,均可导致肝脉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发为胁痛。如《金匮翼,胁痛统论》说:“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肝气郁结胁痛,日久有化火、伤阴、血瘀之变。故《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又说:“气郁,由大怒气逆,或谋虑不决,皆令肝火动甚,以致肤胁肋痛。”

2.瘀血阻络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肝郁气滞可以及血,久则引起血行不畅而瘀血停留,或跌仆闪挫,恶血不化,均可致瘀血阻滞胁络,不通则痛,而成胁痛。故《临证指南医案·胁痛》曰:“久病在络,气血皆窒。”《类证治裁·胁痛》谓:“血瘀者,跌仆闪挫,恶血停留,按之痛甚。”

3.湿热蕴结外感湿热之邪,侵袭肝胆,或嗜食肥甘醇酒辛辣,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湿蕴热,内外之湿热,均可蕴结于肝胆,导致肝胆疏泄不利,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而成胁痛。《素问·刺热论篇》说:''肝热病者,……胁满痛。”《证治汇补·胁痛》也曾谓:胁痛“至于湿热郁火,劳役房色而病者,间亦有之。”

4.肝阴不足素体肾虚,或久病耗伤,或劳欲过度,均可使精血亏损,导致水不涵木,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而成胁痛。正如《金匮翼·胁痛统论》所说:“肝虚者,肝阴虚也,阴虚则脉绌急,肝之脉贯膈布胁肋,阴虚血燥则经脉失养而痛。”

总之,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且与脾、胃、肾相关。病机转化较为复杂,既可由实转虚,又可由虚转实,而成虚实并见之证;既可气滞及血,又可血瘀阻气,以致气血同病。胁痛的基本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致肝胆疏泄不利,不通则痛,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

【临床表现】

本病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特征。其痛或发于一侧,或同时发于两胁。疼痛性质可表现为胀痛、窜痛、刺痛、隐痛,多为拒按,间有喜按者。常反复发作,一般初起疼痛较重,久之则胁肋部隐痛时发。

【诊断】

1.以胁肋部疼痛为主要特征。

2.疼痛性质可表现为胀痛、窜痛、刺痛、隐痛,多为拒按,间有喜按者。

3.反复发作的病史。

4.血常规、肝功能、胆囊造影、B超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胸痛胸痛与胁痛均可表现为胸部的疼痛,故二者需鉴别。不过胁痛部位在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实验室检查多可查见肝胆疾病;而胸痛部位则在整个胸部,1常伴有胸闷不舒,心悸短气,咳嗽喘息,痰多等心肺病证候,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等检;查多可查见心肺疾病的证据。

2.胃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时发生在心窝部附近,胃痛与胁痛有时也易混淆,应予鉴别。但胃痛部位在上腹中部胃脘处,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如有胃痛连胁也是以胃痛为主,纤维胃镜等检查多有胃的病变;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B超等实验室检查多可查见肝;胆疾病。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外感胁痛是由湿热外邪侵袭肝胆,肝胆失于疏泄条达而致,伴有寒;热表证,且起病急骤,同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目睛发黄,苔黄腻等肝胆湿热症状;内伤胁痛则由肝郁气滞,瘀血内阻,或肝阴不足所引起,不伴恶寒、发热等表证,且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2.辨在气在血一般说来,气滞以账痛为主,且游走不定,时轻时重,症状的轻重每与情绪变化有关;血瘀以刺痛为主,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块。

3.辨虚实实证由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外感湿热之邪所致,起病急,病程短,疼痛剧烈而拒按,脉实有力;虚证由肝阴不足,络脉失养所引起,常因劳累而诱发,起病缓,病程长,疼痛隐隐,悠悠不休而喜按,脉虚无力。

治疗原则

胁痛的治疗着眼于肝胆,分虚实而治。实证宜理气、活血通络、清热祛湿;虚证宜滋阴养血柔肝。临床上还应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以及肝胆疏泄不利的基本病机,在各证中适当配伍疏肝理气,利胆通络之品。

分证论治

·肝气郁结

症状: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胸肩背,且情志不舒则痛增,胸闷,善太息,得嗳气则舒,饮食减少,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香附、枳壳、陈皮理气除胀,川芎活血行气通络,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止痛之功。若气滞及血,胁痛重者,酌加郁金、川楝子、延胡索、青皮以增强理气活血止痛之功;若兼见心烦急躁,口干口苦,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气郁化火之象,酌加栀子、黄芩、胆草等清肝之晶;若伴胁痛,肠鸣,腹泻者。为肝气横逆,脾失健运之证,酌加白术、茯苓、泽泻、薏苡仁以健脾止泻;若伴有恶心呕吐,是为肝胃不和,胃失和降,酌加半夏、陈皮、藿香、生姜等以和胃降逆止呕。

·瘀血阻络

症状: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疼痛持续不已,入夜尤甚,或胁下有积块,或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弦。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

方用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活血化瘀而养血,柴胡行气疏肝,桔梗开肺气,枳壳行气宽中,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若瘀血严重,有明显外伤史者,应以逐瘀为主,方选复元活血汤。方以大黄、桃仁、红花、穿山甲活血祛瘀,散结止痛,当归养血祛瘀,柴胡疏肝理气,天花粉消肿化痰,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还可加三七粉另服,以助祛瘀生新之效。

·湿热蕴结

症状:胁肋胀痛,触痛明显而拒按,或引及肩背,伴有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口干口苦,腹胀尿少,或有黄疸,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理气通络。

方药:龙胆泻肝汤。

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清肝泄火,柴胡疏肝理气,木通、泽泻、车前子清热利湿,生地、当归养血清热益肝。可酌加郁金、半夏、青皮、川栋子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若便秘,腹胀满者为热重于湿,肠中津液耗伤,可加大黄、芒硝以泄热通便存阴。若白睛发黄,尿黄,发热口渴者,可加茵陈、黄柏、金钱草以清热除湿,利胆退黄。久延不愈者,可加三棱、莪术、丹参、当归尾等活血化瘀。对于湿热蕴结的胁痛,祛邪务必要早,除邪务尽,以防湿热胶固,酿成热毒,导致治疗的困难。

·肝阴不足

症状:胁肋隐痛,绵绵不已,遇劳加重,口干咽燥,两目干涩,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养阴柔肝,佐以理气通络。

方药:一贯煎。

本方为柔肝的著名方剂。组方原则宗叶氏“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之意,在滋阴补血以养肝的基础上少佐疏调气机,通络止痛之晶,宜于肝阴不足,·络脉不荣的胁肋作痛。方中生地、枸杞滋养肝肾,沙参、麦冬、当归滋阴养血柔肝,川栋子疏肝理气止痛。若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可加草决明、女贞子;头晕目眩甚者,可加钩藤、天麻、菊花;若心中烦热,口苦甚者,可加栀子、丹参。肝阴不足所致胁痛,除久病体虚,失血等原因外,尚有因使用香燥理气之晶太过所致者。一般说来,气滞作胀作痛,病者苦于疼痛胀急,但求一时之快,医者不察病起于虚,急于获效,以致香燥理气太过而伤肝阴,应引以为戒。

【转归预后】

肝郁胁痛如久延不愈,或治疗不当,日久气滞血瘀,可转化为瘀血胁痛;湿热蕴结胁痛日久不愈,热邪伤阴,可转化为肝阴不足胁痛;邪伤正气,久病致虚,各实证胁痛皆可转化为虚实并见之证;而虚证胁痛若情志失调,或重感湿热之邪,也可转化为阴虚气滞,或阴虚湿热之虚实并见证。若失治误治,久延不愈,个别病例也可演变为积聚,甚者转为鼓胀重证。

无论外感或内伤胁痛,只要调治得法,一般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当,转为积聚、鼓胀者,治疗较为困难。

【预防与调摄】

胁痛皆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有关。所以,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气机条达,对预防与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胁痛属于肝阴不足者,应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多食蔬菜、水果、瘦肉等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胁痛属于湿热蕴结者,尤应注意饮食,要忌酒,忌辛辣肥甘之晶,生冷不洁之品也应注意。

【结语】

胁痛为临床常见病,主要证型有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肝阴不足等,病位在肝胆,基本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肝胆疏泄不利,不通则痛,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以辨外感、内伤,在气、在血和辨虚、实为辨证要点。胁痛的治疗着眼于肝胆,分虚实而治。实证宜理气、活血通络、清热祛湿;虚证宜滋阴养血柔肝。临床上还应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以及肝胆疏泄不利的基本病机,在各证中适当配伍疏肝利胆,理气通络之品。但应注意,对于香燥理气之晶,不宜过量服用。

【文献摘要】

《素问·脏气法时沦篇》:“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丹溪心法·胁痛》:“胁痛,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有痰流注。”

《景岳全书·胁痛》:“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凡寒邪在少阳经,乃病为胁痛,耳聋而呕,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者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

《症因脉治·胁痛》:“内伤胁痛之因,或痰饮、悬饮,凝结两胁,或死血停滞胁肋,或恼怒郁结,肝火攻冲,或肾水不足,……皆成胁肋之痛矣。”

【现代研究】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

1.单味中药及有效单体的研究

对五味子乙素、升麻甲醇提取物、·苍术酮、苦参碱及黄芪、茯苓、三七、甘草、柴胡、郁金等的研究,皆显示出一定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而目前研究最多的当推汉防己甲素、丹参、桃仁、冬虫夏草等。刘氏等以大剂量丹参为主治疗慢性乙肝患者160例,结果表明,丹参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及消缩肝肿大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3(3):23)。

徐氏等从病理和免疫组化角度探讨桃仁提取物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桃仁提取物通过提高肝组织胶原酶的活性和抑制贮脂细胞的活化有效地抑制了胶原等基质成分的合成代谢,促进其分解代谢,从而使桃仁组肝脏内工、Ⅲ、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大量减少。提示桃仁提取物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比较广泛,对多种类型胶原基质成分的降解均有显效[中国中药杂志1994;19(8):493]

2.复方研究

大量的活血化瘀方药的抗肝纤维化临床和实验研究反复验证了活血化瘀法为抗肝纤维化有效和基础的法则。胡氏等研究大黄廑虫丸对大鼠肝损伤的作用,结果显示:大黄广虫丸能显著降低大鼠肝尿羟脯氨酸含量,减少肝细胞变性,减轻肝内胶原纤维增生,具有一定的抗肝损伤和肝纤维化的作用[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5;5(3):30)。

傅氏等认为慢性肝炎以至形成肝硬化的主要病机在于气虚血瘀,故以益气活血为法组方(黄芪、川芎、赤芍等),与单纯活血作平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活血化瘀药对肝纤维化大鼠具有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但实验后期反失去护肝降酶作用,也未能降低大鼠病死率,考虑后者与逐瘀过久致伤正气有关;而益气活血剂能使大鼠安然度过实验晚期,明显降低病死率,肝功能接近正常,其抗肝纤维化效果优于单纯活血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4):229]。

朱氏等用补肾方药制成抗纤灵(熟地、巴戟天、仙灵脾等)治疗慢性乙月于19例,结果表明抗纤灵可改善免疫调节功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使透明质酸、纤维连结蛋白降低。提示抗纤灵对肝纤维增生有一定抑制作用[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3):181]。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1.慢性肝炎

李氏重用茜草、稀莶草治疗慢性肝炎高丁球蛋白血症,方法是对慢性肝炎ALT正常或治疗后降至正常,丁球蛋白仍>22.0%者,以活血化瘀为总治则,以茜草30-60g,稀莶草30-60g为基本方,同时配合辨证用药:兼血热者加赤芍、丹参、葛根、丹皮等,兼脾虚者加黄芪、茯苓、升麻,兼肝郁者加瓜蒌、香附或桔梗、牛膝,脾肾阴虚型选用白芍、牛膝、旱莲草、女贞子、枸杞子等,痰湿郁阻型用陈皮、半夏、泽泻、茯苓、菖蒲、香橼等,寒凝肝脉型加香附、炮姜,兼心下停饮者加桂枝、茯苓。疗程2—4个月。总有效率56.41%,其中,治疗前丁球蛋白>30.0%者,治疗后2/3病例达到显效或有效,TIT与Y球蛋白呈同步下降[中医杂志1993;34(10):603]。

在中西医对照观察中伍氏发现慢迁肝中以湿热型、气郁脾虚型多见,占69.4%,慢活肝中以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型多见,占58。5%;刘氏等发现肝郁脾虚型符合慢迁肝者占94.6%,肝肾阴虚型符合慢活肝者占75.5%,气滞血瘀型属慢活肝伴早期肝硬化者占75.0%。王氏等发现肝郁湿热型HBV复制最活跃,肝脾两虚型HBV复制趋于稳定[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2):70]。

刘氏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将其分为气分证、血分证、阴虚证、阳虚证四型论治,分别用柴胡解毒汤、柴胡活络汤、柴胡止痛汤、柴胡鳖甲汤、柴胡桂姜汤治疗。柴胡解毒汤由柴胡、黄芩、茵陈、土茯苓、蚤休、草河车、苍术、炙甘草等组成,主治肝炎气分湿热,转氨酶高,黄疸指数高,以苔腻,尿黄,胁痛,体疲,口苦,心烦为辨证要点,转氨酶持续高加垂盆草、金钱草、蛇舌草(三草解毒汤);湿热毒邪凝滞不化,苔白厚腻而干,肩背酸凝而胀,身沉重,口渴尿黄,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三石解毒汤)。柴胡活络汤由柴胡、黄芩、茵陈、土茯苓、草河车、茜草、红花、当归、白芍、炙甘草等组成,主治肝血瘀阻,络脉不通,湿热毒邪进入血分,以苔白腻,舌质暗边有瘀斑,脉弦涩为特点,转氨酶不降,加三草活络汤(三草解毒汤加虎杖)。柴胡止痛汤由柴胡、川栋子、延胡索、刘寄奴、姜黄、茜草、海螵蛸、皂刺、甘草等组成,主治邪人血分,气血失调,以肝区痛重为特点。柴胡鳖甲汤由柴胡、鳖甲、牡蛎、沙参、麦冬、玉竹、生地、土元、茜草等组成,主治阴虚内热,气血凝滞,以舌红绛少苔,脉弦细数,低热少寐,口燥咽干,衄血,胁痞为辨证要点。柴胡桂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主治肝之余邪未去又发脾阳虚寒证,以口干,胁痛背痛,腹胀便溏为要点(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6;19(5):46)。

2.乙型肝炎

黄氏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活动期乙型肝炎33例,用清开灵20mi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有关降酶药。1疗程后,除1例无效外,11例SGFF恢复正常水平,1例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SGPT平均下降幅度为88~t;HBeAg转阴者7例。治疗2-3疗程后,除2例SGPT反跳至2001X而转院,2例SGPT下降不足40g外,其余病例均有效。21例SGPT恢复正常。4例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胆红素均正常,7例SGPT在40—72空格之间,HBeAg转阴者11例,2例HBsAg、HBeAg阳性者均转阴,后经益肾解毒法治疗,1个月后复查,无反复[中医杂志1993;34(3):138)。

肖氏等用乙肝康治疗乙肝.31例,方由蜈蚣、三七、山药、郁金、白蒺藜、大黄、鹅不食草等组成,疗程90天,治疗总有效率为83.9%。并观察了此方治疗对乙肝血清学指标的影响,结果HBsAg、HBeAg阴转率分别为41:9%、57.91%,HBeAb转阴率为48.4%[中医杂志1.993:(6):335)。

王氏等用补中益气汤随证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54例,疗程为2个月,并与西药治疗组对比研究,发现补中益气汤能较快改善慢性乙月千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肝功能,促进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指标的好转(HBsAg、HBeAg转阴率或滴度下降,抗-HBe或抗-HBs阳转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补中益气汤对实验小鼠肝组织DNA、RNA、蛋白质合成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6):333)信张氏等用参芪四物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总有效率88.9%,其中基本治愈率35.6%,显效率33.3%,有效率20.0%。并对T细胞亚群作了观察,治疗前CD3、CD4的百分率与CD4/CDs比值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CDs与B细胞的百分率却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CD3、CD4与CD4/CDs比值显著回升(P<0,01),CDs与B细胞显著下降(P分别<0.01、0.05),提示本药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中医杂志1995;36(9):540)。

3.丙型肝炎

陈氏认为丙型肝炎的特点是毒邪(HCV)直人营血;毒瘀易聚,缠绵难愈;肾虚者易感,中老年多发;易与乙型肝炎合并感染。提出中医治法可采取活血解毒,疏肝化瘀,补益肝肾等法。丙型肝炎病毒直人血分,应重用人血分的药物。但因其性质阴凝、毒聚,因此不宜使用过于寒凉·、粘滞、阴柔之药,而应选用动而不守之药,以活血通络为主。其解毒之药亦应选用那些具有解毒与活血通络双重作用者,如紫草、虎杖、丹皮、赤芍、麻黄、大黄、郁金、白花蛇舌草之类。HCV也是一种嗜肝性病毒,无论从何途径传人,最终损害肝脏。

临床上肝郁脾虚、肝郁脾湿等以肝脾不和损害为主的占多数,再加上HCV毒邪性主聚敛,热象不显,气滞、湿阻、痰凝往往与瘀血阻络并存,形成毒、瘀、痰、湿交阻的病机,使病程迁延难愈。·因此,应采用疏肝理气的药物,如柴胡、青皮、陈皮、香附、厚朴,化痰药如昆布、海藻、浙贝母、半夏等,与活血化瘀解毒药合理配伍使用,可以防止药性阴凝粘滞,加重病情。据临床所见,丙型肝炎患者肾气虚、肾阳虚者较肾阴虚者多见,宜选用小剂量的补肾阳药物如巴戟天、仙灵脾、仙茅、胡芦巴等药。在助肾阳时还应适当选用滋补肾阴药物,一方面有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意,而且还可以防止阳药助火之弊[中医杂志1994;35(10):621)。

邢氏等认为丙型肝炎的病理变化为湿、热、瘀、毒。以活血解毒为主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20例,基本方:苦参、丹参、赤芍、炙鳖甲、穿山甲、制大黄、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薏苡仁、茯苓、生甘草。并随证加减。均治疗2个疗程,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果:痊愈3例,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治疗后抗HCV转阴2例,转成弱阳性3例[中医杂志1994;35(5):286]。

慢性乙肝的中药膏剂,

[组    成]炙黄芪300g 白花蛇舌草300g  虎杖200g 何首乌200g  黄精300g  山药300g   莲子肉300g  芡实200g猪苓100g     山楂300g 桃仁100g  白术200g  茯苓200g  生地黄120g  熟地黄120g  天冬150g 山麦冬150g  当归100g陈皮100g 女贞子100g    五味子100g  蜈蚣20条 土鳖虫60g  甘草100g 土茯苓150 g 阿胶200g

[功    效]清热解毒,疏肝健脾,软坚散结。

灸黄芪补中益气,白花蛇舌草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山药、莲子肉、芡实、补脾滋润、益肾。山楂行气散瘀。所以本方中药材合用对于慢性乙肝的肝郁、脾虚、阳虚、淤血等症有良好作用。

[适宜人群]慢性乙肝、丙肝,早期肝硬化的病人。

愈肝丹

主治:各种肝炎、胆囊炎等病症,七天见效,一月痊愈 (痊愈率达100%);胃炎、痢疾也有效。

配方:虎杖30克,车前子12克,绵茵陈15克,草决明15克,山楂15克,丹参15克,川栋子10克,白花蛇舌草20克,金钱草12克,白术10克,供术12克,淮山12克,田基黄30克,郁金10克,白芍20克,乌梅5克,青皮10克,青凡5克。

结节性肝硬化,中药脐疗收功

陈×,女,45岁,1989年9月5日就诊。

慢肝病史10年,近3年逐渐加重,半年前出现低热(每日下午体温37.9℃),纳差,腹胀两下肢轻度浮肿,面部及手掌出现蜘蛛痣,无黄疸。

肝在胁下触及1.5cm,剑突下3cm,质硬,有触痛。脾在胁下1cm,质硬有触痛。自觉五心烦热,口燥咽干,便秘。

患者已做腹部B超3次,肝穿刺均诊为结节性肝硬变。食道造影:食道下端静脉曲张。

投以自制肝胆舒脐疗带Ⅰ型(内含:丹参、红花、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30余味,10天1个疗程)。1个脐疗带用10天。

脐疗带用后30分钟,腹内即有舒服、通气感。5日后低热已退,食欲增加,要求继续使用。

共用肝胆舒脐疗带Ⅰ型7个月(共用21个脐疗带),自觉症状完全消失,体质明显好转,肝功能恢复正常,肝在剑突下1.5cm,胁下1cm,质软,2次食道造影证明静脉曲张消失。

艾灸治疗肝硬化

在今年夏天的时候,就有一个肝硬化的病人常常到我这里来调理,每次来都给他扎火针,有时候偶尔给他做穴位注射,还有时候就是单纯的针灸,加上艾灸。

这个病人先后是在我这里调理了大约有20多次,然后我上海口了就一直没有再看到他。

前几天我从海口回来了,然后他联系了我又到这里,来进行火针针灸,当他进屋后我发现他的气色好极,红扑扑的脸蛋儿,很新鲜的面容,而且胖了。从外表看我就知道他的元气提高了很多很多,我说你已经好的太多啦,看你的气色就看出了你的健康了。

他也和我说我最近感觉身体好了很多,他告诉我,原来我的肝病毒检验达到了7000多个单位,现在我肝病毒的检验达到了1000多个单位,我知道这已经接近正常值了,我看到他很高兴,这次我回来是从20号,23号,这两天给他做了调理,明天?他准备出差,等他回来后,要继续来我这里调理,他和我说,单大夫我觉得这个火针和穴位注射是相当好的,用这些方法,加上艾灸和中药,我觉得我的身体好了很多。

乙肝病毒量正常值是小于1000国际单位。您现在的乙肝病毒量大于正常值,乙肝dna阳性,此时病毒正在大量复制,传染性很强。如果没有及时控制病毒复制的话,乙肝病毒量会越来越高,转变为肝硬化或肝癌的几率大大增大。

由于他刚来这调理的时候,我问他调理什么疾病,他也没跟我说的特别详细,只和我说是调理肝病,所以我也没太详细的过问,只是摸着他的脉有些弱,我曾经怀疑过是不是……当时他来的时候,很瘦,脸色黑黄色,一看面色就知道是不健康的。由于病人没有告诉我详情,我也不便深究,我就只能把它当做肝病来处理。

其实我们在临床很多大三阳小三阳的病人都是应该调理的,但是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可以区别对待,无论是大三阳和小三阳,如果不调理,对人体健康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及时彻底地清除它们不容置疑。多年以来,医务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但是收效不大。有些“小三阳”肝功长期稳定,并无明显不适,却急于转阴调理,花了不少冤枉钱也没有转过来,有的反而越治越坏;有些“小三阳”患者肝功长期波动,却得不到正确的调理,致使病情逐渐发展,最终演变为肝硬化。

遇到如下情况时,“小三阳”患者需要及时调理。a、有明显的症状,如疲倦、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等。b、肝功能反复波动: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c、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查呈阳性者。调理原则是:恢复肝功、抗病毒、阻止肝纤维化三结合。

有人把cccDNA比做乙肝病毒复制的“种子”,我们认为把它比做“野草根”更为适合。俗话说:“拔草容易,除根难”,这种cccDNA是乙肝病毒复制中重要的中间产物,一旦在肝细胞核内形成,就具有了高度的稳定性,可长期存在于肝细胞内,不但起着刚才所说的“模板”作用,而且还像深深扎根在泥土里野草一样很难完全清除。不论用什么抗病毒药物,不论胞浆内的DNA 受到多大的抑制,也不论用药的时间有多久,均很难清除这种cccDNA。只要肝细胞内有很少量的cccDNA,当停药后,核内的cccDNA又可再次成为病毒复制的“模型”,继续复制乙肝病毒的DNA。这样就造成了一些抗病毒药物停药后的“反跳现象”。

我再临床调理乙肝病人来后先火针调理,取穴章门、京门、中脘、天枢、足三里先用火针调理这几个穴位。

火针后针灸通电这几个穴位,同时加上阳陵泉。偶尔加上太冲。

我火针、针灸的调理方法是一天后面,一天前面。

再调理后面的时候,主要是针灸肝胆脾胃俞穴、肾俞、承山、昆仑主要疏通膀胱经。

针灸后膀胱经排毒,就是拔罐或走罐。然后艾灸,主要是肝胆脾胃俞穴和脚底绑上艾灸罐做涌泉穴的艾灸。

火针、针灸、艾灸3-4天后,给一次穴位注射。

用药黄芪注射液10毫升,注入到章门1.5毫升、肝区阿是穴1.5毫升,中脘2毫升,双足三里各1.5毫升。

火针调理主要是化瘀,扶阳,火针的调理通过“借火助阳、开门祛邪、以热引热”而起作用,归结其临床的应用,火针疗法常常用于温壮阳气(温脾阳、肾阳;益肺气;激发经气、卫气等)

而针灸调理是疏通经络,引气归元,针灸循经选穴可以激发经气,使经通气足而病除。

穴位注射:是通过某些特定的药物,注射到穴位,起到药物作用直达病所,减少了中间的运行环节。

黄芪注射液的功效: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用于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调理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慢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效果良好,也可用于调理白细胞减少症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肾病等

艾灸:主要是扶元气,提升人体正能量。艾灸可以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

他还告诉我,他每天艾灸3个小时左右,主要艾灸任脉,腹部,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

背部用7-9个艾灸罐背着,每天坚持做艾灸,同时配合运动。天气好的时候,每天差不多走10里地,天气不好的时候,每天最低也要运动半小时。

有这么好的调理方法,加上病人自己积极主动的配合调理,当然效果就好的快一些。

我使用了上述多种方法调理肝病,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使我更加体会到,用火针、针灸、穴位注射和艾灸的方法,主要是扶植人身体的元气,使其有足够的能力和各种病毒对抗。

就我们前面说的病毒复制的问题,这种病毒因为它像一个野草根,俗话说“拔草容易除根难”就是这个道理,当你用西医调理的时候,无论你用多少抗病毒药物,但是当你停药后,它就会出现反跳的现象,如果长时间用西医调理的方式,还会出现耐药的现象,而且长期服药对身体都会有一些伤害。

而我们用火针,针灸,穴位注射和艾灸这些方法来调理,是个等于给身体注入了阳气和正能量,使身体有能力和一些疾病作斗争。

现在还有很多人不了解中医的内病外治方法,那么今天我提供给大家的就是中医的内病外治方法,我们用一些传统的医疗方式,来提升我们身体的元气,使一些慢性病,用这些方法来调理,慢慢给身体注入元气,当身体的元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把体内的阴邪驱逐于体外,这种方法基本上是不吃药的,如果要吃也是吃一些食物的补品。

比如蘑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和维生素,还具有抗菌,抗癌的作用和健脾开胃的功效。可增加食欲。

牛奶:含优质蛋白质,人体易吸收的乳糖与乳脂,多种维生素,丰富的钙与磷及多种微量元素,是肝炎患者“完美”的天然美食。

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鸡蛋: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是构成人体组织薄膜的重要材料,还参与合成很多具有生理功能难的物质,如维生素D,性激素等;卵磷脂是一种强乳化剂,可以促进脂类的吸收和利用。不过肝炎患者要合理的摄食蛋类,建议每日不超过2个为宜。

蜂蜜、蜂王浆;有极强的滋补作用,滋补壮阳、兴奋造血、抗菌、抗癌、止痛,抗溃疡、增进损伤组织的再生与修复、降低血糖等功效。

用绿色疗法来调理肝病,我前后分了两个章节来谈这个问题,不知道你听明白了吗?如果你还没有听明白,请您反复多看几遍我的文章,参考调理,也许你的肝病在这些调理的过程之中得到改善和缓

一、肝硬化针灸疗法:

(一)取穴

主穴:三阴交、曲池、肝俞、脾俞、中脘、章门、足三里。

配穴:

心悸失眠加内关、神门,

尿少加阴陵泉、关元,

纳差加胃俞,

腹水加肾俞、水分、三阴交。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3~4个,据症酌加配穴。

背部穴,针刺得气后,轻刺激施补法1分钟,即去针,

腹部穴宜留针15~20分钟,用平补平泻法,

四肢穴以中等强度的刺激,施平补平泻法2分钟之后,留20~25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分钟,行针1次。

针后在气海、关元、肝俞,用艾条熏灸或太乙神针灸半小时,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

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间隔

5~7天,继续下一疗程。

(三)耳针取肝穴。

手针取肝穴及偏头点(3号穴)。

(四)肝硬化腹水病人以针刺透穴(中脘透水分,水分透气海、气海透中极)疗法治疗。有健脾补肾、行气利水、通利三焦,标本兼治的功效,效果显著!

二、肝癌早期针灸方法:

主穴:章门、期门、肝俞、内关、公孙或太白穴位。

1、若疼痛加外关、足三里、支沟、阳陵泉穴位,以理气活血止痛辅助治疗两胁疼痛;

2、若呃逆加膈俞穴以降胃气止呕,治疗有呕吐者;

3、若腹水加气海、三阴交、水道、阳陵泉、阴陵泉穴位;

4、若上消化道出血加尺泽、列缺、曲泽、合谷穴位;

5、若肝昏迷加少商、涌泉、人中、十宣、太溪穴位;

6、针刺足三里、脾俞、阳陵泉、胃俞等穴以调补脾胃,治疗食欲不振;

7、针灸内关、曲池、足三里穴,可消除或缓解放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等。

治法:肝癌早期以针刺为主,晚期以艾灸为主。针刺以平补平泻法,得气后提插捻转,留针15-20

分钟;疼痛者可留针20--3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一次。

每日1次,10-15天为一疗程,休息3-5天,再开始另一疗程;

肝病按摩法

1、压肝经治肝病:从大腿根部开始(也就是腹股沟的地方),沿着肝经一点一点地压过去(在大腿内侧面的中间,也可以敲),开始可以轻一点,反复压,遇到痛点就停留稍久,其实有痛的地方一定是有脂肪块的地方,有脂肪块的地方一定是对应有病灶的地方,所以压那些地方就是把对应点病灶的积水清除出去。压肝经只需要每周两次。

2、揉腹破肝郁法: 双手摩热之后,左手放在肚脐,右手放在后腰,沿着腰带一圈来回按摩腰36下(肝肾同源,护肾就是护肝)。先逆时针地去揉,把手掌心的劳宫穴对着自己的肚脐(神厥穴),女子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男子反之,尽量大面积地揉腹,最好能揉到肝区的部分期门穴(肝在右肋骨下面),逆时针揉完了再顺时针揉(中医认为,逆时针揉为泻法,顺时针揉为补法)。每天坚持,揉的次数可以36为基数,每次是36的倍数即可。晚上睡觉前要揉,早晨起床可再加一次,长期坚持对身体大有好处。在揉腹中,感到哪个地方有筋结,一定要用手指把它逐渐地揉开,对恢复肝的功能也是非常重要。

3、坚持做护肝保健操:

1)推搓两肋: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

2)揉三阴交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手法同前。

3)按太冲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大敦穴,手法同前。

初诊:张某,男,50 岁。患者以腹大胀满 2 个月为主诉就诊。2 个月前患菌痢后,腹部不舒服,纳谷不香,进而脘腹胀满,日渐隆起,随之下肢水肿。服用西药后水肿减轻,但停药后水肿又起。

症 见 :腹 大 如 鼓 ,坚 硬 喘息,难以平卧,行走不便,面黄食少,小便短赤,下肢水肿,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舌边齿印,舌苔薄滑,脉弦细无力。

查体:痛苦病容,腹部胀大,青筋暴露,面部、颈项蟹爪纹络,下肢水肿(+++),腹围 102 厘米,超

声波检查显示:密集微波低小波,肝上界第 6 肋间,下界未探及,肝厚 5 厘米,脾大肋下 2 厘米,腹水(+++),肝功能正常。

中 医 诊 断 :臌 胀(脾 气 亏虚,水湿内阻)。

西医诊断:肝硬化腹水。

中医治法:以补为主,攻补兼施。

补 法 :补 气 健 脾 ,疏 肝 理气。

攻 法 :逐 水 行 水 ,宣 肺 利水。

补方:党参 20 克,汉防己30 克,苍术、白术各 25 克,川牛膝、怀牛膝各 25 克,大腹皮 15克,生麦芽 30 克,猪茯、茯苓各30 克,郁金 12 克,枳壳 12 克,香附 12 克。

攻 方 :陈 皮 9 克 ,茯 苓 24克,葶劳子 12 克,生桑皮 12 克,大腹皮 18 克,椒目 3 克,煨甘遂6 克,牵牛子 12 克,生大黄 15克(后下),焦槟榔 9 克。

服法:补方连用 2 剂,第 3天早上 5 时空腹服用攻方,泻下 5 次~6 次,即进稀食。

二诊:上述两方服用 7 剂后,腹部稍软,水肿稍减,饮食增加,精神稍好,缓步就诊。效不更方,继续服用 17 剂后,患者下肢水肿消净,腹部变软,仍有移动性浊音,腹围 91 厘米。药证虽应,并非坦途,以其正虚较甚,故以补为主,连服补方加黄芪 30 克,党参 10 克,苍术、白术各 5 克,川牛膝、怀牛膝各 5克。服用 40 余剂后,症状全部消失,腹围 84 厘米,遂用攻法以期腹水消净,攻方加红花 9

克,制大戟 4.5 克,生大黄改 30克(后下)。连续服用 2 剂后,移动性浊音消失,食量大增,腹

围 78 厘米。

三诊:患者腹水消退,恢复机体功能,为防止臌胀再起,故以补气健脾、助肾利水法为治。

方药:黄芪 24 克,党参 18克,焦白术 12 克,椒目 3 克,猪茯、茯苓各 30 克,菟丝子 15 克,怀牛膝 18 克,焦槟榔 6 克,枳壳12 克 ,泽 泻 20 克 ,桑 白 皮 12克 ,川 厚 朴 9 克 。

每 天 服 用 1剂,共 20 余剂。

四诊:超声波检查结果显示:肝脾大小正常,腹水(-)。患者精神饱满,全日工作。在原方基础上稍有加减,嘱咐其3 天~5 天服用 1 剂,以善其后。随 访 :患 者 体 重 增 加 12公斤,数十年来身健体胖,全日体力劳动。

按语:大凡臌胀,“本”多为虚,“标”多为实,临证当时时以“虚”为念,扶正贯穿辨治始终。攻邪应准、应狠。所谓准,应遵循辨证准、攻补对象准、用药时机准、攻补火候准的“四准”原则;所谓狠,是在准的前提下,不攻则已,攻则猛攻,中病即止,必要时可逐水、利尿、宣肺三法同用,做到

攻者耐之不伤正,补者受之不壅滞,既防因补留邪,又应避免 因 攻 更 虚 。 该 患 者 腹 水 量

大 ,重 度 腹 胀 ,属 臌 胀 重 症 。单用中药治愈,关键在于以补为主,以攻为辅,攻补运用恰

当。患者初诊看似实证,因痢疾愈后发病,正气已虚,实为虚实夹杂。若单纯补虚,则短时间内正气难复,腹水难消,反会壅阻;若单纯攻下,则正气愈虚,必致邪气留恋。故当且补且攻,多补少攻,攻补兼施,故初治选用“两补一攻”,以扶正为主,兼顾攻下,3 天后初见成效,遂照此法,继服补方 12 剂,攻方 5 剂,终见效果,之后又连补月余,终收全功。这也体现了笔者治臌胀“以补虚为要”的学术思想。补方中以党参、黄芪、白术、猪茯、茯苓为主,补气祛水;更以大量川牛膝、苍术,既健脾又化瘀,既取苍术排钠作用,以改善水钠潴留,又取川牛膝以补充因利水而丢失的大量钾盐,保持电解质平衡,直至臌胀痊愈、数十年疗效巩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