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干预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危机,阜南陈宁的思考

2021年3月23日整理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干预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危机

陈 宁 阜阳市阜南县公桥中心学校

摘要:市场经济的日益壮大导致更多社会角色的变化(离异、单亲、双失、贫困)。而笔者在近两年的扶贫走访中,发现较多的“心理问题儿童”存在于特殊家庭之中,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已经衍化成一个教育问题,社会问题,时代问题。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多种活动,有针对性地干预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障碍是解决“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对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心理危机;特殊家庭;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乃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中的。“心理危机”分为“显性”和“隐性”。“显性心理危机”表现比较直观,易于发现,矫正。“隐性心理危机”非常隐秘,不易于发现,但会伴其一生,影响深远。近年来因为心理危机造成的抑郁案例越来越多。以安徽省阜南县公桥乡为例,全乡14030户60688人,贫困人口却有2655户9409人。贫困人口占全乡人口的15.5%,据调查,其中特殊学生数1200人,占贫困人口12.7%,贫困学生953人占特殊学生的79%,单亲家庭学生,离异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双失学生占特殊学生的21%。

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得这一部分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显性及隐性)心理危机,他们大多数成绩差,性格缺陷大,心理敏感脆弱容易极端,严重的甚至喝农药自杀。大量特殊家庭学生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公桥学校的教育的发展,成为困扰公桥乡几所学校的难题。贫困导致离异,离异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育的缺失导致下一代的不幸,贫者更贫,穷者更穷是一个恶性循环。因此,从小学阶段对特殊家庭儿童进行调查,密切关注,将“显性心理危机”扼杀于摇篮之中,将“隐性心理危机”变负为正,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干预特殊学生的心理危机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建立档案,针对性疏导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备课,充分对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摸底,找出班级内存在的特殊家庭学生,建立特殊学生档案记录, 详细记录每个特殊学生的情况,长期跟班观察,探索干预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部编版语文课文内容丰富,无论哪个年级都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每一课都有对学生语文素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师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巧妙地采用课堂上的内容进行提问、交流,多关注,多鼓励,不仅有助于对“问题儿童”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亦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老师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家庭儿童投入期望,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语文课程又是整个教育教学的主科目,对心理健康辅导具有极大的优势。例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时向学生渗透“身残志坚,积极向上”的精神。盲女孩虽然特殊,但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是在用她全部身心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她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接着,有针对性地请班级里的特殊家庭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拿自己与盲女孩作比较,谈谈今后应该怎样面对生活。学生大部分都能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在执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时,我详细地介绍了史铁生坎坷而多难的一生。在讲课中,我努力把史铁生的那种心理挣扎和对生命坚强抗争的精神强调出来。课下,我又布置小练笔,让同学们写出自己的感受。在写点评的时候,我特别关注了班级里几个特殊学生。

婷婷父母离异,平时跟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虽然成绩不错,很有上进心,但缺乏自信。她在小练笔中写道:“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家庭,只要你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勤奋好学,你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这样的教学内容非常有利于疏导问题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的心理危机得到化解,部分隐性心理危机会演变成勤奋,由负变正,促进自身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多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引导特殊家庭学生多说,多沟通,不仅可以有效遏止“心理危机”的发生,也可以有效提高这些学生的语文素养,促其树立自信心。

二、开展多种活动,“融化”受伤的心

1.在活动中挖掘优点,树立信心。

时间和快乐是疗伤的良药。不完整的家庭经历使特殊家庭儿童的心理或多或少地蒙上一层阴影。单纯靠老师和家长的关注不足以治愈他们的心灵创伤。目前,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和“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开展户外活动或者小组交流活动,

如:演课本剧、创作诗集、开故事会、朗诵等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够增强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在活动中收获友情,学会团结合作。例如笔者在执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时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团结合作编写小诗集。在小组活动中,特殊家庭学生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沟通问题,情绪问题。他们在活动中有的沉默寡言表现出不积极的状态,有的遇到挫折出现暴怒,不安,情绪低落难以排解的状态。玥玥同学父母离异,妈妈带走了弟弟却把他留给了奶奶,在这件事导致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加之奶奶对他比较溺爱,在学习上没有严格要求,导致成绩一落千丈,遇到挫折时易爆易怒。

在活动中,玥玥同学在制作诗集封面时与同学发生了分歧,他反应特别激烈,撕毁了自己的作品。在课后,我对他进行家访,送给了他一本最爱的诗集,并且对他的心理进行了疏导,还告诉他在与同学进行交流时如何耐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事后,他又重新制作了更加优秀的作品说服了同学。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玥玥树立了信心,表现突出,在诗歌朗诵会上又被推选成为代表进行朗诵,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同时也收获了真挚的友情。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成为玥玥同学的人生转折点,他的成绩进步得很快,面对挫折也学会了更加灵活的处理

2.在团队比拼中,培养兴趣,收获友谊。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增强语文素养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开展多种活动不仅能够在合作、探究、交流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且易于挖掘特殊家庭学生的闪光点,树立信心,还有助于促进交流,碰撞友谊的火花。特殊家庭学生缺乏家庭关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甚至误入歧途,而同龄人的正能量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适当地组织一些团队比赛,比如:赛板报、拔河比赛、才艺比拼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老师注意小组人员的搭配,把特殊学生和那些比较活泼开朗有正能量的学生进行搭配,注意小组成员性格缺陷的互补。

例如笔者在才艺比拼活动中,将班级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小组六人,每组出一个特色才艺进行比赛。几个特殊家庭学生分别分配在不同的小组内,小组内成员性格互补,外向搭配内向,优等生带动后进生。欣欣是一个双失儿童,父亲早年去世,母亲改嫁。她在大伯家生活,平时沉默寡言。在这次的团队赛中,我将她分配在雯雯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有三个比较活泼会跳舞,三个比较内向不会跳舞,比较活泼的三个同学带动另外三个组成一个舞蹈团队。

其中会跳舞的同学分别教三个不会的同学,欣欣同学比较内向不想参与活动,但是考虑到自己是团队中的一个,不得不参加。后来,每当欣欣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雯雯总是耐心地帮助她。他们互相结对子,在一个星期之内相互配合完成了一个团队任务,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这次的才艺比赛中,欣欣同学不仅学会了一个舞蹈,而且收获了真挚的友情。她变得特别爱和这小组三个同学一起玩,渐渐地融入到班级的大家庭里。

三、宣传正能量事迹,促其战胜自我

1.播放正能量影片

特殊家庭儿童往往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偶遇挫折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他们无助、特殊,总觉得低人一等,情感脆弱,容易出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宣传具有正能量事迹的作者,主人公或者播放人物传记穿插于教学之中,以情感熏陶情感,这些人物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的内心受到冲击和感化。教师应多向其引导“特殊家庭”在这个社会存在的普遍性,让学生放下包袱,勇于接受自我,战胜自我。如笔者在执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成长故事”时,播放了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个人传记。

他的成长史就是一部血泪史,一部厚重的人文精神宝库词典。洪战辉出生于河南西华县的一户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母亲在她10岁时抛弃了他们,他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这个风雨中的家庭,抚养幼小的弟弟妹妹,照顾随时发病的父亲,洪战辉不忘记去学校求学。没有学费他就去打工挣钱,做小生意,拾荒,种地,他牺牲了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

为了带好捡来的妹妹,洪战辉费尽心血吃尽苦头。2003年7月洪战辉考上了湖南西部本科综合类名校——怀化学院。这个故事引起了特殊家庭学生的强烈共鸣,他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一位特殊家庭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我们要做聪明的人,不管生活给我们出多少难题,我们都要刻苦专研,用心解决;我们要做坚强的人,不管生活给我们多少挫折,我们都要积极面对,从容对待;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管生活赐予我们多少力量,我们都要心怀感恩,回报社会。

2.宣传周边正能量实例。

特殊家庭学生因后天环境影响的不同,很多能冲破障碍收获成功,因为成长在不幸的家庭所以更努力地争取幸福,这也是显性心理危机变负为正的一种表现。家豪同学是我包保的一位贫困学生,他的父亲早年出车祸去世,母亲改嫁多年不知去向,爷爷患有脑血栓后遗症,手脚残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家豪同学不忘进取,跟60多岁奶奶一起下地干活,到处挖野药材卖钱,养鸡养鸭,亲戚朋友也经常帮助他。

现在,他已经在河南郑州大学读大三。当我扶贫过程中见到他时,他说:“家里的情况已经这么糟糕了,如果我不好好学习怎么办?爷爷奶奶怎么办?我要努力学习,和别人一样幸福地生活。”我把这个案例讲述给我班学生听,并且让其中特殊家庭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这种真实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例子,对学生的感触更为深刻。静静同学是我包保的另一位双失儿童,上六年级,她和妹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虽然家庭情况还行,但缺乏父母之爱的她还是显得少言寡语。

爷爷奶奶出门干活一走就是一整天,她经常一人在家照顾妹妹,干完所有家务活。尽管如此,她在班级里还是名列前茅。我问她干活累不累的时候,她只是笑笑说:“习惯了不累,爷爷奶奶太忙了。”当问及想不想妈妈时,她说:“不想,妈妈太忙了,她有自己的生活,我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很好,不想去找妈妈”这个实例非常有教育意义,部分特殊家庭学生听后又很大的改变。

四、利用习作,抒发心声

“问题学生”通常言语较少,不爱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但在进行习作时会有意无意地流露出自己的情绪情感状态,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最渴望一个善于倾听的人排解内心的无助与烦恼。他们害怕被嘲笑、被漠视、被冷落,反而又喜欢躲在角落里等人来发现。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要耐心观察,倾心浇灌,及时地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例如,我班有一个成绩中等的小女孩,经常穿着破旧,不太讲卫生,她不喜欢和人交流,经常挑事,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

有一次,她在作文中写道,自己的爸爸十年前就失踪了,妈妈也改嫁了,她和妹妹只有与奶奶相依为命,她埋怨中国的警察办案效率低,服务态度差,看不起穷人,采集血液的时候扎了好几针,自己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个有钱人,有钱能使鬼推磨。我之前只知道她是双失儿童,却不知具体细节,在我看过这篇作文之后,对她进行了深度家访。在家访过程中,我细心与她交流,循序渐进地疏导她的心理。

后来,我又跟她一起去公安局了解情况,并在派出所观察了民警的工作。最后,她认识到了自己对警察的偏见,明白了特殊事故存在的客观性。最后她在作文中写道:虽然爸爸不在了,但是她要和奶奶一起好好活,因为身边还有很多关心她的朋友,世界上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等着她去做。从那以后,她认真学习,成绩很快提了上来。虽然她的“显性心理危机”已经干预,但是我会后续继续观察,争取使“隐性心理危机”消失于无形。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在语文教学中,干预学生(显性及隐性)心理危机的方法还有很多,值得每位语文老师去探索。

运营总监:鲍安常LJ008

#阜南鲍安常#

(0)

相关推荐

  • 谈问题学生矫正方法——育人案例

    随着社会急剧变革.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学生行为问题.心理问题凸显,作为小学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学生已不在那么单纯,由于社会.家庭.学校诸方面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心理方面都有或多或 ...

  •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爱,父母真的了解吗

    自古以来,父母们始终认为:对孩子的爱就是让他们吃好.穿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结婚以后家庭生活好.应该说,这的确是一种绝不会掺假的.也只有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才会给予真爱之心.然而,现代的孩子已不再满 ...

  • 学生危机的原因分析

    2020-11-04 13:41:43 这里的学生危机指的是有心理危机的弱势人群,自我存在感与安全感的严重缺失.有的交往恐惧.自我封闭.心理脆弱.悲观消极.轻生倾向:有的交往障碍,敏感.自卑.恐慌:有 ...

  •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 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可操作空间,巧设情境.气氛,诱发创新灵感,尝试多种探究方法,促进思维发展,本文从时代的要求和形势所逼说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同时指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 ...

  • 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摘 要: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兴趣已成为现今不少教师教学的重点,而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全面改革,以自身为出发点,总结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点,力图提升每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让 ...

  • 推荐赵放岚阿姨作品——《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至圣先贤孔夫子开始设私塾教授弟子至今,教师这个行当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几千年来,无论社会如何变迁,教育内容如何更换,但教师"传道受业解惑" ...

  • 名师随笔|《语文教学中如何与学生沟通》

    要想语文成绩高,尤其是学生作文写得好,就必须与学生好好沟通,尤其与那些学困生好好沟通.我们要本着了解.同感.尊重.信任.灵活.耐心的原则与孩子去沟通. 了解层面都有哪些.我们要了解对方的年龄特点.了解 ...

  • 从三个方面入手,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本文共3865字,仔细阅读需10分钟 来源 | 星教师 什么是批判思维? 何谓批判性思维?专家们的定义不尽相同,我认可的是指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批判,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 ...

  •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李远峰 暑假到广州参加新课标培训中了解到: 2004年国家教育部提出的语文课新标准高中阶段教学着重提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而这一学习方式目前在我国还是一种游离于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的学习方式,究其原因 ...

  •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探究性学习意识的培养

    陆和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特别是在中.高年级,已经蔚然成风,那么在低年级,如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 ...

  • 【教学案例】如何在集体教学中干预学生的问题行为

    如何在集体教学中干预学生的问题行为 张丹 芷江特殊教育学校 一.主题与背景 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培智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老师没有及时关注或者学生个体原因,使得上课离座.尖叫.拍桌子.与他人打闹的行为经 ...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  要: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教学任务,对学生们不光要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更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是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在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