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学讲义》:六经辨证

广告 经方医学讲义作者:冯世纶当当第二章  六经辨证经方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是历代医家用方证治病的规律总结,来自于实验,信而有征,皆合乎科学。掌握六经辨证,非常重要,不论是急性病、慢性病,不论是外感病、内伤病,不论是传染病、温疫,临证治疗皆离不开六经辨证。第一节 六经源流“六经”一词,《伤寒论》条文并未明确提及,而是后世医家在研究《伤寒论》的过程中提出的,世所沿用,可谓约定俗成。“六经”的提法出自《内经》,原指经脉,隶属于三阴三阳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六经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变化,明确引用“六经”来解释外感热病发病机制,始于晋人皇甫谧,其所论“六经”源自《内经》六经经脉系统,而将相应脏腑纳入“六经”概念范围之中,提出伤寒热病之发生,是三阴三阳经脉及脏腑受邪所致,但并未引述仲景之文。至隋代巢元方大量引述《内经》、《伤寒论》之文以释“伤寒候”,承皇甫氏之说,谓六经受病而为伤寒,实际上已将仲景三阴三阳概念与六经概念等同视之。宋人朱肱认为六经即足之六条经脉。金人成无己则进一步明确六经为经络脏腑之总称。至此,六经概念已开始为医家习用以指代仲景三阴三阳概念,且每将《内经》三阴三阳概念多种内涵赋予六经概念,以致形成后世六经与三阴三阳混称互代之局面,故有六经气化、六经形层、六经地面等诸说的出现。六经和六经辨证是经方医学首先应探讨的核心问题,正如近代伤寒大家恽铁樵所感叹:“《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论》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论》者亦无不于此致力。”。第二节 六经实质历来对六经实质众说纷纭,这是由于经方医学发展史上“以经释论”造成的客观影响。如果立足仲景书,从经方医学自身角度审视这一命题,答案很明确,即六经来自八纲。1. 经方中“八纲”的具体含义虽然“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见于祝味菊先生《伤寒质难》,距今也不过百年,但先民自古日常生活即用八纲,是对“八纲”实质的认识与运用却由来久矣。八纲,是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表、里之中还应有半表半里,按数来论本应是九纲,由于言表、里,即含有半表半里在内的意思,故习惯常简称之为八纲。表、里和半表半里:是病情反映的病位。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谓为表。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部位时,亦即人患病后出现的症状反应于表,即称之为表证。里,是人体的极里,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若病邪(症状反应)集中反应于此部位时,即称之为里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人体诸脏器所在之地,则谓为半表半里。若病邪(症状反应)集中反应于此部位时,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这三者为固定的病位反映,即不论什么病,就其病位反应来说,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亦有时其中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不出三者之外。这里必须强调:这里所说的病位,是指病邪(症状反应)反应的病位,不要误认为是病灶所在的部位。例如,即使病灶在里,但病邪集(症状反应)中反应于体表,即称之为表证抑或称之为邪在表,或病在表,或证在表。阴和阳:指病变的性质。阴即阴性,阳即阳性的意思。人体患病,正邪相争,机能的改变,不是较正常为太过,便是较正常为不及。如其不及,则患病人体必然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等等一系列不及的病征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阴证。如其太过,则患病人体亦必有相应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等等一系列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阳证。故疾病虽极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为阳,便为阴。寒和热:从症状的性状来分类则有寒热两种,寒即寒性,热即热性的意思。若患病人体反映为寒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寒证;反之,若患病人体反映为热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热证。寒热是一具特性的阴阳,寒必属阴,热必属阳,但若泛言阴则不一定必寒,若泛言阳则不一定必热。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虚和实:虚指人虚,实指病实,病还未解,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机体的反映显示出一派虚衰的形象者,即称之为虚证。病势在进,而人的精力并亦不虚,机体反映显示出一派充实的病证者,即称之为实证。由于以上的说明,可见虚实亦和寒热一样,同属阴阳中的一种特性,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寒热有常者,即如上述,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无变异之谓。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热交错互见时,而竞反其阴阳,故谓无常,即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以是则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则所谓阴证,可有或寒、或虚、或亦虚亦寒、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此可以下表明之(见表1)。表1   证之阴阳寒热虚实关系阳证阴证种类阳寒热虚实种类阴寒热虚实阳证★阴证☆阳热证★★阴寒证☆☆阳实证★★阴虚证☆☆阳实热证★★★阴虚寒证☆☆☆阳虚热证★★★阴实寒证☆☆☆2. 六经来自八纲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少阴、太阴、厥阴的三阴而言,《伤寒论》虽称之为病,其实即是证,而且是来自于八纲。以上关于八纲所述,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均属病位的反应。而所谓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的反应。临床实践说明,病情必反应于病位,而病位亦必因有病情的反应而得以反映,故无病情则亦无病位,无病位则亦无病情。因此,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都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应。同理则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亦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应。由于寒、热、虚、实从属于阴阳,故在每一病位上,均当有阴阳两类不同的为证反应,这样三乘二为六,即病见之于证的六种基本类型,亦即所谓六经者是也,其相互关系可如下表所示。表2  病位病情(性)与六经八纲六经病位病情(性)表阳太阳病里阳阳明病半表半里阳少阳病里阴太阴病表阴少阴病半表半里阴厥阴病中医的发展原是先针灸而后汤液,以经络名病习惯已久,《伤寒论》沿用以分篇,本不足怪,全书始终贯穿着八纲辨证精神,大旨可见。惜大多注家执定经络名称不放,附会《内经》诸说,故终弄不清辨证施治的规律体系,更谈不到透视其精神实质了。其实六经即是八纲,经络名称本来可废,不过本著是通过仲景书的阐明,为便于读者对照研究,因并存之,《伤寒论》对于六经各有概括的提纲,今照录原文,并略加注语如下:“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注解:经方太阳病的实质,是八纲概念,即症状反应于表的阳证,简称为表阳证,意是说,太阳病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见这一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阳病证,便不会错误的。“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注解:阳明病,即症状反应于里的阳证,简称为里阳证。胃家实,谓病邪充实于胃肠的里面,按之硬满而有抵抗或压痛的意思,属阳明病热结成实类型典型腹证表现。“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注解:胃家实的概念,不但症状反应为在里的阳热实,而且还具有外在阳热实的症状反应,简称为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这一类症状反应即其外证,凡病见此外证者,亦可确断为阳明病。“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注解:少阳病,即症状反应于半表半里病位的阳证,简称半表半里阳证,意是说,少阳病是以口苦、咽干、目眩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注解:太阴病,即症状反应于里的阴证,简称为里阴证,意是说,太阴病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与此相类的里阴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太阴病的腹满为虚满,与阳明病胃家实的实满大异,若误以实满而下之,则必益其虚,将致胸下结硬之变。“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注解:少阴病,即症状反应于表的阴证,简称为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阳病说的,意即是说,若症状反应在表,而见脉见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即可确断为少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注解:厥阴病,即症状反应于半表半里的阴虚寒证,简称为半表半里阴证。提纲举例“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这些症状反应,是说厥阴病主要特征是:半表半里上热下寒,而且还见虚实夹杂,凡病见这一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厥阴病。半表半里证不可下,尤其阴证更当严禁,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下利不止之祸。以上只是说明一下大意,至于详解,均见于中篇各章,故此从略。上篇:胡希恕经方医学:太阳病串讲推荐:《经方医学讲义》先睹为快:经方医学原创思维理论体系推荐:胡希恕《经方医学讲义》正式出版,附目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