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如何构建人才地图

【摘要】:麦肯锡曾进行了一次人才争夺战调查,提出了“人才争夺战”的概念,这在当时引起了大家对即将出现的企业高管短缺问题的关注!这是一场从未停止过的不见硝烟的战争,对人才的争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以及一个行业的竞争格局。

时间过去了已经有十多年了,人才争夺战压根就没有停息过,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对于正在快速扩展以及开始国际化进程的中国企业尤为激烈!

目前不少中国企业正面临“两多一缺”的现状:即资本多、机会多、人才缺。研究表明,中国企业要支撑全球化的发展模式,需要构建一个三级企业人才梯队:第一级是5万名能够领导百亿人民币收入的中国大型企业或胜任全球500强企业高管职务的顶尖企业管理人才;第二级是500余万名能够胜任大型企业部门经理及以上职务的中高级企业管理人才;第三级是1,500余万名能胜任大型企业的一线业务和基层管理的人才。但中国目前的人才储备情况与这个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使得中国企业的人才争夺战形势更为严峻。

于是,在人才供给和储备“青黄不接”的局面下,“拔苗助长”式的人才速成方式开始出现。在发达国家,一个总监的成熟期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而在中国,甚至5年都不到,就被委以高管重任。客观现实决定管理人才必须速成,这样才能赶上市场快速发展的班车,核心人才“被上岗”,这也致使企业的中高级管理者的能力与素质良莠不齐。

hp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大卫·帕卡德曾深刻的讲到:“没有哪家公司能在收入增长持续超出能找到足够合适的人员来实现这种增长所需的能力的情况下,仍然能成为卓越公司。”这句名言哲理很拗口,但含义浅显易懂——如果公司的收入增长速度持续快于人才的补给速度,那么结果很简单,是不能建立起一个卓越的公司。

“人才补足率”滞后于业务的增长速度,组织能力就不能得以提升和有所保障,整个组织无法驾驭“高速的增长”,此时此刻只能享受“增长的痛苦”!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储备的不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人才不足已经导致了企业不得不放慢成长的速度。

如果在战争中缺乏清晰精准的地图,我们可以想象最后的惨败结局!在人才争夺战中,我们迫切需要一张张清晰精准的“人才地图”,这既是在人才争夺战中获胜的基本保证,也是制胜的关键策略!很遗憾的是,很多中国企业缺乏清晰的“人才地图”,而在人才争夺战中胜出概率颇低!

从人力资源管理升级到人才管理

人才争夺战是一场“持久战”,绝不能做到速战速决!很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家们却缺乏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他们希望人才能像“豆芽”一样在三天内快速长成。当在短期内看不到成效时,ceo们便不支持了,开始大敲“退堂鼓”!人才争夺战需要具备“猎人”式的制胜策略,更需要“农夫”般的耐心耕耘——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持续努力,不容松懈!

企业高管层目前遇到的人才短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他们自己。在过去几年中,所有的中国企业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在宣称人才的重要意义,高管们似乎对此极为关注,但是掌握具体方法,并建立起人才发展体系的最佳实践并不多!对于短期业绩的偏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企业的管理层们往往是以被动反应的方式对待人才,“短期化思维”分散了管理者对于人才继任储备、领导力培训开发、培训体系构建等长期问题的注意力,比如只有当新产品销量猛增时才去招募更多的销售和营销人员,人才储备成为“救火式”的应急工作。

由于对人才这种无形资产的投资被视为费用而不是资本,管理人员可能会通过削减用于人员开发上的可支配支出来提高短期收益。虽然人力资本投资效益高,但是周期比较长,再加上人才培养本身具有天然的滞后性,更加导致这一趋势陷入恶性循环:人才短缺阻碍企业发展,带来更大业绩压力,而更大的业绩压力又进一步促使企业高管将注意力放到短期业绩上。此时此刻,我们更需要深入理解并坚定信奉哈佛商学院教授卡普兰平衡计分卡(bsc)的理念和方法:平衡短期和长期、平衡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当企业确实把人才作为战略重点时,它们经常陷入另一个误区:即狭隘地关注人力资源系统和流程,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里原地踏步;而忽视大多数障碍所在之处——员工的技能和素质,未真正升级为现代的人才管理体系。

人才管理(talent management),这一概念2000年左右在美国被提出来,并迅速在企业应用并发展。在中国,很多一线企业如联想、万科、国航、李宁,已经超越了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步入人才管理阶段。并且,人才管理已经在中国呈现大规模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一个真正的卓越的公司首先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公司(product company),同时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服务公司(service company),而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公司(talent company)。

人才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并非迥异或者割裂,大部分公司建立了基础的人力资源体系后必然进入人才管理阶段,人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按其自身逻辑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两者也有根本的差别:人力资源管理更关注于流程和岗位,而人才管理更强调人员和能力。人才管理阶段要求企业的hr要更懂得战略、更具前瞻性和预见能力,并且逐渐由事务工作转向战略思考工作,从服务于企业战略转变成为构建企业战略。因此,人才管理已经不仅仅传递组织整体发展战略,同时也是组织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那么,何谓人才管理体系呢?即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出发,通过人才标准界定、人才测评、人才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手段,对人才进行系统的甄别、评价和培养,从而使人才不断涌现,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

图:一体化人才管理体系

研究证明:人才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明确任职标准、评估现有人才、弥补人才差距持续不断的循环过程,如上图所示。

人才管理体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三大问题:

1、确定人才要求:

哪些人才是企业发展所急需的?

在企业里,满足什么样标准的员工可以被称为“人才”?

2、评估现有人才:

企业目前的人才现状(数量、素质、潜力)怎样?

3、弥补人才差距:

企业的人才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有怎样的差距?

如何提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弥补这一差距?

人才管理体系建设能够起到两大关键作用:首先,从组织层面看,能够使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匹配,使人才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其次,从员工层面看,能够使人才明确自己的职业道路和发展方向。

对于许多组织而言,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和运用人才,也就是说要做到人尽其才。从组织的角度出发,能够让员工适应不同的岗位,保证关键岗位的人才供给至关重要。同时,组织应该避免因放错人而面临巨大风险,而且员工在错误的岗位上也会非常挣扎。同时,对于个体而言,是否决定留下来还取决于公司提供给他们的机会。他们需要知道是否存在调任到其他部门的可能,以及这样的调动是否可行。如果他们渴望得到更高的职位,组织可以提供的路线中有哪些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

总之,企业通过人才管理体系可以找到解决以下问题的钥匙:员工能力和岗位要求如何匹配?员工能力如何持续提升以适应其职业发展?员工能力如何经过团队学习、知识显化等耦合为组织能力?如何保证连续的人才供应?

如何构建人才地图

构建企业人才地图,旨在帮助企业明确关键人才发展的现状,了解关键人才的整体优势、弱势,以便企业在构建培训和发展体系,以及在内外部招聘和选拔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有的放矢,为企业人才梯队的建设奠定基础。

将关键人才定位到不同的关键岗位层次和类型上,并配合人才测评的结果所形成的人才地图,可以指明人才使用和发展的路径,也量化了人才的缺口,一张清楚的人才地图,公司能精确掌握人才分布,也将知道,最迫切需求的人才类型,可以更有效地招募和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补足人才缺口。

借助于人才管理系统等it技术,企业就能像在谷歌卫星地图上直观察看地形地貌一样,高管层通过“人才地图”能及时了解不同区域、不同职能、不能岗位的人才分布、结构与需求,为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人才地图构建的基础在于:对关键人才的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不同层级关键人才优势、弱势的整合分析,从而明确不同层级管理者的现实状况,形成企业人才阶梯队伍的构建的客观、有序的依据,其具体步骤是:

1、从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人才供求分析。企业内部的人才需求预测,直接受到业务规划的驱动。企业可根据战略业务规划,从财务、经验、标杆等方面预测关键的岗位和人才在未来一定发展阶段的数量需求,对企业内部现有关键人才进行数量和质量上的盘点。当然,也需要对企业外部相关人才市场进行相关的分析。

2、明确人才缺口,形成人才地图。通过对比企业关键人才的供求分析,明确关键人才的缺口并进行量化,并结合岗位分析和通过人才素质测评的成果,将关键人才定位在不同的关键岗位类型和关键岗位层次上,配合关键人才与岗位适配度和人才特征的标示,形成直观的关键人才地图。因为企业的不同需要,直观的关键人才地图有三种表现形式,具体可见附录。

3、根据人才缺口,建议各种人才地图的应用策略。填补人才缺口一要靠外部获取,二要靠内部培养,为此需要利用人才地图的成果制定各种应用策略,包括针对关键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建议、继任政策建议、审阅关键人才招聘策略、职业发展等,形成关键人才规划的体系。

图表:人才地图构建方法论

依据以上步骤,企业可以建立跨行业、跨区域、跨职能的关键人才地图,包括关键人才相对于岗位层次和类型的分布、关键人才与关键岗位之间的适配度、关键人才之间的关系、关键人才使用的路径等。在人才地图中,我们需要回答以下关键问题:

哪些岗位的人才是充足的?

哪些岗位的人才是目前足够,但在未来是紧缺的?

哪些是目前就出现了短缺?

哪些人员准备好承担更高层次的工作胜任?

哪些人员胜任目前的岗位?

哪些人员目前岗位尚不能胜任?

同时,这些评估使员工对战略目标有了清晰的理解,为其当前能力和业绩提供了有意义的反馈,基于测评结果和未来岗位的要求,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实际方法:

基于人才测评的结果,描绘最合理的职业发展路线

制定个性化的能力提升计划

对测评结果进行反馈辅导,确保双方对发展计划达成一致

同时,根据人才地图成果,还可以制订各种应用策略,如为关键人才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提出建议,为关键人才继任提出建议,为关键人才外部招聘方案提出建议,为人才库建设提出建议,为内部人才流动平台建设方案提出建议,如下图所示:

人才地图的表现形式

1、常见的人才九宫格示例

在人才管理制度中,最有名的非ge公司的session c莫属。“session c”是ge公司的年度人力资源评价流程,ceo杰夫?伊梅尔特说:“这个根据我们的战略目标对员工及其绩效进行的评估无疑是我们最重要的运作流程。这是我身为本公司一份子最感自豪的时刻,这时我就可以直接看到ge各业务集团无可匹敌的人才。” “session c”是获取对组织内人员能力及潜能的了解以及对组织及其人员的现在和未来需求进行计划的一个系统方法。

“session c”的重要成果就是人才“九宫格”,如下图所示。

当然,也有企业根据本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企业文化进行变化,如adidas(阿迪达斯)的别具特色的“人才九宫格”。

当然,在人才九宫格图上,可以增加人才分布及其动态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

2、基于人岗匹配及时间序列的人才地图

另外一种是人岗匹配度模式,见下图。这种模式把岗位所有需要考虑到的信息综合到一起,通过对不同后备之间的直接对比,分析不同候选人的准备度。准备度通常可以划分为三级,已经准备好,需要1-2年,以及需要3-5年。根据不同的人才准备度,我们可以进一步形成关键岗位的继任计划。为了更加直观,可以采用下图的模式来展现,见下图。

图表:人岗匹配分析

图表:关键岗位继任计划

3、更复杂的人才地图示例

对ceo而言希望能够看到所有高管人才的质量和发展动向。整个高管团队往往包括不同职位层级、不同的岗位类型,如何把这些信息都囊括在一张人才地图里?如下图所示,把岗位类型按照价值链的前后端,分为运营类岗位、协调类岗位、规划和政策类岗位三大类型。运营类主要是对公司的经营结果直接负责的岗位,如销售、生产类岗位;协调类主要是对公司的经营结果间接负责的岗位,如采购、it、客户服务等岗位;规划和政策类主要包括职能类岗位和研发技术类岗位,如人力资源、财务、研发等岗位。

从职位层级上划分为:战略制定、战略协同、战略执行、战术执行,把不同高管岗位按照对战略的贡献性质不同划分不同职位层级。对每一位高管标出了其所在的岗位类型和所在职位层级,同时给出其发展潜力的大小(用不同颜色表示,绿颜色表示高潜力,浅黄颜色表示在发展潜力一般,红颜色表示没有发展潜力),以及给出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调动方向,用箭头表示。

最佳实践:一家银行(consumer bank)的人才地图

绘制人才地图的关键步骤就是确定战略性岗位(strategic job families)——在这些工作岗位上,拥有合适的技能、才智和知识的员工能对增强推动战略落地的组织能力能产生最大影响。确定战略性岗位,需要我们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去思考以下问题:

理解战略性岗位:哪些岗位对战略定位和业务贡献具有最大的价值?

理解关键性人才: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和速度对人才的数量提出哪些需求?未来的战略所引致的组织能力对人才的技能和素质提供哪些新的要求?

在罗伯特?卡普兰《评估无形资产的战略准备度》一文中,他通过一些企业的具体案例指出,有些企业仅仅5种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就决定了公司80%以上的战略重点;某家公司的高级管理团队则确定了8种关键工作岗位,认为它们对公司战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创新方案——至关重要,这些关键岗位共有员工100名,不足公司员工总数的7%。

战略性岗位上的“人才充足率”(数量上的)和“人才准备度”(质量上的)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因此,战略人力资本管理流程必须确定和关注对战略产生极大影响的战略性岗位。我们有理由相信,很多公司的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它们在培养这些不到10%的员工的能力上成效如何。

在第一步完毕之后,第二步就是确定以上每一项战略性工作所必需的一套具体能力。公司一旦确定战略性岗位,就必须非常详细地界定这些岗位的具体要求,这一项工作通常被称为“岗位描述”(job profiling)或“素质建模”(competency model),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将未来竞争战略“翻译”成现在可培养的人才“属性”(技能、知识、素质)的过程,为人才战略的实施建立统一的“度量衡”体系。

图表:job profiling及competency model示例

有效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能力与公司员工当前具有能力之间的差距就是“能力差距”(competency gap),它可以评估组织的人力资本的战略准备度。人力资本准备度指标反映了员工技能、知识和价值在执行战略流程时的有效性。

评估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估个人业绩和潜力,比如自我评估或360度反馈,下图是某个绩效主管岗位评估示例。比如一家化学公司经过计算确定,组织能力中的“客户管理业务流程”需要40名方案工程师,但是,通过评估该公司目前只有30名方案工程师能够满足战略需求,因而方案工程师岗位的人力资本准备度为75%.

图表:岗位知识技能评估示例

副栏:专业知识和技能评估分类

a(入门):对此项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这一等级包括对相关概念、原理和技术有初步的了解,包括能够解释专业术语的含义以及知道标准的操作程序,但缺乏应用这些概念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且对部分内容的理解存在偏差。

b(熟悉):对此项知识或技能有比较深入和准确的了解。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常见的问题,但熟练度还不高,需要进一步学习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地步。

c(掌握):准确理解该项知识的含义,能够熟练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常见问题。此外,能够比较灵活地应用该项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非标准化的问题。

d(精通):能够清楚地把握知识和技能背后的原理,并能够通过掌握这些原理,有效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e(权威) :对行业和专业知识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熟悉行业和专业中前沿的知识和理论,善于通过技术创新创造额外价值。

把这些一个一个的针对性评估进行总体汇总,我们就可以完成下表,对人才进行整体判断,判断人才和岗位要求的匹配度。

图表:人才评估汇总表示例

要弄懂如何完成这一切,战略地图及平衡计分卡创始人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在其《评估无性资产的战略准备度》一文中展现了消费者银行(consumer bank)的案例,这是从罗伯特?卡普兰与10多家零售银行合作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一个综合性案例。

当时,消费者银行正想改变促销单个产品的传统战略,转向为目标客户提供全面的财务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的战略。在这一新的战略地图上,公司确定了7个关键的内部流程,其中之一就是“交叉销售产品”。接着,人力资源经理和直线经理确定了财务规划师是对这一流程取得绩效最为重要的岗位。一个规划小组又进一步确定了财务规划师这一岗位必须具有的四项技能:解决方案销售、关系管理、产品知识和专业资格证书。对于战略地图上的每一个内部流程,消费者银行都采取同样的方法,确定其中的战略性岗位和该岗位需要的关键能力。副栏“消费者银行的人力资本准备度”对此进行了总结。

第二个步骤是评估每一类战略性岗位上每一名员工当前具备的能力。要完成这一步骤,公司可以选取的方法林林总总。例如,员工可以自己评估目前具备的能力在多大程度上合乎工作要求,然后与导师(mentor)或职业发展经理就评估结果进行讨论。另一种方法是360度反馈,评估者可以根据员工的上司、同事和下属的反馈评估其表现。通过这样的评估,员工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标、人们对自己当前技能水平和绩效反馈,并得到关于未来个人发展目标的具体建议。

消费者银行估计自己需要100名训练有素的财务规划师来执行交叉销售这一流程。但是在评估近期有针对性的招聘、培训和开发项目时,银行的人力资源团队发现仅有40名财务规划师对业务的精通程度能达到要求。

因此,如下图所示,公司在这一项战略方面的人力资本准备度仅为40%。在用同一方法对各类工作进行分析后,消费者银行弄明白了公司当前的人力资本准备度状况,并且由此知道了银行采取新的战略能否快速前进。

资料来源:哈佛商业评论hbr,罗伯特·卡普兰,《评估无性资产的战略准备度》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使用下表完成人力资本准备度评估报告。

图表:人力资本准备度评估表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所研究的综合性公司消费者银行的人力资本如何与关键的战略流程联系在一起,以及该公司在所需技能与能力方面的得分情况。第一行列出了银行确定的对银行实现价值主张十分关键的内部流程。第二行显示了对以上这些流程产生最大影响的岗位,即银行的战略性岗位。第三行列出了每一个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而第四行列出了银行所需要的拥有这种技能的员工人数。最后一行显示了消费者银行的人力资本对于实施新战略的准备度。综合起来看,这些内部评估指出了消费者银行对所需能力的实际拥有情况。在两个运营管理流程方面,该银行目前情况良好(准备度分别为100%和90%),但是,在两个客户管理流程(准备度仅为40%和50%)和一个创新流程(20%的准备度)方面表现欠佳。人力资本的综合准备度(红色区域)为65%,这是所有7个战略性岗位的加权平均值。就人力资本而言,这份报告告诉管理者他们可以用多快的速度实施新的战略。

(0)

相关推荐

  • 重塑员工薪酬模式 | 为技能付薪,而非为岗位付薪!

    最具价值OD&HR资料 干货福利大盘点 领取 目前在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薪酬模式是规定员工的薪资水平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管理层级.所在岗位的工作性质,及该岗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薪酬水平.这种模式的 ...

  • 企业人才战的致胜法宝,盘它!

    如何在人才对决中占据优势? 来源 / 金柚网(ID:MissU_app) 作者 / 金柚网 推荐阅读时长 / 8分钟 都说商场如战场,企业之间的PK,是兵器(科技)的较量,也是粮草(财力)的比拼,但是 ...

  • 企业持续发展的3个关键要素:趋势、商业模...

    企业持续发展的3个关键要素:趋势.商业模式.流程 ①趋势:大部分企业的成功,都是大趋势下的受益者,不管是行业.企业还是个人,洞察趋势,顺势而为,才能事半功倍: ②商业模式:企业如何赚钱.企业要生存,收 ...

  • 人才盘点:瞄准靶心人才

    人才培育的二八法则 三年前,我服务了一家红木家具企业.这家企业的销售模式是会销,即先把顾客引流到会场,然后现场进行交易,这个逻辑很好理解. 在进驻这家企业以后,我们的团队开始调研这家企业过去是如何做人 ...

  • 如何画人才地图?

    人才地图是指能够帮助企业明确关键人才发展的现状,了解关键人才的整体优势.弱势的战略地图. 人才地图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外部和内部,内部的主要是OD提供给组织发展和培训体系建设用的,了解企业内部的人才数量 ...

  • 为什么强调HR要构建知识体系和懂业务?

    对于当下的HR来说,现在微课,线下课,各种公号,各种书籍层出不穷,各类论坛.各种分享.HR活动也到处都是.以前,好的公司大部分都在一线城市,因为信息不通,所以一线城市的HR会比其他城市的HR整体高一个 ...

  • 搭招聘平台 绘人才地图——我市上半年引才工作实现突破发展

    搭招聘平台 绘人才地图 我市上半年引才工作实现突破发展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在市委组织部出台的多项优惠支持政策的引领下,我市以打造全市"才聚油城985"人才工作体 ...

  • 方法论 | 人才地图的绘制与应用

    注:本文为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高绩效的HR(ID:Excellent_HR)

  • 人岗匹配与人才地图绘制实践指南,表单工具拿来就用!

     01  关键岗位人岗匹配 如果不针对特定组织.特定岗位,我们很难界定一个人的优劣势.我们建立的领导力模型实际上是通用标准,如果对人进行深入的评价和发展,还需要岗位标准.这部分内容是人才盘点的核心部分 ...

  • 企业人才地图全面解析(附动态九宫格案例)

    最具价值学习资料 超1900人加入 下载 公众号回复"人才盘点"限时免费下载 <人才盘点全套实操资料> 必看好书.体系构建.全套课程PPT 全流程工具箱.模板表单.企业 ...

  • 鼓励员工流动,构建人才和知识的“生态系统”

    毋庸置疑,"员工流动"绝对算是管理者最为头疼的事之一,尤其是骨干员工的流动更是让管理者心疼很久.很久.而残忍的是,据我的观察,很多企业在很多情况下,流失的几乎都是"骨干员 ...

  • 都市丽人:打造标准化销售强军,构建人才培养闭环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动态变化,新的消费人群和消费方式构建了新的消费场景,推动着 "新零售"模式的逐步落地,所有实体零售都具有明显的"电商"基因特征. 成立于1998年 ...

  • 人才地图绘制(Talent Mapping)全流程指南及实战经验分享

    我之前看过一个段子:我就像只机器猫,走在公司里,满世界都在管我要人.不知道大家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哈.作为企业的HR,我们现在的压力是越来越大. 在这种激烈的"人才争夺战" ...