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首篇:远离你的“穷人思维”亲戚
“ '穷’不一定是物质上的'贫困’,而是一种自己把自己封闭的、不变通的状态。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形成狭隘的思维,就是'穷人思维’。这种思维不仅给别人带来痛苦,也让自己的福报瞬间转恶。”
早在春节到来前的一个月,社交平台上开始出现这样的段子:
对上学的人不要问成绩,对上班的人不要问收入,对炒股的人不要问业绩,对大龄女青年不要问婚配,对茅台酒瓶子不要问是不是空的......
这些段子的背后,表面看,是社交礼仪的问题,实际上,是文化和价值观的问题。
而临到春节,这种恐惧和焦虑情绪会陡然增长,甚至在相关的群体中出现广泛的共鸣(能够被广泛转发引用且延展出不同的版本,就是明证),是因为,春节,是一个“不得不面对亲戚,也就不得不面对来自他们的上述询问”的时节。
01
—
我对你又没有恶意
凡是发问这些问题的,如果你回答对方,“这个问题不该问”,“对不起,你这样不礼貌”。这种非常普遍的道理,也是非常合理的婉拒,到了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引发对当事人的强烈负面评价:
“这才出去几年呢,跟亲戚都这样说话了。”
“这样当面驳斥我,在我们村里可是300年来没有过。”
“小时候我还帮助过ta呢,现在问问你挣多少钱,又不是跟你借钱,这么没良心。”
“问问你找男朋友没,又不是要喝你喜酒,慌什么呢?”
......
这种场景,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在回乡的时候,多少都遇到过。因为这种矛盾,而引发原生家庭与当地外人之间的矛盾,也是可能的。
究其原因,表面看,是个交流习惯的问题,深层次,是个社交文化和认知的问题。
尤其当当事人是从小地方或者农村出来的,在自己所在的城市环境生活工作受熏陶多年以后,这种矛盾就越容易呈现。
只要是有着生活环境的剧烈改变这个前提,不要说跟乡人之间,即使跟原生家庭成员之间,也免不了因为认知的不同,而引发矛盾。
02
—
又想起来自在杭州工作的95后少女的悲惨故事
前不久(2月3日),我写了一篇《从95后花季少女的悲惨故事说原生家庭温暖的重要性》。
说实话,我一般不写时事方面的文字,主要是怕自己掌握的信息不够,导致自己产生错误的知见。如果要写,也等事情基本定案以后,写些从中的反思,而不是为了掠奇(所以时效性我不看重)。但是当时这篇文章,几乎是不写不快了。
主人公洛洛是从上大学出来的(原生地也不算小地方,是省会城市),父母就认为,我们供你上了大学,你的一切就是我们的,所以反复以“理当报恩”的指导思想,对女儿各种要求,有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详情请看那篇文章,上文有链接。)
那种认为供你上了大学,因为你走大学之路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父母的,父母有权索取。
简直是荒唐!
一个少年的成长,在其缺乏独立能力时供给其食宿,大概只占到ta后来所有能取得成就的10%左右的因素,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育”----各种心灵陪伴,指导,占相当一部分,其他的基本上都要靠孩子自己的努力。
我自己是三清学生(本硕博都是清华生)的家长,我自问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不仅提供了比较好的物质抚养,也付出了一些心力,甚至有些生活习惯都为了他的学习节奏而改变。但是我依然认为,孩子取得的成就基本上是由于他的努力而得到,并且我们对于他的未来和他的成就,只有跟他一起共享他取得成就的欢乐的资格,没有丝毫的所有权。我们对其未来成就的所有权是0%。
如果有的家庭连儿女成长过程中的食宿都不能保证,要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由少年自行解决温饱,那么父母(或者原生家庭)要说对这个人的成就拥有所有权,ta有责任要随喊随应-------
这种观念,不仅错误,简直无耻!
往往因为一个人得到了求学的机会,其他家庭成员、兄弟姊妹,便觉得从父母的角度来看,是偏爱了前者,虐待了后者。甚至兄弟姊妹之间,确立起了这样的无理认知:
上大学走出家庭的人,对呆在家庭原地的成员,造成了亏欠。
在比较贫困的地区,往往父母用很少、甚至极少(乃至于不足以满足当事人基本生存,需要自己去糊口)的抚养,培养一个走出大山的子女,随后,父母把关爱都给了其他的子女,无论是帮助在身边的儿女成家立业,照顾第三代(这在当下社会,是很重要的一项支持),乃至于传承祖业(如果有)。相对于“拿上10块钱自生自灭去吧”的离家子女来说,相对于那种“年少闯荡江湖,摸摸背后,寂然无靠”的离家少年的孤苦,在家儿女的幸福,真的是令前者无限羡慕的。
但是,一旦离家者有所收获,往往父母,甚至兄弟姊妹都以有恩人的身份出现,如果不对这种“有恩”诉求做出共鸣,就心怀仇恨。
03
—
“被欠”心理会导致目盲
因为眼界狭隘,不明白上面说的道理,因此上面所说的案例中的家庭成员,兄弟姊妹,很容易长时间地陷入在“几个儿女中,读书的那个占便宜了,我吃亏了”这样的痛苦中。
殊不知,走读书之路的人,除了在学业上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甚至还要承受在学校被人欺凌,甚至生活上无法保障的窘迫。在这样的艰苦下取得的成绩,其他在父母身边、连工作、成家、育儿都得到父母帮助的儿女,怎么能说“是我的”这句话??
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不管离家者如何表现,如何补偿(有什么理由要补偿,无非是尽自己一份善意而已),在家者一定还会揪住离家者做不到的方面来说事。
譬如,我遇到一个案例,离家者天然有一项事情是最没有能力做到的,就是在父母膝下照顾-----要不然父母指望ta考大学离开老家干什么?
而对于通过自己拼上小命换来的离家,实际上也就同时意味着提前把农村里一般由父母操办的“张罗儿女成家”,“帮助儿女照顾第三代”等等常见责任,都免除了。换句话说,能够走出大山这件事情本身,就是解脱了父母的很大一部分育儿压力。
在求学阶段,生活费用中的大部分,由自己通过双手得来。而在独立以后,因为考虑到自己无法照顾父母,默默地承担起金钱方面的大部分责任,在普遍极端贫困的岁月里,免除了在家的兄弟姊妹的经济压力,使处在儿女培养、或者儿女成家立业时期的兄弟姊妹得以全心全意地建设自己的家庭,而不必过多地为父母操心。
但当他们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度过以后,儿女都成家立业了,经济压力舒缓了,这时候父母逐渐年老,陪伴变得越来越迫切。这个时候,他们反过来,以“不能跟前照顾”为由,反复刁难从十几岁就离家、试图通过前期赡养父母的形式来替代照顾职责的、离家在外的兄弟姊妹。直闹得在外省者的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这个情景,真的跟上面说的洛洛那个案子,非常相像!
说到底,在家的兄弟姊妹并非完全不知道离家者通过前期赡养来换取后期无法照顾的意图。
既然心理明白,但还在用“不照顾”为口实百般刁难,其实就是那种“你的成就我是有份的”这种心态作怪。
听说此事最后通过法律途径做了了断。
04
—
给了外人,人家在我身后还哭嚎几声呢
我认识一位腰缠大数的熟人,称他为老大哥。
老大哥未婚,为人很好,很慷概。近年在忙着把自己的家财散尽。
他说,我要是给了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未来在我身后,他们还趴在棺材上哭嚎几声呢。要是给了侄甥们,他们哪儿会tmd会给你哭几声,还嫌少呢------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是他们该得的,我的就是他们的。但别忘了,我可是XX大学(非常著名的学府)早年的法律高材生!
这位老大哥并非来自小地方,就是北京人,当年通过考大学走出来的,在著名的学府就读法律。所以他的原生家庭----甚至包括兄弟姊妹的儿女,侄甥们-----都有“你的就是我的”的心态。一旦你不给予,他们就各种作怪,各种上眼药。
这就是所谓穷人思路吧。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人思路,“你的就是我的”,并且是在完全站不住脚的逻辑上得出这个结论。
05
—
远离“穷人思维”的亲戚
因为是亲戚,所以不像一般人那样说远离就能远离。
穷人思维是一种自己不容易积福的思维。
我们上面说的95后花季少女的惨案里,小姑娘在微博上说出下面这样的话,就是这种道德大棒下,已经无法承受的心理表露。
我把对他人施加这种软暴力的行为,称作“穷人行为”,指导这种行为的思路,称作“穷人思维”。
以赡养、照顾父母为例。我们一直认为,赡养父母,照顾父母,是很大的功德,无数案例都昭示了这样的规律:凡是为父母的付出,发心孝养,其家庭和生活,都能呈现出很好的吉祥状态。但是穷人思维的指导下,如果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而其他的兄弟姊妹在这个事情上没有做跟自己一样的事情,就觉得吃亏了,于是开始用各种手段作怪,尤其是祭起道德大棒,让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做(或者因为不在身边而做不到)与自己相同事情的人,产生极大的压力,陷入很大的恐慌与心绪不安。
本来如果因为真诚地赡养、照顾父母而积下很大的福报,可是,事情也做了,辛苦也付出了,而这份福报被ta用作向其他兄弟姊妹实施软暴力的武器,福报瞬间转为作恶。你说又付出了力气,福报已经积下了,却被自己拿去作恶。这样的人,怎么会不是长期穷困??
这也是开篇就提出主旨:远离你的“穷”亲戚,他们可能不一定是“贫困”,但是在认知上就是“穷人思维”。
这种穷人思维,如果不改变,最终一定把其中的一方逼上对立面,成为仇敌。
============================================
崇尚“相处和睦,与人为善,尊崇契约”的生活法则。倡导戒烟断酒,科学运动,合理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
运动、阅读、适当的兴趣爱好,是本公号的交流宗旨。
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