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菊花,是花中君子。
每逢清秋,山野林中,古道路旁,
生满菊花。疏影,淡然。或许,还带着霜露,
开在南山下......
千年前,采菊的那人,如今可还在?
菊谱中记载:“菊有黄白二种,而以黄为正......好事者名于菊,亦但曰黄花,”
黄,是菊花最美的颜色。而事物最美好的状态,方可称之为“华”。黄花随晚秋,天地已无华。
菊花,像一位勇士,独自向秋而来,开放在清冷之中。怪道元稹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采菊-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大概是陶渊明的缘故,自从他在东篱下采菊,抬头望见南山后,菊,便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符号。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纷纭世间,红尘扰扰,陶渊明的心,却如同开在南山下的野菊一般,跳出了尘埃,在自然中生长,洒脱、自在。清幽,如在空谷,人淡如菊,宛若君子。
淡之字,左边是水,右边是火,如无上清凉之法熄灭五蕴炽盛之苦,淡极始知花更艳,菊花之淡雅、清净,如君子之素心,云淡风清。
淡,是精神明澈、了悟,见过波澜壮阔,世间繁华之后,内心的回归,只有洞彻了生命的实相与本质,才能够真正懂得淡之真味。
-画菊-
南宋郑思肖的《画菊》诗: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开得那样勇敢、无畏。花影重重,疏篱淡淡。含香而死,未曾零落。
菊的精神,亦是文人的高古气节。文人历来爱用手中的笔,来画菊花的风骨,那是文人精神意识里的一种向往。徐渭、沈周、八大山人、石涛......那些在千古云烟散尽的时光中留下痕迹的人,都记下了属于他们心中的菊花。
-咏菊-
菊香幽幽,自不乏诗词歌咏。《红楼梦》中海棠诗社,宝玉、黛玉一行人以诗情写菊花: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画菊、簮菊、梦菊、咏菊。
林黛玉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此一问,问出了菊花最深的精神、气度。
不与百花同开,不与世俗为伍,
淡泊名利,淡然处之,
正是自古以来文人君子偏爱菊花的原因。
花开不同时,花落亦不需悲。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如菊-
日渐寒凉,且赏花影,且惜光景,珍惜当下,在菊花绽放时,在此生最美好的年华里,切莫辜负。正如这秋菊般,尽情活在当下,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菊花的盛放,一如禅宗的棒喝,一株素菊中的禅意,你是否能够明了于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就让我们采一束,还带着露珠的菊花,
忘却尘世间的烦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