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物,掌中酒,三千年风流谁堪有?

国人似乎有一条铁律:

年货少不了糖,聚会离不开酒。

吃糖的人很多,但大多数说不出“糖”的源头;爱酒的人更多,几乎都知道酿酒的始祖。第一位酿酒者何许人也?

杜康

年代越久越难考证,根据不多的史料记载:杜康应该是夏朝的某一任君王。至于酿酒的缘由……

传说有一天夜晚,杜康梦到一位仙人赐给他一处泉眼,并告知:若能在九日内集齐文人、武士与呆傻之人的一滴血汇入泉眼,将会得到世上最甘甜的饮料。

杜康梦中惊醒,果然在门外发现泉眼;继而先后遇到三类人,得到了三滴血。他按照仙人指点注入泉眼,一阵翻腾后香气扑鼻,“酒”诞生了。

这似乎暗暗应和着人们喝酒之后的状态:最初文质彬彬,继而金戈铁马,最后如痴如狂……虽然终归只是个传说,但无论如何,“酒”诞生了。

在“酒”产生的最初日子里,人们将之与“红颜祸水”并举,视为“亡国”的由头。

夏朝末代君王夏桀,宠爱妹喜,酷爱喝酒,穷奢极欲,最终国破身亡……

商朝之君商纣王,独宠妲己,嗜酒如命,酒池肉林里纵欲无度,最终自焚而亡……

西周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欢饮达旦,最终被杀……

这是“酒”的事儿?还好孔圣人出来为“酒”正名:记录夫子言行的《论语》里有这么一句话——“唯酒无量不及乱”

夫子认为吃什么都要有节制,但喝酒不需要,“不乱性”即可。乱不乱,自然是人自己说了算。

不过,或许是认识到了酒的危害,周朝严格限制人们喝酒:不仅对饮酒场合有限制,甚至对饮酒的量也有规定:只有祭祀时能够浅尝辄止,如果喝醉了就是德行有亏;如果非要在平日里喝酒,一旦被发现就是重罪。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压制了许久的饮酒,汉代以后得到了大解放。

汉朝并非不禁酒,只是从上到下都以一种“阳奉阴违”的形式贯彻着:皇帝陛下、宰相大人身体力行着嗜酒如命,民间百姓大着胆子就敢偷喝。不过,这种日子很快就宣告结束:

因为汉朝皇帝认为偷偷摸摸太不尽兴,解除了禁酒令敞开了喝!

为此就有了《汉书·食货志》中对酒“明目张胆”的大加赞赏:“酒”是“天之美禄”,“百礼之会,非酒不行”。

一旦解禁,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后文人武将在“酒”的世界里,如痴如醉。

曹操英雄豪迈,感慨时光易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植文人心性,想要关门饮酒,及时行乐,“阖门置酒,和乐欣欣”……

到了唐朝,诗人墨客们更是纵酒高歌:

王维少年意气,放荡不羁,“相逢意气为君饮”……

杜甫盛赞李白乃“酒中仙”,“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

李白自己更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之句……

风流名士们,似乎无一不爱酒,“酒文化”,也成为独属于中国,甚至独属于中国文人的存在。

不过最初人们饮酒,却并非为着“风雅”二字。

古人对“阴阳相和”深信不疑:他们认为土地属阴,“厚德载物”;从土地中生长而出的植物,普遍具有“纯阳”的特性,谷物自然不例外。“酒是粮食精”,以谷物为原料酿制而成的“酒”,更具有勃勃生发的阳气,益于养生。加之饮酒后人们面热身热,对其“阳气”的内涵更加深信不疑。

当然,景阳冈上的武松之所以能喝得下十八碗,主要原因正在于此:酿酒原料为谷物时,酒精度数徘徊在3-10度左右。相信今天很多人若穿越至景阳冈,老虎未必打得了,但十八碗酒想必是喝得下的。

宋代以后,蒸馏器出现在中原地区,蒸馏技术也逐渐为人们所掌握,白酒应运而生。发展至明清时期,酿酒早已成为一门成熟的技艺在各地大行其道。

“借问酒家何处有”?高朋满座处,小别相聚时。

不可否认,每一次与“酒”不期而遇,把盏而坐,言谈甚欢。

无酒不成席,似乎已成定律;小酌怡情,这也是当下你我的共识。

夫子说得好“唯酒无量不及乱”,毕竟团聚欢饮,重在“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